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1日10:13 新浪财经
联合国环境署国际资源专家委员会原秘书处主任 李少义。(新浪财经李彦丽 摄) 联合国环境署国际资源专家委员会原秘书处主任 李少义。(新浪财经李彦丽 摄)

  新浪财经讯 12月11日消息,三亚·财经国际论坛今日在海南三亚海棠湾举行,本届论坛主题是“变局下的包容成长”。联合国环境署国际资源专家委员会原秘书处主任李少义表示,虽然在环境治理上,世界的潜在变化很多,但对发展还是乐观的。

  比如,《巴黎协定》承诺,一定要努力达成不超过两度的目标,甚至达到1.5的目标。这个目标的已经不光是口头的承诺,而是国家自觉的一种贡献,它在历史上第一次达成了。这个趋势并非由于某个国家领导人的变化而扭转。在杭州G20团体当中,中国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表率作用,2017年的德国G20,德国政府将会把《巴黎协定》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

  他还从三方面介绍中国资源现状。第一,世界上目前自然资源利用的情况。第二,中国利用资源的弱点。第三,我们面临非常重要的历史机遇。

  关于世界利用的资本情况,外国人用“大加速”来形容。全世界资源的利用量(全资源是指化石能、建材、工业矿产和生物质)世界增加了3倍,亚太地区增加了7倍,中国增加了13倍,可以说是一种自然高投入的发展模式。

  还有一种指标来说明,世界资源利用有一个人均利用率,全世界人均利用资源每人每年平均9吨,发达国家17吨,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每人平均利用不足2吨,而现在是17吨。一方面中国高速发展,GDP翻了32倍,需要很多资源。但同时,我们能源利用的效率是十分低的,是日本的1/20,是发达国家的1/10。我们的工业产品是依赖于出口的,出口的是初级产品和加工产品。这个特点也要求我们一定要反思中国的高投入,从结构调整上来改变。

  他还表示,对于面临的历史机遇一定要抓住。第一,生态文明。没有一个国家政府把环境政策放在里面。第二,要搞结构调整,高出口,高耗能要改变。第三,城市化。如果人达到相当的生活水准,城市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比乡村要好,但是城市化要搞不好,就是另外一个环境的灾难。第四,中国已经责无旁贷的要起历史的领导作用,这不管是我们的政府愿意不愿意说,愿意不愿意做,我们的环境问题这么严重,倒逼我们一定要起领导作用。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李彦丽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