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田一珊 大凡老板们总是很忙。冯仑也很忙,不光是采访的日期总是因为繁忙而难以确定,而且采访的后半部分是在冯仑去另一个不得不去活动的途中车上完成的,而且看起来他好像对此感觉已很习惯。但是与此相对立的感觉是,在采访的整个过程中又分明让人感觉到冯仑的闲:他平均每两个星期逛一次书店,通常是三联或万圣这样地道的书店,而非机场书店,搜罗一些他感兴趣的图书,然后买回家并花时间阅读它们。这份一两个星期逛一次书店的“闲”又是许多老板难以做到的。
冯仑自称猎奇心理很重,因此读的书也显得很乱很杂,目前正在读的书是一本王石深圳万科房地产老总送的《走近非洲》和一套自己刚刚购得的历史书:《接吻的历史》、《洗澡的历史》、《盗墓的历史》、《贞操的历史》。读前者是因为不久刚与王石他们一起去了一趟非洲,可以再重温一下非洲的感觉;读后者仅仅是因为有趣,可以充当许多的谈资,不是吗﹖看看书名就知道了。
“书是药”,曾经有一位企业领导在本栏目中也这样说过,冯仑也是这样的观点,不过在冯仑的眼里,书中不仅仅有保健品、有镇定剂,书中一样还有烈酒。在不久前去非洲的飞机上,冯仑读了一本“阿拉法特”的传记书,他认为这本书就是一种烈酒,阿拉法特的传奇经历的确像烈酒一样让人激动,让人沉醉……当然,既是烈酒,就不能多喝。在万通十年自己出的一本精美的《万通全书2001》中,有一页标志着万通觉悟的“冯仑写真”,在关于冯仑习性中有一项这样写道:“一本耐人寻味的书:《道德经》”对此,冯仑解释道:“像《道德经》这样的就属于书中的‘镇定剂’,老子的确很厉害,确切的说,这短短五千字的东西不能算是书,只能算一篇文章,但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能让你从万马奔腾的状态中镇定下来,重新回归理性。”冯仑把《菜根谭》这样的书称为“保健品”,既是保健品,就要常服常读,才能起到保健作用。
冯仑也很喜欢历史书,认为历史就是望远镜,更能让你预测未来。在他的办公室里放着二十四史,但冯仑承认这些书读起来很累,不太符合他的兴趣。40岁出头的冯仑虽然是社科学院法律专业的在读博士,但他并不太愿意承认自己是一个知识分子,在他看来,王朔提出的“知道主义者”正适合他,他大量的阅读也仅仅就想当一个知道主义者。“人的区别就在于知识和信息的占有量,当一个人的信息量大大超过别人时,就很伟大,就可以站在台上给别人做演讲。”冯仑的理论很简单。
“世界上没有无用的知识,只是没有可用的机会。”冯仑喜欢闲书,而且认为这些知识也一样能应用于做生意赚钱上。读书读的特别多,频道特别宽,人就越容易交流,人际交往也就更润滑。现在做生意赚钱很难,想想从别人口袋里谋钱,仅次于夺人贞操,没有润滑的人际关系怎么行﹖而润滑的人际关系和自身拥有广博的知识是分不开的,你喜欢政治,可以谈论政治;喜欢历史,可以谈论历史;喜欢考古,也可以跟你谈谈盗墓的事……此外,读书还能使人坚强,不会被一些简单的事情击倒。当然,这些好处也仅仅表现了读书的几个侧面。
冯仑很忙,虽然他称自己是专业董事长,十几年来只任董事长一职,但据观察他参加的社会活动很多,而且是地产界的风云人物,很活跃,他大量阅读的时间从何而来﹖坐在车上,冯仑说:“给你的采访时间就是我的阅读时间,我不会开车,每天在车上的时间大约有3个小时,这是读书的大好时光。此外,乘飞机出国的大块时间也通常用于阅读。
跟冯仑交谈,感觉他的思维很跳跃,这显然跟他大量的阅读有关,看来在目前信息量极大丰富的年代,做一个知道主义者,的确已很不容易,的确就有资格站在演讲台上,聚焦众人的目光。
本栏目由华章经管协办咨询电话:(010)68995264
读书档案
社科院在读博士。现任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北京万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民生银行董事。作为中国房地产的风云人物,冯仑在业界一直享有“地产思想家”与“地产革命家”的美誉。
读书经历:
少年时因为无书可读,所以所读甚少。最早认真读的书是诸子百家,当时可以把它们当作批判的文章来读,因此,在文言文上颇具功底。
读书禁区:
不喜欢读外国小说,理由是名字太长,记不住。
读书箴言:
人是铁,饭是钢,书是药
推荐书目:
《潜规则》作者吴思,云南出版社。
《冯氏政论文集》已印在脑海中,2001年出版。
获取读书渠道:
平均两周逛一次书店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