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鹏:监管转型要立足于公司风险管理

2014年07月19日 12:36  新浪财经  收藏本文     
由华夏时报社和北京大学中国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共同举办2014中国上市公司风险管理高峰论坛,于7月19日在北大博雅国际酒店举行。本届论坛主题:颠覆时代的大风险思维。上图为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监管一部副总监范志鹏。(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刘海伟 摄)   由华夏时报社和北京大学中国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共同举办2014中国上市公司风险管理高峰论坛,于7月19日在北大博雅国际酒店举行。本届论坛主题:颠覆时代的大风险思维。上图为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监管一部副总监范志鹏。(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刘海伟 摄)

  新浪财经讯 由华夏时报社和北京大学中国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共同举办2014中国上市公司风险管理高峰论坛,于7月19日在北大博雅国际酒店举行。本届论坛主题:颠覆时代的大风险思维。上图为上海证券交易所[微博]公司监管一部副总监范志鹏。

  以下是文字实录:

  范志鹏:首先很荣幸有这样的机会,向各位老师学习,作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一线的工作者,也很高兴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一些观察和感悟。说到风险,前面很多老师都提到了注册制,提到了信息披露,我所在的上市公司监管部,主要职责就是负责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所以我想围绕这一点,跟大家讲几点具体我的想法。最近我和很多董秘聊天,大家说压力很大,我说我的压力也很大,大家会心一笑,他们的压力大反映在什么方面,就是如何在市场发展当中抓住自身的机遇,同时风险可控,这个要求很高。

  对于我而言,我的感悟就是转型。刚才新三板(隋总)讲了他们的尝试,我们在过去这两年里也做了相当大的转型。回顾整个证券市场,其实二十多年的历史,可以大概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90年到2001年,为什么说是2001年呢?因为2001年有两个标志性事件,银广夏和蓝田。这个阶段的很多规则是监管机构和上市公司共同推动的。比如我们的年报规则等。我们有一个形象的比喻,那个时候我们是和公司手牵手,肩并肩往前走,到了01年后,进入第二个阶段,两家公司严重造假被揭发,投资者有很多质疑,这种情况下,监管机构进行了一次转型,就是监管关口前移,信息披露监管前移,监管范围也拓宽到公司治理,大量规则都是在这个阶段得到迅速的完善和建立,我们重大的制度法规都是在这个阶段出现的。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2013年。2013年又有一个变化,这个变化着伴随国家整体层面的改革深化发生的。

  具体到上市公司监管方面,肖主席提出六个转变,交易所我们自己提出要建设市场服务型,投资者友好型的市场,怎么理解这句话,在信息披露上,就要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坚持以信息披露为中心,阳光监管,同时在监管方式上从事前向事中、事后转,以问题为导向。大家其实从很多的政策规定背后观察到这个转变。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信息披露直通车,现在沪市所有公司都实施了信息披露直通车,我们上半年900多家公司,发了2.5份公告,有2万份公告不用经过交易所事前审核,只要公司董秘点确认,这个信息在收盘后三分钟以内向市场发布,等市场看到了,我们开始进入事后审核阶段。于是就有公司开始借助这个机会,发布各种各样他想说的话,因为他获得了便利条件,他有这种资源,前不久就出现一个创兴资源,媒体说是史上最吐槽公告,在里面做了很多情绪化宣泄,这样的行为并不合规,更不够谨慎,但我们是通过事后的方式来解决的。

  如果在以前,事前审核中我们可能就把它拿下了,不让他登了,现在不是这样了。具体到公司风险,提醒大家关注监管转型对风险的影响,我个人总结现在有三个问题,一个是信息披露的有效性,或者说是站在投资者角度讲信息披露有效性不够。我跟投资者调研,大家反映突出的两个问题,一个是有的公告看不懂,第二是没有用。什么叫看不懂?各种各样的术语很多,比如矿业公司,前段市场很热,你说经济储量是第一,他说我别的是第一,没有可比性。第二你去翻年报,不少公的管理层分析都是说受国家宏观经济放缓影响,公司行业面临激烈竞争,然后我们克服了多少多少困难,没有任何对投资决策有用的判断公司价值的信息出来。第二个是及时性。互联网飞速发展,信息传播快,公司的信息搜集本身就有难度,如何快速反应。我们交易所也在做快速反应,总结了“六有”,舆情有关注,股价有反映,市场有投诉,业绩有变化,诚信有误点,监管有怀疑。凡是出现“六有”我们就立即采取措施。

  最后是要有准确性。中国的文字非常优美,看一篇散文大家浮想联翩,可是如果你把浮想联翩放在公告里感受下,优质资产合适时机注入,看上去很美,无法落地,无法监督。

文章关键词: 金盾奖上市公司风险管理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核载53人客车与货车在湖南相撞爆炸
  • 体育男篮亚洲杯国奥无缘决赛 拉姆退出德国队
  • 娱乐周迅高圣远启程新婚蜜月 机场恩爱自拍
  • 财经呼市取消限购因面临崩盘:房企拿豪车抵债
  • 科技诺基亚遭裁员万人 北京研发中心受波及
  • 博客陶短房:马航客机坠毁应该知道的8个要点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91名大学生抄袭获0分 两人抄小学生范文
  • 华生:农地农房入市的陷阱与跨越
  • 冉学东:IPO政策不改变要出大事
  • 刘杉:立军令状透露政府无奈心态
  • 谢百三:打新吸纳资金将致下周大跌
  • 钮文新:谁来制止国债回购“闹月惊”
  • 叶檀:防止混合所有制成权贵大餐
  • 慕容小散:乐视留洋未成 后院失火
  • 易宪容:救楼市将把购房者推入火坑
  • 彦纬:从周迅大婚看企业IPO
  • 一只花蛤:不容易寻找的10倍速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