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犯罪高发背后:超三成被告人来自银行 贷款、信用卡成高风险领域

2021-02-01 21:47:42 作者:杨希 收藏本文
A- A+

  近年来,金融反腐力度持续加大。梳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发现,去年共有至少17名中管金融企业党员干部被查处;近期,还有中国华融原董事长赖小民被执行死刑,金融领域反腐力度可见一斑。

  然而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犯罪问题并不只有反腐一个侧面,金融工作人员犯罪案件情况同样值得关注。此类案件不仅是经济社会运行秩序的真实写照,也是当地营商环境和法治环境的重要参照。

  “金融反腐高压下,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犯罪案件审结态势整体呈上升趋势,预计未来几年有望实现触顶回落。”今日发布的《中国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犯罪问题研究白皮书(2018-2020)》中这样写道。

  报告显示,2018年至2020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审结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犯罪案件共1573件,其中涉诈骗罪、违法发放贷款罪和受贿罪等案件量排名靠前。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期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一审审结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犯罪案件中,从身份为自然人的被告人所在金融机构分布情况来看,银行占比高达31.90%。

  中国银行业协会法律顾问卜祥瑞指出,金融业从业人员众多、金融机构资产数量庞大,且新形势下金融违法犯罪案件表现出了一些新特点,在这种状况下,银行业尤其金融业预防违法犯罪就显得更加重要。

  诈骗罪、违法发放贷款罪占比高

  2020年12月11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抓好各种存量风险化解和增量风险防范。日前召开的2021年中国银保监会工作会议也指出,要毫不松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而金融风险的防范化解,既包括金融运行风险防范化解,也包括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犯罪问题的防范化解。

  今日,由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21世纪经济报道和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金融犯罪研究中心共同编写的《中国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犯罪问题研究白皮书(2018-2020)》(以下简称《白皮书》)在京发布。《白皮书》基于中国裁判文书网已公开的裁判文书,对2018年至2020年期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一审和二审已结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犯罪问题进行分析。

  《白皮书》显示,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犯罪案件整体态势呈阶段性上升走势。2018年至2020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审结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犯罪案件共1573件,从年度分布来看,2018年审结264件;2019年审结688件,同比增长160.61%;2020年审结621件,同比下降9.74%。

  从罪名分布来看,诈骗罪占比最高,其次为违法发放贷款罪。数据显示,在被分析的案件中,诈骗罪共428件,占比为27.21%;违法发放贷款罪共124件,占比7.88%;职务侵占罪共106件,占比6.74%、受贿罪共101件,占比6.42%;集资诈骗罪共84件,占比5.34%。

  此外,《白皮书》显示,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审结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犯罪案件中,一审案件1454件,占比92.43%;二审案件119件,占比7.57%。二审上诉率为8.18%。

  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李俊慧分析,从态势来讲,近几年人民法院受理金融机构犯罪人员呈上升态势,但是根据过去研究经验来讲,当持续一段时间以后,案件态势会慢慢进入回落阶段。

  超三成被告自然人来自银行 

  在被告人身份方面,《白皮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一审审结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犯罪案件中,被告人为法人的占比仅为1.31%;自然人占比则高达98.69%。值得注意的是,来自银行、保险公司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自然人被告“包揽”了其中的七成。

  具体来看,在被分析的案件中,从身份为自然人的被告人所在金融机构分布情况来看,银行占比31.90%;保险公司占比23.41%;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占比16.56%;小额贷款公司占比5.48%。

  从被告人职务层级来看,公司高管占比12.37%;中层管理者占比20.74%;基层员工占比66.90%。

  从年龄分布来看,40岁以下的被告人占比占到了总人数的近六成。具体来看,19岁至29岁占比24.09%;30岁至39岁占比34.88%;40岁至49岁占比21.91%;50岁至59岁占比15.67%;60岁及以上占比3.45%。

  从学历分布来看,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被告人占比最低。具体来看,初中学历占比25.19%;高中及初等职业教育占比24.49%;本科及高等职业教育48.36%;研究生及以上占比1.96%。

  李俊慧指出:“(被告人)基层占比较高,年轻比较年轻,入职工作时间可能都不算特别长,这意味着金融机构在加强内部人员法律教育培训时间要长,不管是以其他方式,还是做警示教育,需要常态化开展。同时,需要在已有监管机制上,对涉及到贷款审批这种很强的权力效应岗位角色机制需要进一步做完善,才能防范相应的风险。”

  从刑罚分布来看,被统计案件中有期徒刑占比88.11%;拘役占比4.48%;仅处罚金占比3.27%;免予刑事处罚占比3.09%;无期徒刑占比1.00%;管制占比0.05%。

  值得关注的是,自然人被告人被判处缓刑占比仅29.24%;未被判处缓刑占比70.76%。换言之,金融犯罪被判取的刑罚大多数都是“实刑”。

  贷款、信用卡为高风险业务领域

  《白皮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一审审结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犯罪案件中,从业务领域分布来看,贷款占比48.41%;信用卡占比24.07%;保险占比12.70%;理财占比8.99%;金融票证占比5.82%。平均涉案金额为717.48万元。

  具体来看,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涉诈骗罪、违法发放贷款罪和受贿罪等案件量排名靠前。具体来看,诈骗罪共428件,占比为27.21%;违法发放贷款罪共124件,占比7.88%;职务侵占罪共106件,占比6.74%;受贿罪共101件,占比6.42%;集资诈骗罪共84件,占比5.34%;挪用资金罪共72件,占比4.58%;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共69件,占比4.39%;贪污罪共67件,占比4.26%。

  值得关注的是,诈骗罪犯罪手段中虚构理财产品占比最高,超三成。具体来看,在被统计案件中,从手段分布来看,虚构理财产品占比为31.45%;谎称减少利息或无息贷款占比23.14%;骗取保险占比20.56%;谎称保险分红占比15.78%;谎称提高借款额度占比9.07%。

  卜祥瑞表示,从《2019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反映的数据来看,2018年末全国共有金融企业单位13.7万个,从业人员1818万,5年间银行业金融业从业人员增长了253%。与此同时,金融机构资产庞大,在这种状况下,银行业尤其金融业预防违法犯罪就显得更加重要。

  卜祥瑞指出,新形势下金融违法犯罪案件表现出新特点。一是个别领导干部金融犯罪行为影响极其恶劣;二是相关犯罪行为给银行造成的损失非常大;三是违法犯罪罪名比较集中。四是金融从业人员新型违法犯罪表现突出。

  卜祥瑞认为,金融业犯罪高发,其原因有法律规制庞杂而不完善,也有制度和机制的问题。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金融机构存在权力高度集中的问题,以及金融创新和伪创新的问题。

  “如何制约过度集中的权力,如何完善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的代理人制度,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卜祥瑞说道。

  卜祥瑞提出,防范金融从业人员违法犯罪,应当重视“四个提”。一是提高政治站位;二是提升从业人员合规能力,准确把握金融从业人员违法犯罪的界限;三是提倡法治思维,依法维护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四是及时提示风险,发挥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等自律作用。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陈鑫

文章关键词:

作者

杨希

杨希

新浪财经高级记者

热文排行

联系我们

  • 邮    箱: money@staff.sina.com.cn
  • 电    话:010-62676252
  •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东路新浪总部大厦

新浪财经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