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央行的重任:防止通胀的衍生效应(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1日 22:29 21世纪经济报道

  基于1995年-2004年间按行业和国家分门别类的高度细化的资料估计,来自中国和NMS的进口价格水平约为整个欧元区进口价格的四分之一,约为来自高成本国家进口价格的五分之一。从2000年开始,低成本国家占欧元区之外制造品进口的份额就从仅仅三分之一强提高到将近一半。

  从低成本国家进口的增多对欧元区之外制造品的进口价格产生了向下的压力。总体而言,据估计,在此期间来自低成本国家进口的增多也许将欧元区的进口价格上涨率每年平均压低了2.1个百分点,对此中国与NMS几乎各占一半的效果。总体的影响可以分解为两部分:一是“比例效应”,即来自低成本国家进口份额的增加、再加上低成本进口产品供应国相对较低的价格水平,给进口价格带来的抑制作用(每年1.6个百分点);二是由于进口价格增长状况的不同(“价格效应”),即在同一时期,相对于高成本国家而言,低成本国家的进口价格上涨率降低,由此而造成的影响(每年0.5个百分点)。

  目前为止,我只是谈到了低成本国家对制造品进口价格产生的抑制效果。不过,全球化还对欧元区的进口价格产生了另外一些相反的影响——近年来非经合组织国家强劲的经济增长似乎部分解释了,自1999年以来,油价与非能源日用品价格为何大涨。总体而言,自2000年以来,全球化力量促使欧元区之外的制造品进口价格保持了相对平稳,而在同一时期内,欧元区之外进口价格整体上的强劲增长,也反映了石油与其他日用品(尤其是金属与食品)价格的升高。

  工资

  接下来简单谈谈近期欧元区的工资状况。不论在制造业还是服务业,欧元区的工资在一段较长的时期里保持平缓,对此全球化也许是影响因素之一(如通过“离岸”或“离岸”威胁)。不过,在过去十年里,欧元区生产率的增长也很平缓,实际工资的增长也较慢。1985年-1995年间生产率(人均产量)与实际工资的增长率平均约为1.9%。而1996年-2006年间,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约为1%,实际工资的平均增长率在0.4%左右。

  也许有人会认为,在一段失业率持续高涨的时期必然会产生工资增长平缓的效果,而在全球化的驱动下,这一效果更为明显,但当就全球化的影响做出这样的结论时,我们应当非常地小心谨慎,因为在工资增长的衡量标准上还有些应注意的地方,而且,工资在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的下降,大都发生在这一阶段的全球化之前。在过去几年间,实际工资对劳动力需求的弹性似乎出现提高,尤其是低技术工人,这也许预示着一个趋势,这一趋势是由全球范围内低技术劳动力供应的增多带来的。而且,除看得见的因素之外,还有一种看不见的“威胁效应”可能也是工资增长平缓的原因之一:工业化国家的工人自认为处境不利,因担心生产向低成本国家迁移而降低了对薪资的要求。

  但在欧元区,自欧元采用以来工资增长的平缓似乎是对另一状况的强烈回应,即20世纪90年代欧洲特有的大规模失业局面。以工资增长的平缓为基础,欧元区取得了显著的就业成绩,在九年里净创造了1500万个新工作岗位,比同期的美国多创造200万。

  对价格的总体影响

  因此,欧元区近年来的经历显示,过去十年里全球化对相对价格的影响是强大的,一方面体现为制造品的反通胀,另一方面体现为日用品价格强劲的加速提高,但如要与历史模本做比较来对其重要性做全面的评估,则受到历史数据不足的限制。

  生产者价格指数表现出了强烈的相对价格效应,食品与烟草之外的消费品价格上涨停滞(与总体指数相比,1996年-2006年的平均增幅是-1.0%),资本品(capital goods)相对于平均生产者价格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平均为-1.3%)。与此相比,能源部分则有比较强劲的增长(平均为2.5%,这也许又进一步影响到了生产链下游的价格)。消费者物价调和指数(HICP)的组成部分也表现出了明显的价格差异,尤其是三个与能源有关的部分在1996年-2006年表现出了最高的增长(介于5.5%与7.5%之间),而同一时期里,三种信息与通讯技术密集型的国际交易商品则表现出最低的增长(介于-14%到-5%之间)。

  总体而言,许多估算都显示,全球化对欧元区的通货膨胀产生了小规模的净抑制作用。如果考虑到制造业领域贸易开放度的提高以及日用品价格的强劲增长所产生的反通胀净效应,在过去的5-10年里,其作用每年约为0-0.3个百分点。根据整体分析法、行业分析法等几种会计方法,欧洲央行的研究发现,1996年-2004年,对于制造业而言,进口开放对欧元区的生产者价格指数每年产生了0.1-1.0个百分点的直接净抑制效应。类似的是,整体的数据也表明,全球化对欧元区的消费者价格指数平均每年也产生了0.05-0.2个百分点的净抑制效应。

  与全球化有关的通胀风险

  总体而言,尽管实证证据支持这一观点,即全球化带来了良好的相对价格冲击,但近期也有迹象显示,由于低成本国家日益提升的通胀压力,它们对欧元区进口价格产生的反通胀效应也许正在走向终结。就票面价格而言,近期来自低成本国家的进口价格的提高,也许可以如此解释,这预示着它们对通胀的下行影响在逐渐消退。

  价格稳定所遭受的第一个与全球化有关的明显威胁来自于这一事态,即自2007年以来,全球食品价格大涨。这一状况有一些原因,如能源和化肥价格的上涨、一些地区恶劣的天气条件、许多发展中国家食品消费模式改变造成的食物需求增加,以及出现了一些对农产品的新需求,如生产生物燃料的需要。由于后面的这些情况都是一种结构性的变化,在未来,它们或许会对全球食品价格产生更为持久的上行效应。

  全球食品价格的上涨已给欧元区的食品价格带来了显著的上升,生产者与消费者价格均是如此。去年12月食品与饮料的生产者价格与前年同期相比上涨了8.6%,而2006年全年的平均增幅只有2.2%。在消费者价格方面,除烟草之外的加工食品的消费者物价调和指数,在去年12月达到了5.6%的年增长率,而2006年只有1.6%。

  更长远地看,世界与欧洲食品价格的前景均仍不确定。尽管农产品的供应最终应会满足需求的增长,但这一弥补的时间也许要比现在预想的长得多。而且,食品价格的变化取决于一些难以预测的因素,包括科技进步以及能源政策可能发生的变化。因此,就中期而言,风险似乎是上行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