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11日10:40 新浪财经
北京市科委委员杨仁全先生 北京市科委委员杨仁全先生

  新浪财经讯 6月11日消息,“2017中关村创新论坛”于6月11日在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国际会议中心举办。北京市科委委员杨仁全先生出席并演讲。他认为,中关村不但是北京创新的主阵地,也是国家科技改革一面旗帜。

  以下为会议实录:

  尊敬的徐部长,尊敬的张部长,石部长,尊敬的各位来宾,尊敬的中关村各位企业家,女士们、先生们:非常荣幸能够代表市科委在这里向大家汇报具体工作。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代表许强主任对今天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也特别要感谢徐部长和各位领导长期以来对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工作的支持。

  下面借这次论坛的机会,向各位领导做一个汇报。

  中关村管委会王主任已经把中关村有关情况做了介绍,中关村不但是北京创新的主阵地,也是国家科技改革一面旗帜,王主任是上篇,我是下篇。

  一、加强顶层设计

  第一幅画面和王主任是一样,2013年9月30号中央政治局集体走出中南海,到了中关村集体学习,给了我们一个新的任务。徐部长更熟悉,亲自部署2009年3月份国务院批复了中关村作为国家第一个自主创新示范区,随后我们在围绕着国家战略部署,加快推进。

  2014年2月25号,总书记视察北京,对北京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更高的战略部署,当我们还在犹豫,还在彷徨的时候,四个中心的战略定位使我们更加清晰,也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去年5月30号也就是我们今年的第一个科技者工作日,全国一共有4个节日,有记者节、护士节,科学工作者有了节日,5月30号这一天,总书记发表了迈向世界科技强国的三步走战略,提出北京和上海要率先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如果到2050年评价我们国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话,我想我们要找两个标杆,找两个优等生:北京和上海,率先为国家做出贡献。

  三年之后的今年2月份,总书记再次视察北京,对城市规划建设、冬奥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但同时对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出了更加明确的指示意见。他特别指出,北京要加快三城一区建设,今天的论坛还安排了海淀区长萍区长,中关村王主任也把三城一区做了介绍,三城:全国人民世界上叫得响中关村科学城,二是未来科学城,三是怀柔科学城,一区: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创新型产业集群和2025示范区,亦庄和顺义为领衔,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打造北京经济发展的高地。这是总书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三年之后对我们新的指示。围绕着落实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大家可以看一看脉络。

  08年成功举办了奥运会,从三个奥运到三个北京,人文、科技、绿色、科技,科技位于其中,既对绿色北京、也对科技北京做出支撑和贡献,三个北京到了现在的四个中心建设,2014年2月份总书记讲话以后,2014年7月份市委常委会研究出台了京发17号文《关于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意见》。

  对于四个中心的定位,特别是对于科技创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科技创新的内涵到底是什么?中央文件已经明确做出了部署。我们认为,部署好的定位,怎么样建设呢?首先要有全球影响力,徐部长刚才在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参与全球竞争,要成为世界科技强国,谁来代表呢?当之无愧是北京,要完成国家交付的使命。第二要在服务国家发展全局,率先转型升级,要服务京津冀,包括长江经济带乃至于全国,甚至于还要走向“一带一路”。

  最后是全面创新,2014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总书记提出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往往关注全面创新,却忘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我的个人理解,当大家还在犹豫北京要不要经济中心的时候,创新中心天然具有经济的内涵。我们认为,应该从国际、国家和区域发展和北京层面承担历史使命。我们在2014年提出,科技创新中心内涵五个方面:一是全球科技创新引领者,要做领跑。二是经济功能由创新承担,高端经济增长极,也就是高精尖经济结构。三是创新创业人才的首选地。四是文化创新的先行军。五是生态建设示范城。

  为了实现宏伟的蓝图,具体部署了三件事:

  第一,设计图。2016年9月1号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了《北京加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总体方案》,9月11号以国务院52号文国发52文名义印发。这个文件从三步走战略和世界科技强国三步走战略紧跟,那个战略导2050年,2017年、2020年到2030年北京规划部署。应该成为国务院对北京科技创新建设总体的部署。

  中期目标,近五年“十三五”规划发布,所以去年的9月份同期,以市政府名义印发北京市“十三五”加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

  同时,为了落实全面创新改革国家部署,京津冀协同规划形成1+3全面创新改革体系,京津冀是1,3是北京、天津和河北,三地各自改革。这样形成长期到2030年,中期到2020年,近期2018年相吻合的、相连接的创新中心宏观战略规划体系。

  为了实现宏伟的蓝图和设计图,我们需要一支非常侵略者的组织架构完成,这就是在国家科技创新中心领导小组下,我们建立了北京办公室,办公室下面有一处七办,秘书处放在市科委,七个专项办,办公室是10个国家部委,市属成员单位是24个市级部门加16个区,主要的相关部门都承担了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重点任务,形成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一个合力。

  有了设计图,有了组织架构图,我们还有施工图。将设计图进一步细化、量化、具体化,形成一套方案、一套指标、两份清单,方案是2017年到2020年形成215个项目清单和任务清单,按照量化模式,可考核、可监督,核心是以三城一区为主平台,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为主力军,坚持主力要出征,地方要支援,这一点是郭书记反复在讲的,北京地区的创新资源80%以上聚集在中央单位,北京要做的是协调和服务。

  指标体系:围绕着刚才五个维度的指标,希望进一步可定量化和可考核化。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更多要看知识创造的能力,我们看经济,刚才张部长特别讲到,新经济的发动机,创新型经济能否形成?三是人才聚集,四是成为全球最活跃创新创业的城市,五是全球开放。提出28个指标体系,1/3左右采取全球可对标的指标体系,也就是说可以拿出来和硅谷和特拉维夫进行并肩对照的。

  二、扭住关键,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全面加速

  围绕着三张图,向下落实。六个方面:

  一是对接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和任务,打造世界知名科学中心。5月份国务院刚刚批复了北京怀柔综合性科学中心,北京一方面要落实好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央提出国家实验室的战略部署。2006年到2020年那一轮重大专项,前段时间中央刚刚对十年的重大专项做了高度的评价,面向2030年重大项目和工程,重大科学基础设施等。军民融合,北京自身的技术创新行动计划。2014年在研究技术创新行动计划很多专家和学者提到,叫知识创新行动计划还是什么叫什么计划,我们锁定技术创新行动计划,所有这些东西为首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是改革,继续弘扬中关村改革先行先试这面旗帜。所以,我们在全面创新改革和深化先行先试方面来推动。

  三是人才,我们要搭建好的平台。王主任特别讲到我们吸引国外战略科学家、诺奖级科学家到北京开展合作,开展科学研究,开展人才培养。重大任务,除了国家重大任务,还有人才重大计划、北京市重大人才计划,包括以顶尖科学家为领衔的人才计划。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也是创新创业环境中最为关键的一环,为了人才,公安部去年3月1号启动20条新政,10条为首创,这次推广到顺义和朝阳。

  四是三大城一区,三城: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和未来科学城,一区是超精尖产业集群和2025示范区。

  五是三个图有自己的定位,特色鲜明,定位清晰,更好承接起首都创新统一的格局。

  六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一是协同创新,二是产业升级,四是园区链推动开展。

  围绕着六个方面,今年的2月份各项工作都按下快进键,2月7号延动副总理在怀柔主持召开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领导小组。今年4月26号,科技工作会改名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作会。

  今年的工作到今天为止时间过半,任务进展非常不错。

  三城一区,中关村科学城抓聚焦,未来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抓突破,未来科学城搞搞活,一区抓成果转化。

  第二,抓源头。我们一直在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在这里面大显身手。

  第三,改革。

  第四,区域。围绕着三个层面,从协同创新、产业升级到园区链。

  第五,人才培养。

  第六,自身的建设。特别是2月28号,蔡奇书记作为市委书记亲自要督办三个一考核,对我们一处七办的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一处七办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京所有创新主体,各项工作高效协同推进。

  三、数说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果

  2012年北京开始做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指数研究,通过定量化测度首都创新特征,存在的问题,取得的成效。从四个维度,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创新服务到创新绩效,创新绩效过程当中,我们加大绿色发展指标,加大辐射引领的指标体系。连续五年向社会发布,应该说首科指数也社会各界誉为首都创新晴雨表,今年5月份刚刚发布2015年最新的数据。从两个层面可以看出,全球层面:建设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有四个突出,张部长用了很多数据已经表面在全球影响力。王主任也有很多的数据,如创新的投入,人财物三个方面,包括研发投入在全球来讲一直保持领先。创业活力:张部长四个异军突起更加说明,我们也引用了独角兽企业。三是产出。首先知识创造的水平,北京竞争者是国际同行,所以我们要十大国际创新型城市进行对比。辐射带动:我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应有之意,要为国家和区域发展做出贡献。

  回到国内层面,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格局里面三个领先。科技成果领先:科技成果在二级指标16个,三级指标64个,一级指标是4个,独占鳌头。技术发展各个方面,特别是领跑。双创活力:在国际上一样也是如此,

  辐射带动:最近在梳理1—5月份以来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进展,发现三城一区很多经济发展数据,创新的数据取得非常好的态势。我们可以预见到,通过三张图实施,通过大家形成合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正在踏实往前迈进,向着2020年的目标踏实奋进。在这里再次感谢各位!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高艳云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热门推荐

APP专享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