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美国记者 王如君
11月6日,以格林斯潘为首的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终于“砍下了第十刀”,将联邦基金利率从2.5%下调到了2%,降到了1961年9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同时也将贴现率削减半个百分点,从2%调降到1.5%。
虽然这次降息早在经济学家们的预料之中,但又一次大幅降息多少有点出人意外。自今年以来美联储已连续10次降息,其中8次是半个百分点,两次0.25个百分点。“9-11”事件之后不到两个月就三次共调低利率1.5个百分点。据透露,美联储本次决策会议上对降息幅度意见并不一致,最后是在格林斯潘的力劝之下,各个地区银行的负责人才多数同意再“狠砍一刀”。 以格林斯潘为首的美联储如此“不顾一切”,第一个目的当然是刺激经济快速复苏。自去年下半年开始,美国经济就走上了疲软之路,今年第一、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只增长1.3%和0.3%。人们本来希望今年前半年的轮番降息可能会在年底之前产生效果,可是“9.11”事件将一切希望化为泡影。第三季度经济出现了10年来的最大跌幅-0.4%,第四季度的情势显然更糟。因此,格林斯潘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大有“不见血,不收刀”的气势。有分析家认为,美联储如此做,即使不能避免经济滑入衰退,但至少可以让“世界经济火车头”不要在衰退泥沼中陷得太深。
第二个目的是恢复消费者信心,进一步扩大消费。美联储在解释降息原因的简短声明中称,“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上升,投资者和消费者对国内外经济形势恶化的忧虑加重,都在不断削弱经济的活力”。美国是一个典型的消费社会,消费者支出占经济活动总量的2/3。说白一点,只要老百姓肯花钱,一切事情都好办。但“9.11”事件之后,形势大变。炭疽事件闹得人心惶惶,出游的免了,上饭馆的少了。个人消费开支9月份下降了1.8%,为过去14年来的最大降幅。10月份失业率从9月份的4.9%猛涨到5.4%,企业裁人41.5万,创下21年来单月失业人数的最高纪录。如此局面怎能不让美国老百姓“感到饭碗之虞”?
第三,促进企业投资,振兴股市活力。自去年开始,美国各大企业就一直为减少库存和降低成本而战,“9.11”事件以后更是如此。且不说航空业、保险业、旅游业已是一蹶不振,其他行业也步伐沉重。9月份美国工厂订单比8月份下降了5.8%,是1997年3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全国采购经理协会编制的制造业活动指数从9月份的47下跌到了10月份的39.8,为1991年1月以来的最低;汽车销量虽然10月份猛升,但各制造商也是在“滴血大甩卖”,卖得多,赔得也多。如此种种不良迹象,迫使美联储不得不出手,降低利率给企业界创造更好的融资环境。
再说股市,“9.11”事件之后,华尔街一度是血雨腥风。但在美联储两次降息以及其他因素的刺激之下,股市大体上是处于恢复之中。本次降低利率又受到了华尔街投资者的欢呼,道-琼斯30种平均价格指数当日大涨150.09点,收盘时达到了9591.12点,创下了恐怖袭击以后的最高。这也许是最令格林斯潘等人感到欣慰的迹象。
美国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尽管美国经济会滑入衰退,但此次衰退可能比1990至1991年的衰退要轻,更不会发生日本经济那样的困境。因为美国采取的是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并进的方式,美联储很可能在12月的决策会议上还会降息;国会目前就布什政府提出的刺激经济计划正在紧张激烈地讨论,估计本月底也会出台。这些措施有望推动美国经济明年中期复苏。
但持不同意见的专家也是言之有理。一家经济顾问公司的首席分析师感慨地说,“你兜中有钱和花出去是根本不同的两码事,这是目前问题的关键所在”。言下之意,消费者支出不增长,美国经济实现复苏也难。
《市场报》(2001年11月09日第三版)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