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午集团是否当真姓私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0日 15:55  《中外管理》

  孙大午在监狱的日子里,就真有这样的困惑。他说:“我问自己,如果从狗洞里爬出来能得到自由,我会不会爬呢?我觉得我会爬!但从狗洞里爬出来,我还做人。在监狱里,生存的价值太低了!”

  于是,幸运地从监狱里“走”出来的孙大午,对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家族的健康传承有了全新的变革设计。

  因为这场灾难,几乎毁灭大午集团。

  集团的所有高层,包括大午三兄弟全部被抓进监狱。仓促中,大午的长子孙萌、侄女刘平,都只在二十几岁,也不得不紧急接手企业。大午出狱后,孙萌两次坚决要求交出董事长权力,去基层锻炼。这极大地触动了孙大午,他意识到:即使家族企业的接班人,也必定是锻炼成长起来的,不是“培养”出来的。但是,孙大午还在服刑,是不适宜归位的。况且,他的两个兄弟从1990年代进入企业,一直担任高层工作,已立下汗马功劳和富有操盘经验。如果孙萌做了董事长,用权还难以服众;当傀儡,由孙大午垂帘听政,结果是多方都不自在。而如果董事长不是孙大午也不是孙大午的孩子,这个企业的产权会不会发生裂变?几千人的企业会不会分崩离析呢?

  于是,刘会茹急切地问丈夫:“你能不能想个办法,设计一个制度,让企业一直这么发展下去,孩子们也平平安安,有本事就创业,没本事就享福。”——风雨中走过的孙大午陷入了家族企业体制与制度的沉思。

  私企能不姓“私”?

  英、日的“君主立宪”制,就是把治理权与所有权分开。“立宪”,就是为了限制君王无限大的权力,还政于民。美国的“三权分立”,则是多种权力相互制衡的机制。而中国唐朝的“三省制”,则是对“相权”的制衡和对君主负责的制度。孙大午的眼睛“上下求索”。

  一年后,孙大午开始创立“私营企业君主立宪制”:

  第一,家族的产权不予分割,而是“整体传承”。企业成立监事会,孙大午任监事长。这个职位只在孙家“世袭”。监事们的职责是监督产权的传承和企业的运营,他们可以享受每月工人平均工资的两倍收入。如果自己创业,则拥有百万基金,但任何时候他们也无权分割家产。同时,家族成员担任监事会成员后,不能再进入董事会。

  第二,家族其他成员,以所在岗位享受岗位工资和实现一定比例的分红。如:董事长孙二午的分红为当年企业利润的1.5%。

  第三,董事会是决策机构、理事会(经理层)是执行机构,重大决策由监事会、董事会、理事会的“联席会议”裁定。而核心领导层由企业全体员工选举产生,正式员工都拥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这样的制度是否就十分完善,可以一劳永逸了呢?当然不是,从两届选举的差异我们就可以看到它是在实践中调整,不断走向完善的,这必定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但宗旨则在于:使家族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使家族成员、企业员工都有一个自我实现的追求与公平环境。

  孙大午希望,这个制度能更加撬活这个企业。

  在这次的“大选”中,董事长孙二午就面对全体员工承诺:未来四年企业的收益要翻两番,也就是从现在的3个亿做到12个亿。总经理刘平则讲了这样一段话:“从我的票数看,有11%的员工没有投赞成票,这就是我需要反省和改进工作的地方。”而从董事会淘汰出来的一位董事看到结果后,当场流下了眼泪,但后来多次表示:“我还年轻,我一定会继续努力!”

  已在企业工作六七年的孙萌告诉《中外管理》:从普通员工,到大午中学的教师、副校长、校长以及两届董事会成员,现在自己所走的路子觉得更踏实。而在董事会中,还有一批年龄相仿、才干相当的非家族成员也都担当着各子公司的一二把手,自己要想像父亲那样有威信就不能懈怠。他也会告诉后代不能将财产予以分割。

  孙萌的弟弟孙硕对父亲这个制度这样评价:“有这个制度在,将来也不会因为我们哥俩的无能而毁了这个企业。”当孙大午谈到孙硕时则说:“他如果当董事长,要16年以后了。人一般要过了45岁才基本成熟。”孙大午保留监事长的提名权,意义也在此。它与“选票”一起,使董事长、总经理这两个位置在慎重用人上,加了“双保险”。

  孙大午认为:“每个人内心深处最看重的,还是人生价值的实现。”他相信这个制度可以让创业者无法躺在功劳簿上,让年轻人奋进;即使家族成员,也并非永远是“长子继承制”,而不想干企业的也可以在社会上有一份体面但不奢华的生活。同时,孙大午推行这一制度,显然不是害怕别人分自己的家产。他不认为股份制是最终的选择,因为,当出现一股独大时,还是一个人决定企业的命运,企业的风险性仍然很大。而“私企立宪”最终将走向:董事长是谁已经不重要了,而是靠权力制衡机制和使用优秀人才来保障企业持续发展。从长远看,只要这个制度存在,“民主”这只脚会与“君主”那只脚协作前行的,因为“大午模式”就是要解决家族传承的障碍。当然,实践才刚刚开始。

  一家企业总要有最终责任人。而家族企业最强大的生命力也恰恰在于,始终有人愿对企业负最后的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说,私营企业就是姓“私”。

  私企当真姓“私”?

  今天,中国农村致富有一条时髦的路子,就是搞“农家旅游”。因为农民手里只有“一亩三分地”和那点儿“宅基地”,惟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孙大午靠在华北平原一块“憋闷疙瘩”的村落土地上起家,靠实物交易的“土法金融”催生了养鸡、养猪业;然后种植葡萄园、办饲料场、肉食加工厂、种鸡场——已在世界种鸡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再然后,办技校、小学、中学、医院、温泉度假村。大午集团俨然就是平地拔起的一座“大午城”,生活在这个城里的已有近5000人。

  “大午城”如今拥有3000亩土地,其中一部分曾是一个经营不下去的国营农场,而更多土地是从农民手里转租来的,约定每年每亩地以1000斤粮食的价格给予报酬;农民还可以来大午城上班,领取一份工资。这实际就是我们热议的农业土地“大流转”,大午集团就是在走大农业集约化的道路。但是,孙大午不是村长,“大午城”也就与“华西村”不同,至今它不是一级地方行政组织,还没有正式名分。

  55岁的孙大午,16岁当兵,一干8年;复员回家后在农业银行的信用社工作,一干11年,然后又辞职回家办企业。可以说,孙大午在外闯荡20年,又回到了农民的原点上,毫无衣锦还乡之感。但实际上,在他身上有了军人的坚定意志,并了解我国金融体系的基层操作。在做企业的过程中,他一边完成了文学修养的成人教育,还专门进修了三年法律专业。即使在他缓刑的四年里,他感谢政策的日益宽松,有机会国内国外,走南闯北。

  孙大午既学习别人办企业的长处,又不断呼吁重视“三农”问题和提出具体解决办法。如:乡村金融、土地流转、农业企业化等,他非常高兴地对《中外管理》“炫耀”:“现在正在解决的问题,都是我提过的。”他也着急地在各种会议上呼吁:“从河北到山东,我一路开车看到道路两旁都没有种庄稼,怎么就没人跟总理反映呢?十多年了,粮食收购就没涨价,每斤最高限价一直在八毛钱。农民谁还愿意种粮食呢!我们不能只统计国家的耕地有多少,要重视耕地上的收成有多少!”

  “风萧萧兮易水寒”,就是这块土地让孙大午深情眷念。他了解这里的民情风俗,他和这里的百姓打断骨头连着筋。由此他说:企业小是自己的,企业大了就是社会的,是员工给老板打工,老板给社会打工,创造的是社会财富。那么,一个老板能把企业说关就关,把企业说卖就卖吗?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