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田勇:银行业会成为财富管理的主流性行业

2014年07月08日 16:44  新浪财经  收藏本文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郭田勇:银行业会成为财富管理的主流性行业  由新浪财经主办的“2014年银行业发展论坛暨第二届银行业评选颁奖”盛典在北京金融街威斯汀酒店举办。上图为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7月8日消息,由新浪财经主办的“2014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暨第二届银行综合评选”颁奖盛典在北京金融街威斯汀酒店举办。本届论坛以“未来银行之路·变革与回归”为主题,并围绕金融业相关热点话题展开议题讨论。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在会上表示,银行业有客户、信用等方面优势,将成为财富管理的主流行业。

  以下是郭田勇讲话实录:

  郭田勇:接着这个话题说,你们搞的第一届银行业发展论坛,这个题目确实跟我们这个报告有关系,因为我们去年做的“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你们论坛和我们的报告同时出的。我记得我们去年的“银行业发展报告”上,针对银行业发展讲的四化,新型城镇化、利率市场化、融资多元化、金融科技化,为未来面临这种四化的挑战怎么来应对提供了意见,去年这个报告做的还是非常好的,我自己觉得是比较好的。

  今年新浪说你们再搞一个报告,就像我们2012年做的“私人银行报告”,2013年就不能再做了,因为观点提完了脑子想不出来那么多东西了,不能说再讲几化跟去年不一样,比较难了。第二,我们也不像中国银行业协会这些机构似的,有上百号人可以每年搞报告,我们人数比较少,我们只能突出重点。我们现在告诉大家,上半年搞了一个“第三方支付报告”,刚才应总提到了大数据,我们正在做一个“大数据与商业银行业务基本营销”这么一个报告,“银行报告”我们今年不再搞了,但是我们去年提的观点,包括今天上午嘉宾谈讲的很多内容跟我们去年其实讨论的还是比较相似的。

  接着这个话题我讲一下,我们今天是财富管理这个话题,刚才光大张总把这个数据讲的很详细,大概我们社会中总的财富管理,各类机构财富管理资产总量大概有40万亿,而且我也注意到我们银行理财在其中是第一大户,大概13万多亿。但是我也看到美国,美国大概也是有40多万亿,但是他是美元,40多万亿美元,这个量可能比我们还是要高得多的,我们恐怕随着我们经济的继续往下推进,我们经济增长继续推进,当然这个推进,我记得我那年做“私人银行报告”里讲,这个推进有两个因素,一个是经济增长速度高,跟社会财富增长有正相关的关系,第二,中国还有一个问题,经济增长速度高收入分配差距又在不断增大,这样使得高净值客户的增长速度比境外就要快,我们这么分析可能未来中国整个财富管理行业,从客户角度出发,我们财富增长的空间还是相当大的,我想我们对这个行业要有信心。

  第二,财富管理虽然处在一个军阀混战群龙治水,这么多机构都在这里面,但是我相信银行业可以成为财富管理中的一个有竞争力的一个主流性行业,我是相信的,在中国现有情况下。虽然刚才讲,信托、券商、保险公司、基金、私募、第三方理财,各类机构都在里边做,但是我相信银行业在里边是有他的竞争力的,因为什么呢?我想几个原因吧:

  第一,银行业有着广泛的客户基础,这点是非常重要的。这个客户基础有两类,一是存款,二是我放款的客户,存款客户就容易转化为买我的产品的所谓财富管理客户,贷款客户就容易使得我的财富管理找到出口向外投,潜在的转化空间是非常大的。

  第二,银行的信用水平是非常高的,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现在你保险公司券商去拉钱不太好拉的,我们一说银行的,百姓有钱人对我们是比较放心的,特别是对于很多中低收入者来讲,直到现在,我刚从家里回来,我昨天从山东回来,我妈妈将要80岁了,现在买银行理财产品,她一直把银行理财产品当作更高收益的一种存款,她认为是存款,只是收益高一点。我想,中国很多这种中低收入客户就是这么认为的,这个要注意到,是我们银行理财产品得以做大,跟这种客户客户基础,特别是跟我们银行的客户信用度关联是非常大的。

  第三,我认为在理财产品中,银行业作为一种非标的理财产品是有他的独特优势的,因为我们知道非标类产品是从客户把钱直接投到这个企业里去,大家刚才讲,所谓进行了预期收益率管理还是进行净值管理,这里面为什么?银行理财产品我想进行预期收益率管理的比较多,因为非标类产品,我们经营公司也是这样,你把钱投进去的时候,一定谈的是,我给你一年你给我多少收益,跟放贷款一样,谈的就是固定收益,当然这边就可以给客户固定收益了,所以这块是银行应该说是非常有竞争力的一块。

  当然非标产品,尽管有发文控制他的总量,后来银行又搞了所谓表外的同业务进行了替代,但是我们注意到,现在银监会也在推出银行的一些叫做债权投资类的,其实这种产品去年年底开始试点,这里面背后也是未来期望的,通过这种试点未来把这个非标产品标准化,当然会使银行这块空间会非常大,所以我讲银行业我相信未来有可能作为财富管理的主渠道。

  第三点,我希望、我认为我们财富管理未来一定要打破刚性兑付这种理念,这个理念一定要打破,这是什么意思呢?其实我刚才上面听几位嘉宾发言,有嘉宾谈到,说我们要像管理表内资产一样我们重视表外资产的管理,潜台词就是讲,我们银行做这类产品对风险也是高度重视的,这个是对的,打破刚性兑付并不以为着你可以不重视风险,风险的前端一定要重视,我做这个产品,我往这个项目中投,我对这个风险一定要高度重视,因为我这边是帮着人家打理财产,我当然不能说把钱给赔掉了,对风险一定要重视。但是刚性对付我想什么,我们在后端上,一旦这个东西投这个项目真出问题了,不能采取一些拆东墙补西墙隐瞒风险的一些方式来进行抵补,这个问题比如说,我举个例子,像我们中诚信托跟私人银行做的那笔产品我是有不同看法的,因为最后不管哪家机构把盘接了,我只问你,你私人银行把钱投到那个项目中去了,那个企业到底样,能不能还钱,这是核心的,如果那个企业没有现金流,那个企业倒了,那么这笔钱就不应该给你的私人银行客户还,你不要采取所谓第三方为了掩盖过去,这个是有问题的。

  我们所谓非标的也好,或者我们这种财富管理就是要实现管理的单笔资产跟你项目要实现一一对应,项目出问题这边就应该出问题,这点是我们强调的,因为大家知道前段时间央行[微博]发的一个报告谈到有一个问题,谈到由于刚性兑付的存贷,使得社会上无风险利率水平被大大抬升,其实这也是我们克强总理讲,为什么现在企业融资难,央行报告天然就要想,因为你搞刚性兑付,本来社会上无风险利率应该只有百分之三四,你这里弄到百分之六七八了,当然企业下游融资成本也会推上去了,所以我们想打破刚性兑付非常重要。

  包括那次开会我曾经讲一个观点,我说你给信托客户8%、9%的规定,又搞保护基金让他不要出问题,而信托产品又超过100万才让买,我说你在社会公正上都要出问题的,凭什么说有钱人拿100万买信托能获得8%的收益,我作为一个屌丝几万块钱我只能把钱存到银行去拿到3%的收益,都是刚性兑付,因为都是刚性兑付嘛。所以我们讲,除了银行存款之外,这个是要刚性兑付的,这个国际、国内都是一样的,因为你不还银行倒闭,其他的各类财富管理产品,无论是银行理财还是信托之类的,都要打破刚性兑付,这点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未来我相信这么做我们才能够使得我们金融秩序真正从馄钝走向有序,把社会融资产品真正给它降下来。

  最后一点,我说银行财富管理,我希望我们不但有财富管理之名,更有财富管理之实,我意思说什么呢?虽然刚才应总也讲的我们银行做的私人银行,既做投资服务,又做一些增值类的服务,给客户各种服务都能跟得上,但是从整个银行财富管理来看,我们感觉真正站在以客户为出发,为客户量身订做、量体裁衣,帮他去进行这种财富管理我们做的还不太够。

  好比刚才蔡行长讲,去到医院看病一样,我们银行能做到说,针对不同的病人给你开不同的方吗,我们恐怕这块很大程度上财富管理还处在萝卜快了不洗泥,一个产品哗啦一下就向外推,我也曾经讲过,我说就像我们银行喜欢做大企业不愿意做中小企业,是因为有肉吃的时候谁也不愿意吃骨头一样,当肉没有了吃骨头也会香。现在财富管理也有这个问题,整个社会资金需求比较大,中国为什么财富管理规模发展这么大,就是由于社会中融资缺口大,而有体制内的这块资源抵补不上缺口,所以形成了财富管理这个行业来弥补融资缺口。所以我们很多财富管理行为都是想的就是帮助企业进行的一种融资行为,我首先考虑帮助你企业募集到钱,很难形成以客户为主导的市场,跟我们财富管理发展的中国特色是有关的。

  我希望我们未来随着市场发展不断的成熟,我们的各类财富管理机构,特别我们的银行业能越来越重视给你提供资金的客户,真正站在他们角度上为他们来量身打造产品,而不能把财富管理仅仅做成一种融资规矩,这点我想是非常重要的。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海南副省长谭力被查 赈灾中曾微笑(图)
  • 体育皇马传奇球星迪斯蒂法诺去世 享年88岁
  • 娱乐赵薇发美照撇吸毒传言 王菲方严正否认
  • 财经 人民日报:养老金巨亏说法很片面
  • 科技舌尖上的硅谷:谷歌食堂全球最牛
  • 博客给陈光标发世界首善证书的组织揭秘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女辅导员与在校男大学生隐婚 放弃留校
  • 李光斗:谁是商业世界杯的赢家
  • 钮文新:金融倒爷带给中国金融大麻烦
  • 金岩石:A股未来三年必有牛市
  • 朱大鸣:房价难免天价茅台腰斩命运
  • 曹中铭:大量绩差公司将会被扫地出门
  • 冉学东:中国低端制造业转型无望
  • 李佐军:我国居民为何不敢消费
  • 张炎夏:别指望会发生美式次贷危机
  • 石麒麟:对投资核爆效应的思考
  • 叶檀:证监会退市制度大方向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