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由华夏时报社和北京大学中国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共同举办2014中国上市公司风险管理高峰论坛,于7月19日在北大博雅国际酒店举行。本届论坛主题:颠覆时代的大风险思维。上图为中国建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庄乾志。
以下是文字实录:
庄乾志:刚才他们三个人都是利益中人,都是和资本市场非常相关的,或者做PE,或者做二级市场投资,或者做证券公司高管的工作,我是相对已经简单,在一个连监管都监管不着的公司里做一个董事长,所以我发言是相对站在隔岸观火的角色。二十多年的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像审批、批准、核准、备案,都是从权利的角度来强,对被监管和被管理对象的概念的界定,从咱们简单看一个概念角度来讲,好象是审核或者核准比审批要进一步,注册或者备案又比核准和审核要进一步,这就是从咱们字面的意思理解。所以我个人如果将来我们企业准备进入中国资本市场,无论在一板、二板还是三板上的话,我还是希望有一个相对宽松的市场环境,所以我是非常欢迎注册制的。
注册制实际上它代表的是什么呢?代表的是中国资本市场市场化的方向,对于中国资本市场二十多年的时间,从开始小平说的,不行关了就试了,因为不放心,所以层层审批,到后来说不能老这样,国家都是市场化的,咱们过渡一下,先审核,结果审核管得太多太细,后来就注册制,注册制也是代表中国资本市场向着完全市场化发展的方向,所以当去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来讨论的时候,很多人又说不放心,中国资本市场比较特殊,中国资本市场监管或者法治有很多问题,当然都有道理,但是我觉得这个大的方向,咱们一定是要肯定的,注册制肯定是一个方向,推进的节奏可能节奏不一样,但是方向是比较认可的。在方向认可的基础上,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我们来看一下注册制真正大家担心的是什么,我觉得大家担心的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看国外的情况,国外有的国家人家也不搞注册制,有的国家是搞注册制,有的也搞核准和审核,市场化程度非常高的国家,也是搞的审核或者注册制核准,中国为什么非得搞注册制才是方向呢,我理解这个事情,不是在基本概念本身,而应该在名称之外,找更深层次的原因。所以我觉得一些制度设计的时候,表面上看的一些东西,真正操作起来,可能关键在细节,关键是制度设计和制度配套上,细节的问题,或者相关配套的东西到不到位,实际上这个东西一定角度来讲,并不是注册制本身所考核的东西,是一个与之相关的制度问题,就像咱们有时候谈市场的时候,中国不能搞完全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一个法治的市场经济,如果没有很好的法治体系或者法律体系加上法律执行,肯定市场经济是没法搞的,为什么中国搞资本市场?因为中国的间接融资是相对过去垄断很厉害的,现在逐步放开了一些,但是总体上还是偏垄断的市场。资本市场一定角度来讲,应该是偏市场的市场,但是二十多年来,还离偏资本的市场差距还比较大,所以像注册制转变过程中,真正制约注册制,将来如果实施过来,出问题或者是达不到预期大家理想的效果,可能还是相关市场配套机制的问题。
比如第一个是监管的问题,监管可能有监管机构的作用,也包括将来交易所在里面发挥的作用。监管部门作为信息披露也罢,作为证券其他方面的监管也罢,监管部门真正能够作为偏市场化的资本市场监管者,它的行为模式能不能转变,因为我在证券公司做过公司副总裁和高管,知道和监管部门之间的博弈关系,监管部门的角色能不能转变,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像交易所咱们中国的会员制交易所,咱们可以理解为跟事业单位差不多,它的模式是不是进入市场化交易所的体制,十几年之前我们老看国外的交易所经常合并,而且是跨国的,不同国家的交易所实现的合并,为什么要实现合并呢?我觉得国外的交易所市场机制设计是和咱们不一样的,公司制也罢,会员制也罢,设计得都非常好,我记得当时咱们做上市公司的兼并收购,跑到交易所里面,不要说见交易所的大领导,见交易所里面非常小的审核我们技术小的干部,即使约到之后,给我们的脸色都很难看。所以我觉得这个是行为主体,将来交易所在注册制里面将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包括市场化以后,还有一些自律性组织,还有券商在里面代企业上市角色的变化,能不能对得上“注册制”这三个字,这是改革能不能成功非常关键的地方。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