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沿海各地海洋防灾减灾宣传活动综述

为了“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沿海各地海洋防灾减灾宣传活动综述
2024年05月14日 15:52 观沧海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

当天,多项海洋灾害预警报产品发布,沿海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海洋防灾减灾知识主题宣传,帮助人们掌握海洋灾害识别、避险和防御技能,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海洋防灾减灾意识。

重磅:海洋防灾减灾产品发布

5月12日上午,由自然资源部东海局、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国家海洋信息中心、自然资源部海洋减灾中心、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和舟山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全国海洋防灾减灾宣传主场活动在浙江普陀举行。

全国防灾减灾日海洋主场活动。

当天,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以下简称预报中心)自主研发的“中国海海洋热浪预报产品”正式业务化运行,该产品是我国海洋热浪的首个预报产品,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相关产品即日起可通过预报中心官网查询(https://www.nmefc.cn)。

  海洋热浪是海洋中的异常暖水事件,当海洋温度高于当地的季节阈值并持续五天以上,视为“海洋热浪”事件发生,它可发生在大洋的任意海域、任意季节。时间尺度上可以持续几天至几个月,覆盖的区域可由几公里延伸至上千公里,严重的海洋热浪事件会对海洋环境、海洋生态和海洋渔业等造成极具破坏性的影响。近年来,澳大利亚大堡礁海域发生了多次由于海洋热浪造成的大规模珊瑚白化事件,超过八成的珊瑚发生严重的白化并且可能永远无法完全复原;2018年我国黄渤海海域发生的海洋热浪事件,造成了近岸大量养殖海参的死亡,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

  预报中心2023年底成功研发了中国海海洋热浪周预报产品并开始业务化试运行,包括海洋热浪强度和海洋热浪等级,采用准实时海温观测融合数据进行海洋热浪监测,通过业务化海温智能网格预报产品制作发布海洋热浪预报。该产品能够及时准确预报海洋热浪事件的发生发展及其影响范围和强度,可以为政府决策部门科学应对极端海洋热浪事件提供关键数据和决策服务。海洋管理部门及渔业从业者可根据预报结果及时采取合理措施减轻经济损失,并降低海洋热浪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程度。

  海洋热浪预报也是当前国际科学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据悉,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届联合国“海洋十年”区域会议暨第十一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西太平洋分委会(WESTPAC)海洋科学大会上,预报中心海洋热浪团队负责人作为热浪分会联合召集人主持了海洋热浪的科学分会,与会专家和学者围绕西北太平洋海域海洋热浪分布特征、发展机理、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和对海洋生态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学术交流。

  未来预报中心将拓展该产品的时空分布,发布更长时间尺度、覆盖全球的海洋热浪监测预报产品,与法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国家的专家形成联合工作组定期研讨海洋热浪的可预报性及其影响和减缓措施。

  主场活动现场,自然资源部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发布“中国海洋水色卫星黄东海影像及遥感指数数据集”,通过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全面提升海洋防灾减灾能力与水平。

  “中国海洋水色卫星黄东海影像及遥感指数数据集”将为科学应对极端海洋灾害事件提供关键数据和决策服务。

  近年来,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利用我国海洋水色卫星——海洋一号 C、海洋一号 D卫星制作了面向黄海、东海卫星遥感监测的应用就绪型影像及植被指数、云覆盖等产品数据集。该数据集已在浒苔绿潮防控与监测评估、赤潮、溢油、海上养殖和滨海湿地遥感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后续将补充我国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数据产品进入该数据集,形成每天一景分辨率全覆盖影像,支撑防灾减灾和生态监测预警。

  主场活动现场,浙江海洋防灾减灾数字宣传使者“浙小静”同步亮相。该数字宣传使者由浙江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发布,将助力海洋防灾减灾领域的具象化宣传。

看点:“线上线下”科普忙

  5月11日上午,由自然资源部北海局主办,自然资源部北海预报减灾中心和青岛市海洋发展局联合承办的防灾减灾日主题宣传活动在青岛小麦岛公园举行。

自然资源部北海局在青岛小麦岛公园举办主题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放置了各类海洋动力灾害和生态灾害科普知识展板,志愿者向青岛市民发放海洋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宣传册,海洋防灾减灾专家现场讲解风暴潮、海浪、海啸、海冰、赤潮、绿潮、海岸侵蚀等海洋灾害知识及防治举措,并认真解答现场市民提出的问题。同时,志愿者还为市民介绍了空盒气压表、波浪浮标、温盐传感器、多参数水质仪和叶绿素荧光仪等近10种高精度海洋观测、监测设备,并演示了部分设备的使用方法。小麦岛海洋站同步向市民开放。市民可参观气象观测场、业务楼和验潮室等场所,全方位了解海洋观测相关工作。

  5月11日,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洋中心与多家地方海洋主管部门联合主办了汉沽验潮站开放日活动。市民分批参观汉沽验潮站,技术人员对公众讲解了海洋观测要素、观测仪器、工作原理等知识。志愿者在活动现场通过宣传展板、文创产品等多元形式向市民宣讲了风暴潮、海浪、海啸和海平面上升等科普内容。

  5月11日,自然资源部烟台海洋中心与烟台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石沟屯社区在烟台市清泉寨码头广场联合开展海洋防灾减灾主题宣传活动,发放海洋防灾减灾科普教育材料,并一一解答公众对海洋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的相关问题。当天,烟台市蓬莱区大钦岛乡的志愿者在人流量密集的村民文化广场、沿街商铺、渔港码头和晒场,面对面向经营业主宣讲常见海洋灾害的类型、防范方法和应对策略,呼吁海岛群众关注身边各类灾害风险,提高防灾减灾警惕性,筑牢防灾减灾防线。

烟台市大钦岛乡志愿者向渔民宣传防灾减灾知识。

  5月11日,江苏海洋大学与江苏省自然资源厅、江苏省海涂研究中心、连云港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袂开展2024年海洋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暨净滩公益活动。志愿者向行人分发海洋灾害科普宣传册,并讲解赤潮、海啸、风暴潮等海洋灾害的特点、形成原因与危害,介绍预警报发布方式以及应对措施,增强公众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同时,江苏海洋大学“蓝色星球守护者”实践团队还开展了净滩活动。

江苏海洋大学开展净滩活动。

5月12日上午,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联合自然资源部南海局、辽宁省自然资源厅、辽宁省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辽宁省海洋预警监测中心、山东省海洋预报减灾中心、自然资源部烟台海洋中心、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海洋经济促进中心共同开展防灾减灾日线上直播活动。该场直播时长达3个半小时,总观看量超过35万人次。直播采取主会场演播室专家访谈、地方分会场外景现场与海景慢直播相结合的形式,向公众普及海洋灾害知识和防御指南,并介绍了沿海地方台站一线观测监测及预警报工作的开展情况。

  5月12日,自然资源部南海局采取线上、线下多种活动形式,在广州、汕头、深圳、珠海、湛江、北海、海口、三沙等地开展主题宣传,向社会公众普及海洋防灾减灾知识,进一步提高了公众对海洋观测预报与防灾减灾的关注度,努力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筑牢海洋灾害风险意识。

  同一天,自然资源部南海局珠海海洋中心、南海预报减灾中心(自然资源部粤港澳大湾区海洋预警中心)、南海海域海岛中心、南海调查中心、南海局保障中心等局属单位联合珠海市海洋发展局在珠海著名地标——百岛广场举行海洋防灾减灾直播与现场科普研学活动。本次直播活动通过央视频、人民日报客户端等多个平台同步开展,直播内容丰富,涵盖了南海局海洋防灾减灾数字形象“南海三宝”的微信表情包上线、海洋站发挥的作用、警戒潮位标志的用途、浮标的揭秘讲解、浮标船的监造过程与运维、海洋观测数据的管理与应用、海洋预报制作的介绍以及粤港澳大湾区预警中心的规划等。活动现场除了设置精美的科普知识展板、浮标与浮标船的模型,还设有趣味科普游戏、现场打卡照片打印环节与小学生科普研学等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活动还邀请了珠海市海洋发展局的代表分享珠海市在海洋防灾减灾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

  5月12日,南海调查中心与广州图书馆共同主办“蓝色星球的奥秘”防灾减灾日专题活动。《受了委屈的浮标君》漫画展及《海洋之眼:浮标君的使命与挑战》等主题讲座受到学生与家长的点赞,现场气氛热烈。

南海调查中心与广州图书馆共同主办主题讲座。

此外,南海局所属海洋中心立足地方需求,主动作为,助力地方海洋防灾减灾宣传工作落实到位。汕头海洋中心联合揭阳市自然资源局开展海洋防灾减灾专题培训;北海海洋中心作为当地海洋灾害预警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技术支撑单位,立足地方需求,积极派员参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减灾委员会在南宁市开展的“广西防灾减灾宣传周暨广西应急使命·2024百县千村万屯(企)应急演练”启动仪式,参与海洋灾害展板设计、现场专家咨询、宣传手册发放等工作,并在启动仪式上就海洋灾害科普知识、广西历史灾害与监测预警能力等进行了讲解。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三沙海洋中心还将联合三沙市应急管理和综合行政执法局在永兴岛开展海洋灾害科普宣传讲座。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在南宁市第二中学举办主题宣传活动。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在南宁市第二中学举办主题宣传活动。

传承:海洋知识进校园

5月8日~10日,自然资源部北海预报减灾中心、大连海洋中心、秦皇岛海洋中心和烟台海洋中心的志愿者分别走进青岛市崂山区育才小学、大连市高新区第二学校、秦皇岛市海港区东山小学、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小学与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古现中心小学,围绕海洋自然灾害的成因及防灾减灾措施,给千余名小学生送上了一堂堂别开生面的科普课。

  自然资源部南海局“海洋灾害科普进校园”的活动也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获得师生们的一致好评。4月底至5月初,南海预报减灾中心科普宣传团队先后赴广州市海珠区逸景第一小学、新港中路小学和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广州大学城小学举办海洋灾害科普公益课堂,并在线上开启同步直播。广州市海珠区华光小学和贵州省瓮安县江界河学校(小学部)的部分教师也参与科普课堂学习,进一步提高了海洋防灾减灾知识的传播效能;深圳海洋中心携科普宣传册子为深圳福永中学以及海岸小学送上丰富的海洋灾害防御“文化大餐”;湛江海洋中心为当地学生举办海洋灾害防御公开课;海口海洋中心制作了系列灾害科普小视频,并赴海口市美灵小学举行海洋灾害科普讲座活动。

  “哇!大海也不是一直风平浪静的,原来它也会‘生气’,带来海啸、台风等海洋灾害呀!”5月12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二中学举办的广西海洋防灾减灾主题宣传活动现场,学生在参观科普展览时出了阵阵感叹。

中华白海豚仿生机器人、波浪监测浮标、海底地震仪、水下航行器……全国防灾减灾日当天,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围绕“守护蔚蓝、平安海洋”主题,开展海洋防灾减灾主题宣传活动。此次活动面向中小学生,由自治区海洋局主办,活动现场通过多种海洋预警观测设备模型展览、操作示范和海洋灾害知识宣讲等形式,让同学们沉浸式体验在知海、亲海、爱海的浓厚氛围中,感悟海洋精神、培养海洋意识、厚植海洋情怀。

  南宁市第二中学、南宁市新民中学以及南宁市云景路小学、南宁市百花岭路小学、南宁市滨湖路小学山语城校区共计约300名师生参加活动。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海洋 自然资源部 卫星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