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0日23:30 新浪财经
图为中国核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郭强。(资料图片)图为中国核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郭强。(资料图片)

  新浪财经讯 12月10日消息,三亚·财经国际论坛今日在海南三亚海棠湾举行,本届论坛主题是“变局下的包容成长”。中国核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郭强在论坛上表示,目前我们中国经济处在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大批的人才特别是一些职业经理人包括外资、合资企业的职业经理人何去何从?我想大部分的人才会选择留下来。

  为什么?郭强认为理由有三点。第一,是一种客观的需要,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每年的世界五百强排行榜当中,中国的企业名字不断的在数量上增加,排名上靠前,2016年的世界五百强中国企业已经占到了五分之一,有超过100家的企业进入了五百强。除了榜首以外前五名当中二、三、四都是中国企业。

  企业核心是什么?是人或者说是人才,人才肯定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当中的核心。企业的存在发展一定是离不开人才的支撑。特别是如果做一个保持可持续发展的企业,一定会有不同的优秀人才做一个补充。所以,对于人才和职业经理人来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片土地上,有舞台有他们的用武之地。同时,企业确确实实需要不断的补充大量的高质的优秀人才。

  第二,人才会有主动留下来的愿望。我们知道资本具有趋利性,会追逐利益最大化。人力资本同样具有资本的趋利性的属性。人才或者职业经理人是具有比较高的人力资本,在人力资本的特点下它一定也会有趋利性,这个趋利性可能表现为物质层面的,也可能表现为精神层面的。物质层面的最直接的比如说薪酬、待遇、工作环境条件,精神层面的比如说荣誉感、价值感,或者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存在感。

  职业经理人作为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的人才,他的趋利性直接的表现就是主动的追求个人价值的最大化,现在目前国内很多的一些行业,更不用说特别的企业,在薪酬水平上已经接近甚至超出了原来的外资合资企业,所以这一点上面应该说物质上已经能够满足同级人才的相似需求。

  在精神层面上就更不用说了,我是来自于中央企业,或者准确的讲叫做来自于国防工业的中央企业,我所在的企业以及跟我类似的企业我们有一个国家给下的一个定义,说这是一些什么样的企业?是叫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

  由于这些中央企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工作其中的人有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责任感、使命感和需要我们去担当甚至是牺牲。也许有人说你是体制内的人在说漂亮话,不是的,我告诉你确实有这种成就感,或者我们用一句经常讲的以身许国、已身报国。在这种企业工作我们会直接的感受,感觉到能够直接为国家的强盛,为民族的兴旺而去努力。

  换一个思考,职业经理人我相信肯定是有理想有抱负有担当的,这个上面也会得到极大精神满足跟愉悦,所以我想说不管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对于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应该具有比较强的吸引力。

  第三,还想说一下就是政策的引导跟利益的迁移。现在我们国家的企业所有制形态比较多,包括国有、民营等等各种形态当中,据我的了解,比如说国有企业,应该讲是求贤若渴,当然我们在座的各位可能提出一些不同的意见跟看法。

  目前我们的国内的很多企业包括国企包括民营企业,薪酬水平现在应该说和外资合资企业差距在缩小。所以,从物质利益上牵引也会达到这个效果。人才的流动是必然的,但是流向可以看出来一些价值的导向还有一些人才的发展的方向。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马龙 SF061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