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山:城镇化让农民分享增值收益

2014年07月06日 11:31  新浪财经  收藏本文     
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晓山。(图片来源:章轲 摄) 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晓山。(图片来源:章轲 摄)

  新浪财经讯 “第3届中国新型城镇化峰会”于2014年7月5日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研究院张晓山出席并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

  张晓山:非常荣幸,第一次参加发展中国论坛。但是我跟景新教授是老朋友了,景新老师的指示我一定照办。把巴中这个报告给我发过来了,拜读了学习了。我对巴中这个报告做一个点评,但是今天听了上午实际部门的,巴中等包括这么多大牌专家的演讲,刚才景新教授说可以放开一点,可以多点评一点,最后我是重点肯定是对巴中说一点我自己的体会,然后对其他的也是听了之后有一些感受。

  实际上我们讲新型城镇化,但是我原来写过文章,我想是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到新型城镇化,实际这个脉络是很清楚的。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好,新型社区建设也好,新型城镇化也好,最后焦点关注点就是农民这块地,就是农民的土地问题。这里面的问题,我想也是恐怕要围绕这个来作文章。

  我记得前年我们到河南去做新型社区建设的调查,那是九三学社韩启德带着我们去,老党也去了。后来看完之后,最后有一个座谈会,请河南做汇报,座谈会韩主席说你们放开讲。讲的过程中,韩主席问他们,你们整个社区建设,你们最后的愿景是什么?后来他们没有很好的体会首长的意图,也没有说得很清楚。后来到我发言,我说这个愿景我有这么一种设想,我说这是我个人一种设想,理论上讲。因为现在你做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地方领导最愿意、最热衷的方式是多村合并。为什么呢?多村合并之后,把人集中,然后这个宅基地复垦,复垦之后,增减挂钩,占补平衡,这个指标就能出来。所以往往这块增值收益最大,土地财政、土地金融这块是利润最大的一块。如果说这么做的话,我们现在60万个行政村,三百多万个自然村,六亿农民,现在每个行政村一千人,如果说按照现在布局的话,社区中心最小有五千人比较合理,60来万村最后合并到十多万个农村社区就够了,可能更多的话就更少。意味着有五十来万个农村行政村就要消灭了,几亿农民就住在十来万个楼房,周围是复垦的农田,建设用地指标增减挂钩,占补平衡,到城郊去开发了,这是一种愿景,最后中国效果图,平常领导下去,到底下参观,摆一个效果图,这就是我憧憬的效果图。这是从规划,从资源优化配置,从经济的角度,无疑是很说得过去,而且能够带来很多好处。包括集中治理污染,包括农民集中居住,包括节约集约优化利用土地,前几天国土资源部出了一个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规定,我看电视台有一个广告,广告就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原来地这样,弄一个楼,就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了,这都是从资源优化配置角度,节约利用资源角度都是很好的。

  但是有一个问题,像这样的大规模的村庄整治,它本身是触动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结构一种历史性的变革,而且是农村空间布局的重新调整。如果说的大点,是农村山河的再造,这是比我们联产承包责任制,比这些更要大的一个变动,而触及到农村的方方面面,这是再造中国的一个情况。这样的话,意味着它不仅仅是一个资源配置的问题,它是整个涉及到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大问题,而这个问题的过程,像这样的历史性变革,它带来的优越性、好处是什么?它会造成的问题是什么?这恐怕要做一个分析。

  刚才李教授讲的很多问题,咱们坦率的讲,李教授一开始讲话,党校的教授,讲的很规矩,但听到后来,我觉得李教授讲话就印证了我们现在老说的一句话,现在党校越来越像社科院,社科院越来越像党校。李教授后来的发言,讲到一些比较尖锐的论断,实际上印证了我现在这句话,有些确实我有同感。如果五十多万村庄消失,你的产权确权,组织的发育要重新考虑了。我们乡村治理结构,过去形成一整套正式的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安排恐怕都要打乱了。河南要打破所有宗族的居住习惯,老党的话就是主张这样比较好,但是我跟他的观点不太一样。这方面的问题必须要慎重,我认为必须是渐进的,而且不可操之过急。这方面为什么到目前地方对这些那么热衷?关键是这块土地的增值收益,关键是我们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益带来几万亿的资本,吃饭靠财政,发展靠卖地,这个是根本的,带动了我们所有的动力。红宇司长讲,我们经济发展的主动力是城镇化,但是我现在说城镇化现在的主动力是什么呢?是卖地收入,是这么一个问题。

  我是同意刘所长的观点,定指标,下任务,最后必然是出现一种运动式的东西。当然我们现在作为我们执政党,我们讲各方面确确实实考虑到人民的利益,而且很多政策是做的很好的。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几千年我们这种官场政治、皇权政治的弊端。最终指挥棒转,往往会出现我们不希望看到的结果。搞得好,我们说中国山河的重造,搞的不好,是对中国农民剩下这点土地一个最彻底的剥夺,对中国农民资产最后一次再分配,这个地都复垦了,基本上没有念想了。实际把农民的发展权廉价的拍卖了,这是我的一个观点,一个想法。

  另外,对以后乡村到底格局规划怎么样做,恐怕应该是对中国农村农业未来人口结构和农业经营模式,应该有一个基本判断。在未来十几年、几十年内,恐怕中国不可能光出现像欧美那样的大农场,像澳大利亚、加拿大那样的大农场,中国未来长时间内70%-80%的城镇化率也还有几亿农民,我同意老党的,未来中国农村人口一亿,专业农户三千万,我觉得三千万还多,起码你这个不能光考虑专业农户,那七千万怎么办?中国少数专业农户、家庭农场和大量的小规模农户、生存农户并存的情况下,未来农村的格局是什么样,未来农村空间布局和我们整个城镇也好,乡村布局怎么样,农民到底有什么样的需求,是需要上楼还是多元化的能够满足庭院经济的,使他生活能够自给,能够有富裕的情况。像这种格局下,我们不能光考虑这边楼房,这边是专业大户搞点农庄,就像几亿小规模兼业农户他的需求,这部分人往往是农村最弱势的,这一部分人未来的发展问题,怎么能分享到城镇化发展的红利,这是一个问题,这是我讲的一点基本感想。

  我最后来谈谈对巴中这个,我觉得他是讲到了新建、改造、保护三种类型,产村融合,产业先行,今天上午何市长讲了,现代功能,本土风貌,这是我个人是比较支持的。但是巴中有一点,我心里有点担忧,巴中讲城镇化率2013年35%,2020年达到50%,未来每年要有两个百分点,我觉得这是一个渐进的,能做到什么程度是什么程度。关键是追求质量,关键是能不能符合农民的需求,符合农民的最大利益,而不是指标多少。要完成肯定能完成,关键是老百姓能不能真正受益。

  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实际上走到现在,应该说未来就近城镇化,关键问题就是我们怎么样能把外出务工有一部分人能够吸引过来,怎么使留在农村的人能够留得住,能够发展,能够致富,是真正造福于农民的城镇化。一个问题恐怕还是一个就业机会的问题,他有收入,他有就业,这是最根本的。这块巴中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还有工业项目,这是一个。另外像巴中这样的农业GDP还占19%,属于工业化发展的初级阶段,所以还要立足于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扩展农产品全产业链条,我觉得这是一条可行的路径。多一个环节,多一个链条,就多一层就业,这对农民来讲是最现实的。另外发展旅游业,发展休闲观光等等,这是巴中这块我看了之后应该是比较靠谱的。

  另外一个问题,实际上要想留住人,有一个公共服务,两块,一块基础设施,巴中讲了三纵三横等等,另外没有写到环境,有的人说农村的环境优美,但很多农村现在比城市还差,为什么差?污染的企业,污水、粪便,垃圾得不到治理,与我们原来想象的田园风光和这样的农村是有很大的反差。真正使得农村宜居,美丽乡村,这种环境的治理,污水、垃圾、污染企业的治理。还有一个问题,我们真正现在讲的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城乡等值化,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就业机会、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收入水平、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及水平逐渐趋同,这块实际上现在很多外地去打工的不愿意回来,回来也待不住。感到子女教育问题、医疗问题、文化问题,优质的公共资源都在大城市,这边没有。但是你要有这种资源的话,上午蔡主任讲了,资源分布更合理、更优质。另外你要有政府的投资,政府投资这一块,景新教授报告里讲,怎么样政府和社会资本各方面,包括农民自己各方面能够合作共赢,能够建立这样的机制,能够完善公共服务。到目前我看这个材料,实际上这几年从09年-13年,财政总收入增长非常快,40%多,60%多,57%,但是GDP和农民的收入和城市居民收入都是百分之十几,这就是我们国家现在财政收入涨得很快,刘所长你们那边兵精粮足。

  刘尚希:现在不行了。

  张晓山:财政总收入,是不是把卖地收入算进去了,总之这块财政收入增长幅度远远高于GDP和农民的收入,这就说明什么呢?政府拿得多,老百姓收入增长得少,何市长讲得很清楚,80%返还给农村,但这里面是通过什么方式返还,与其你返还,不如你从一开始建立一个合作共赢的,让农民能够分享增值收益的。返还,我来给你,实际上农民不用你给,只要把农民本身应该得到的,他自己能够合理合法享有就可以。政府怎么样在这块更多的让利,更多的吸引社会资本,怎么样保证我们的公共服务,尤其是软件的公共服务能更多的使人留下来。

  最后一个问题,在就地城镇化,尤其往下层的时候,怎么样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做到我们能够在基层,能够从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以及潜规则往往占据支配地位,转为公开公正透明的一种制度安排和制度框架。为什么很多人在北京幸福指数那么低,污染、车堵,为什么呢?北京机会多,而且给你获取机会的条件。尽管北京也有各种关系,但是机会多,我通过竞争还能上去,但是到那些地方,机会少,资源稀缺,怎么办呢?要靠关系,靠爹。但是有很多企业原来在东部,转到中西部之后,还愿意走。为什么?在东部很简单,政府不管你了,让市场来主导,在中西部没有关系你立不住,所以这种情况下,如果说政治体制改革不能深化,不能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公开透明的制度环境的话,恐怕企业待不住,人留不下来,就业解决不了,公共优质资源没有,最终就近城镇化是一个很好的愿景,是一个很好的口号,但是真正落实的话,还是有问题的。这就是我的一些想法,谢谢!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内蒙古驾豪华越野车拍马群者身份曝光
  • 体育世界杯-阿根廷进四强 荷兰点球晋级 视频
  • 娱乐网曝某天后吸毒多名女星躺枪 警方未证实
  • 财经 多地暗中研究放松限购 下半年或潮涌
  • 科技锤子手机7月8日发货:首日备货不足千台
  • 博客不公布“夺刀少年”高考成绩是残棋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大二女生做兼职月入过万 为父母买房
  • 杨德龙:改革主题将贯穿A股下半年
  • 水皮:新股爆炒和IPO新政无关
  • 曹中铭:爆炒新股必将付出代价
  • 易宪容:货币政策新常态面临大风险
  • 张化桥:股市见底需三大现象好转
  • 刘石:北京地铁涨价的神逻辑
  • 陈思进:千万别做最后接棒的那个傻瓜
  • 龚蕾:全球最热的五个股票市场
  • 陈思进:中国房价下跌一半也不会崩盘
  • 钮文新:A股四重底尚缺两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