好莱坞大片里的中国元素:双方各取所需

2014年07月01日 16:03  《财经天下》周刊  收藏本文     

  好莱坞大片里的中国元素

  不只女明星,场景、特效和资金,好莱坞与中国市场各取所需。

  本刊记者|方婷

  在电影《X战警:逆转未来》里,范冰冰的台词有三句,分别是“嘿”、“嚯”、“没时间了”。但在电影宣传时,作为变种人英雄里唯一的中国演员,她依然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我就是最好的中国元素”,这位以自信闻名的女明星说。

  上映一个月,《X战警:逆转未来》以2亿美元成为美国本土上半年票房最高的电影。在中国,这部电影的成绩是7.2亿元人民币,也可以列入史上票房最好的进口片前五。

  无法统计中国元素究竟为票房贡献了多少作用,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这部电影里,中国元素肯定不止女明星一个。

  的确,好莱坞电影越来越重视中国元素。中国面孔只是看得到的表面,在你所未注意的幕后,中国元素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中国场景

  中国观众如今可以在好莱坞电影里看到越来越多熟悉的场景,从上海的摩天大楼到成都的宽窄巷子,都可能成为大片的打斗背景,更典型的做法是哪个山川景色被巧妙地挪到幻想世界里。

  在这种做法还不盛行的时候,能够出现在好莱坞大片里是各大城市值得夸耀的荣誉。2010年,为争论《阿凡达》里的悬浮山原型究竟是取自黄山还是张家界,两地曾掀起一阵激烈的新闻战,哪怕悬浮山只是在电影里出现几个镜头而已。

  时间过去4年,到《X战警:逆转未来》里,已经鲜少有人去讨论电影里的中国场景——一座立在悬崖边上的巨型庙宇,有三分之一的故事情节发生在其中。尽管这是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摄影棚里搭出来的大型布景,但该片艺术指导,奥斯卡得主约翰·迈尔确认,最初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某个偏远地带山崖上的寺庙,并且这是他做过的最有意思的创作之一。而现实中,关于庙宇场景的讨论寥寥可数,观众对中国元素的出现习以为常。

  定档于6月底上映的《变形金刚4》选择在香港、天津、北京、重庆四地取景,其中在北京的主要取景地是盘古大观,一栋位于鸟巢、水立方旁边的龙形建筑。在影片上映前夕,盘古大观的持有方盘古氏投资公司却要求制片方删除电影里盘古大观的镜头,理由是未获得合同里约定的其他权益:比如8个月的大型道具展览,电影衍生品制作和销售权等。

  官司尚无结果,有一点可以肯定,在与好莱坞合作这件事上,中国取景地的诉求已经不仅仅是电影里的简单曝光。

  中国特效

  马丁·斯科塞斯导演的3D电影《雨果》里,巴黎火车站的场景是由PIXOMONDO特效公司北京、上海办公室的技术人员制作,这部电影获得了第84届奥斯卡最佳视效奖。

  斯皮尔·伯格制作的迷你剧《太平洋战争》获得了第62届艾美奖最佳视效奖。上台领奖的Base FX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洛杉矶,特效制作和项目管理团队都放在北京的特效公司,官网上的公司自我介绍里写的是“亚洲领先的视觉特效工作室”。

  倚赖好莱坞成熟的分包机制,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技术人员参与到好莱坞大片的后期制作中。

  最初好莱坞看中的是中国技术人力的低成本,随着在中国开设办公室的特效公司越来越多,中国整体的特效制作水平迅速提升,成为继韩国之后,亚洲又一重要的电影特效基地。

  对此,中国政府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无论是从发展本土文化产业还是引进外资的角度来看,各地政府大都乐意为特效公司提供税收政策等各种便利。2012年,詹姆斯·卡梅隆的CPG集团在天津高新区设立中国总部时,就曾经大力称赞过天津政府在这方面的积极态度——虽然迄今为止,这家中国总部还没有拿出任何作品。

  中国投资

  比起渐进式渗入到好莱坞电影里的中国场景和中国特效,好莱坞制作人发现中国投资的来势凶猛且直接。仿佛是三四年之间,财大气粗的中国公司在好莱坞随处可见。

  “几年前,我们在好莱坞约人,得一个月之后才能约到。现在那里充满了中国人,全是中国公司收购的企业,上午约人下午就能见。”高晓松说。他是中国知名的音乐人,同时还制作或导演了四部电影。高晓松另一广为人知的身份是美国通,他定居于洛杉矶,对好莱坞的各种规则和变化知之甚熟。

  这点从每年举行的北京电影节上也可以看得出来。中外电影合作论坛是这个电影节的固定环节,2011年电影节刚创立时,合作论坛还在讨论如何请到好莱坞班底(通常是某一位编剧或导演),在最近两届电影节上,合作论坛成为各大中国公司宣布投资新项目的好时机:乐视影业投资史泰龙主演的《敢死队》系列,DMG公司投资《钢铁侠》系列……

  在电影节外,就连一贯低调的中影集团,也宣布投资8000万美元给传奇娱乐所制作的《魔兽世界》[微博]和《第七子》,并享有这两部影片的全球分账权。拥有华尔街为金融支撑的好莱坞实际上并不十分缺钱,它们跟中国公司分享票房权益的合作,更像是诚意十足的投石问路。中国想要模仿好莱坞,而好莱坞也想通过与中国顶尖公司的合作,更深地参与到中国市场来。

  “未来10到20年最典型的合作方式,应该是中国的钱加上美国的高端团队。”高晓松笃定地说。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徐才厚被开除党籍 简历/图
  • 体育世界杯-德国加时苦战晋级 八强战法国
  • 娱乐章子怡示爱汪峰遭恶搞 爆粗回击:扯nmb
  • 财经陈光标捐不到9万美元 纽约援助会后悔
  • 科技陈晓薇归来:从职业经理人到创业
  • 博客马未都:陈光标美国撒钱闹剧太丢脸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三胞胎女孩全考上大学 父母愁生活费(图)
  • 沈建光:数据显示经济将出现拐点
  • 天天说钱:调整存贷比等于全面降准?
  • wu2198:四类股7月有大涨潜力
  • 沙黾农:市场多空双方今日决出胜负
  • 徐小明:慢牛才是王道
  • 罗毅:证券行业2014年中期策略
  • 周彦武:2万亿贷款保小银行不倒闭
  • 杨再平:银行粗放资产业务后遗症太多
  • 童第轶:股市不具备大规模反转条件
  • 张崎:世界杯的冷门和股市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