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晋平: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货物大通关

2014年07月19日 10:58  新浪财经  收藏本文     
“丝绸之路经济带(兰州新区)发展高层论坛”于2014年7月19日在兰州召开。上图为国研中心外经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丝绸之路经济带(兰州新区)发展高层论坛”于2014年7月19日在兰州召开。上图为国研中心外经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丝绸之路经济带(兰州新区)发展高层论坛”于2014年7月19日在兰州召开。国研中心外经研究部部长赵晋平称,应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货物大通关。

  赵晋平在演讲中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国际合作需要找到四个着力点,一、努力构筑东中西部联动发展新模式,要通过资源整合的方式抱成团,连成线共同谋求发展。二、打造连接南北东西的国际大通道。三、打造贸易投资合作和开放新平台。四、推动加快促进国内产业布局优化调整。

  赵晋平特别强调,要推进内陆和沿边地区的开放,贯通经济大走廊,其中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都需要新举措。其以珠三角、长三角举例称,珠三角和长三角实现了通关一体化,这对于货物贸易往来非常便利,“如果我们能够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的沿线城市之间实现大通关,那么货物在通过这个沿线的时候不会再增加新的通关成本,这对于促进这个沿线地区的流通、商贸和对外贸易会发挥重要的作用,这是需要相关城市之间加强合作来实现的”。

  以下为演讲实录:

  赵晋平:谢谢侯部长,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问题,虽然总书记提出这个重大构想还不到一年的时间,但是确实是在国内外引起了高度的关注和广泛的影响。前一段时间我也先后多次到国际上参加产业研讨会,那么也参与了在国内,包括人民日报社一些重要机构所举办的有关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研讨会。那么这些会议都表现出了对一带一路建设的高度关注,特别从国际层面来看,他们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区域合作,促进区域经济稳定和繁荣寄予了厚望。

  在国际合作层面,实际上最关键的问题是要寻找切入点。我们知道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它涉及到的国家、人口、经济总量是非常巨大的,那么如何使它有实在的推动,真正取得实在的效果,我们必须寻找一个好的切入点。那么这个切入点是什么呢?我们认为,从当前来看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合作,最重要的一个切入点就是促进相互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合作。那么这是符合各方的共同利益,不但中国需要“走出去”,向西开放的方式加强和相关国家的贸易投资的合作,那么从相关国家本身来说,它也希望借助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吸引更多的资源和贸易,以此带动本国的发展和就业问题,所以要找到共同的利益结合点。

  汪洋副总理一再强调,我们所说的丝绸之路建设的切入点就是要通过找到贸易和投资合作的有效促进,来推动这样伟大的梦想逐步实现。

  那么从目前国际合作的层面来看,我们主要强调四个方面的观点。首先第一个,从目前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区域的层面来看,加强合作的条件基本成熟,比如说在这个区域内,包括中国、俄罗斯和中亚国家,已经有了像上海合作组织这样全方面的合作机制,它表明各国之间有着加强相互之间合作,甚至是全面合作的愿望。那么另外,像这些国家之间,俄罗斯、白俄罗斯等一些国家也在试图建立促进区域经济的合作。

  第二个,中国和俄罗斯作为重要的国家,正在成长为世界经济的引擎,中亚国家在接近10年的时间5个国家平均增长速度都是高于世界增长水平的,这表明它会成为一个活跃的机遇,为加强合作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第三个,中国和其他地区之间的贸易合作具备了一些基础,比如中亚五国之间的双边贸易,中亚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年均增长速度在30%左右,这表明了在这个区域内贸易和投资合作强大的发展动力。

  第四个方面,在这个区域内有了很多合作、对话、协商,甚至是一些机制,为未来的合作创造了一些有利的条件。比如交通合作、能源合作等等,这会为将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一些基础保证。目前,像渝新欧的铁路专列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协调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政策沟通是明显不足的,类似这样的问题是需要下一步国家合作来解决的,我想这是我们所看到的一些问题,以及我们需要采取的一些相应对策。作为国内来说,我们重点应该选择什么呢?我觉得重点应该是找到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或者说我们应该找到主要的着力点,我主要想讲四个方面的观点。

  首先先把我的判断和结论向大家作一个汇报。

  第一,国内段第一个建设的着力点是什么呢?努力构筑东中西部联动发展新模式,要通过资源整合的方式抱成团,连成线共同谋求发展。现在西部一些产业基础比较薄弱,这恰恰是沿海地区具备的优势,那么实现了联动发展的新模式,那就有助于提升整个内陆地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化水平,这是重要的一个着力点。

  第二个着力点是连接南北东西国际大通道。要推进内陆和沿边地区的开放,贯通经济大走廊,其中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都需要这样的新举措。比如说就这一点而言,有两件事是我们可以做的,目前在珠三角、长三角实现了通关一体化,这对于货物贸易往来有一个条件,如果我们能够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的沿线城市之间实现大通关,那么货物在通过这个沿线的时候不会再增加新的通关成本,这对于促进这个沿线地区的流通、商贸和对外贸易会发挥重要的作用,这是需要相关城市之间加强合作来实现的。虽然我们现在不具备海上港口的条件,但是新的模式给我们提供了机会。像天津港有无水港,只要在当地城市办理相应的港口业务,通过保税的方式直接运到港口就可以上船,然后出口到别的国家,这是港口业务战略性的延伸。

  第三个着力点就是打造贸易投资合作和开放新平台。像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就是一个新平台,它会为各国的企业提供贸易便利化、投资便利化,甚至是自由化,同时为这些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这些新平台的建设是我们所强调的着力点,这是需要我们去关注的方面。

  第四个着力点在于推动加快促进国内产业布局优化调整。我们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这样一个贯穿东中西部的载体,去进行新的产业布局和调整,让更多的产业转移到延边地区,既可以利用劳动力相对低廉的条件,同时也可以拉近相关国家的距离,我想这也是一个切入点。

  下面我结合一些资料对这些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阐述。我们知道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最核心的指导思想是三中全会的决定,这其中提出了长远目标,有三大任务。第一个任务是放宽投资准入。第二大任务就是去营造高水平自由贸易区网络。第三个大任务就是全方位的开放,特别是推进内陆延边地区的开放,建立国际大走廊和大通道,我想这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核心的指导思想。

  我们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离不开东中西部的发展,欧亚大陆桥作为一个纽带和载体,它是整个贯穿东西,通过铁路连接南北的重要国际大通道载体,那么这个大通道恐怕紧紧依靠东部是难以得到发展,所以要从政策上、体制上连接起来。

  第二个我们刚才讲到国际大通道也是如此,你要使得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通道要顺畅,目前来看还存在不少问题,相互之间的配合远远不够,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没有达到完善的地步。虽然我们有一个“带”的概念,但是这个“带”是由很多点联结在一起的,如果不能够连接在一起它的价值和作用是有限的,如果我们用一种合作的方式把它连接成为璀璨的珍珠,那它就是一串价值连城的项链。包括我们在兰州新区建设中,始终要强调与更多的地区,以及各个区域之间的合作和沟通,真正实现资源的共享和资源的整合。在这方面很多城市已经提出了自身的设想,我觉得这些积极性我们应该保护,并且通过统筹规划的方式推进。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我们对外开放的建设一直延续到现在,类似保税区等等这样的平台,虽然它有开放优势,但还是有所不足,上海实验保税区不仅仅是对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要进行先行先试,更重要是要把特殊经济区域打造成为真正国际合作的平台,跨国公司可以自由进出,并且在这个区域内得到发展,国内企业也同样有这样的机会,这和我们以前所说的综合保税框架之下无法实现的。另外,我们对上海试验区的半年作出评估的时候可以看到它带来的积极性影响,挂牌仅仅半年时间,在里面注册的企业达到了7462家,这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企业对于这种平台是认可的,既然企业认可,这说明它是适应企业未来国际化发展的需要,不仅是国内企业,也包括跨国企业。

  我们需要对国内产业布局进行一些规划和重新调整,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说我们看一下最近几年中国出口的增长速度,我们会发现这个趋势上是递减的,我们由高速出口额增长转为低速出口额增长。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的问题是什么呢?很多企业反映制约出口增长的约束,比如来自人民币升值,比如来自贸易壁垒等等,这不是短期的因素,而是长期因素的积累。我们来看一个资料(投影屏幕显示),这是一个日本机构在2013年对亚洲国家进行的公司员工月平均工资调查,如果按照过去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对外贸易的结构,那显然会面临结构调整的压力,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人民币在2005年以来,它经历了持续的升值过程。我们简单拿2014年4月份和2011年4月份相比,我们综合实际有效汇率人民币增长了16%,那竞争对手恰恰是下降了,日本下降了21%,印度和巴西下降了14%,土耳其下降了18%,这意味着其他产品在不发生变化的条件下,你的费率是上升的,而其他国家是下降的,这说明目前出口面临的最大挑战。

  通过一个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东部沿海地区存在什么情况呢?它发展对外贸易要出口,出口是作为一个行业的重要指标,越是出口依存度比较高的,那流动资产的比例、应收债款的比例反而是比较高的,这说明现在出口作为实体企业来说,它面临的资金压力要很大。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有很多企业通过产业转移的方式,比如转到东南亚,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化解由于劳动力成本和其他成本上升带来的影响。我前一段时间去广西作了调研,广西的同志就说有相当进入越南的中资企业希望在跨境合作区内安营扎寨,因为这样是安全的,可以面对市场提高经济份额。事实上,我们甘肃省也是一个延边省份,面临着产业布局重新调整的局面,这也是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以上就是结合兰州新区的实际情况讲的一些观点,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文章关键词: 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兰州新区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核载53人客车与货车在湖南相撞爆炸
  • 体育男篮亚洲杯国奥无缘决赛 拉姆退出德国队
  • 娱乐周迅高圣远启程新婚蜜月 机场恩爱自拍
  • 财经呼市取消限购因面临崩盘:房企拿豪车抵债
  • 科技诺基亚遭裁员万人 北京研发中心受波及
  • 博客陶短房:马航客机坠毁应该知道的8个要点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一位农村考生被高校录取的惊险历程
  • 华生:农地农房入市的陷阱与跨越
  • 冉学东:IPO政策不改变要出大事
  • 刘杉:立军令状透露政府无奈心态
  • 谢百三:打新吸纳资金将致下周大跌
  • 钮文新:谁来制止国债回购“闹月惊”
  • 叶檀:防止混合所有制成权贵大餐
  • 慕容小散:乐视留洋未成 后院失火
  • 易宪容:救楼市将把购房者推入火坑
  • 彦纬:从周迅大婚看企业IPO
  • 一只花蛤:不容易寻找的10倍速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