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胜阻:影子银行是严格管控结果 钱多缺钱并存

2014年07月04日 12:52  新浪财经  收藏本文     
由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与上海金融业联合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外滩国际金融峰会”于7月4日在上海半岛酒店举办。图为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经济学家辜胜阻。(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刘海伟 摄)   由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与上海金融业联合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外滩国际金融峰会”于7月4日在上海半岛酒店举办。图为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经济学家辜胜阻。(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刘海伟 摄)

  新浪财经讯 由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与上海金融业联合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外滩国际金融峰会”于7月4日在上海半岛酒店举办。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经济学家辜胜阻在发言时表示,影子银行是金融严格管控的结果,对正规体系金融有益补充,也会导致很高的风险。调控,管理金融风险面临进退两难,钱多和缺钱并存。产能,过剩产能对于银行来讲是信贷,对于政府来讲是税收,社会来讲是就业,所以去产能也是非常痛苦的。

  辜胜阻表示,现在海外唱衰中国有两个点,一个是房地产市场,一个是地方政府。因为这两个点都会导致中国金融风险的爆发,所以对金融风险要进行科学的识别和研判。

  以下是文字实录:

  辜胜阻:女士们、先生们,我演讲的题目是“当前金融风险与金融改革”。我们知道现在世界上有金融安全、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等问题。2008年,已经爆发了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来讲,当前我们最大的潜在风险是金融风险。如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不能光靠监管,非常重要的是要靠改革。

  现在海外唱衰中国有两个点,一个是房地产市场,一个是地方政府性债务。因为这两点都会导致金融风险的爆发。对金融风险要进行科学的识别和研判。金融风险的释放与爆发与经济运行密切相关,经济上行时风险不易发现,经济下行时要严防风险爆发。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三期叠加”时期,经济增速从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换挡,防范和化解金融领域的各项风险是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当前中国面临的经济转型,不能是无痛转型,有四种阵痛:一个是制造业严重的产能过剩,要去产能化;二是房地产严重的泡沫,要去泡沫化;三是金融要去杠杆化;四是环境要去污染化,这些都会对金融风险造成很大影响。

  看待金融风险要区分长期风险和短期风险,从短期看,当前金融领域的风险点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地方政府性债务、产能过剩等领域形成的银行信用风险和影子银行风险;从中长期看,我国的金融风险点要高度关注企业债务率过高、流动性结构性失衡、社保欠账和跨境资本流动等问题。现阶段流动性管理面临“两难”,一方面流动性总量偏大,企业负债率整体偏高;另一方面中小微企业和实体经济又面临严重的融资贵和融资难,“钱多”和“钱少”并存。

  当前金融领域有五大风险点:一是房地产市场“拐点”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楼市是经济形势最大的变数,也是金融风险集聚最高的领域。楼市一头是投资,一头是消费;一头是金融,一头是实体经济;一头是民生,一头是经济增长;一头是政府、银行、消费者利益,一头是开发企业可持续发展。银监会讲银行业房地产贷款风险可控,因为房贷和开发贷大概占总贷款的20%,但如果你把房地产的抵押加进来可能就接近40%。此外,房地产可能涉及到几十个产业,如果把上游和下游都加起来,这个比重是非常高的。陈志武教授讲中国家庭资产79%在房地产上面,房价下跌会影响家庭资产。

  二是区域性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较为突出。地方政府性债务使“财根”、“地根”、“银根”紧密相连,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相互交织,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则各种风险交叉感染,容易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严重影响我国金融和财政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产能过剩领域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正规银行及影子银行体系大量资金流向产能过剩领域,“去过剩产能”可能形成大量银行不良贷款并影响经济增长速度。一些向银行融资困难的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转向从影子银行体系获取资金,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金融系统面临的潜在风险。

  四是影子银行中的金融风险。影子银行是金融严格管控的结果,是对正规金融体系的补充,但也会引发很高的金融风险。当前的金融风险点也是相互影响的,刚才讲到了很多。实体经济运行风险向金融领域传导,一般会沿两条路径扩散与积累,一个是银行体系,一个是影子银行体系。在我们的金融资产中间,银行资产占90%,企业融资过去80%靠银行的间接融资。现在银行理财规模已经超过十万亿,信托已经超过十万亿。房企在银根紧缩的情况下现在转向影子银行,有很多地方高房价和高利贷紧密连在一起,之所以用高利贷,是因为投资者寄希望于高房价来实现暴利,然后来应对高利贷。在信贷持续收紧的背景下,产能过剩行业和部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也转向从影子银行体系融资,这使得各领域的运行风险向影子银行体系过度集中,影子银行面临的风险不断上升。

  五是流动性错配的结构性风险。金融资源错配,债务风险和融资难并存。一方面我们流动性很多,“水很多”,但另一方面我们的实体经济、小微企业又严重的“干旱”,融资贵、融资难。企业债务导致金融的风险也很高,我国企业债务占GDP的比重在120%到150%之间,超过国际90%的警戒线。

  化解金融风险要标本兼治,全球金融危机深层次原因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失衡,金融与实业严重背离。我们可以看日本,是产业空心化、人口老龄化、房地产泡沫化,日元大幅升值。美国因为实体经济出现大萧条,导致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做得比较好的是德国,德国之所以好,是因为制造业强大。应对当前金融风险有五条措施:一要加大风险排查,规范信息披露,建立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防止各种风险叠加,构建风险缓释机制,定点爆破局部和区域风险,及时化解金融风险隐患。二要推进体制改革和金融监管转型,形成有效的市场风险约束机制,强化预期引导,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和有序打破“刚性兑付”。三要建立房地产调控的长效机制,多渠道化解房地产出现拐点所导致的金融风险。四要“开前门、堵后门、修围墙”,规范地方政府举债,强化政府负债和预算的硬约束,防止财政风险向金融风险转化和蔓延。五要防范因企业融资贵引发的实体经济空心化的潜在风险,构建多层次金融体系,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改变金融背离实体经济的局面,使其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如何看待当前的经济刺激,现在很多省市下半年经济工作都提出来要靠加大投资刺激,有人算了一下大概要十万亿,也有人说我们现在的微刺激和当年的四万亿有什么区别?我觉得有很重要的区别,这个区别是发挥民间投资的作用。要通过新一轮改革来引导第四次创业浪潮,壮大企业家阶层。改革开放30年我们产生了三代企业家,有三次创业浪潮,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要通过深化改革,释放改革红利,引导第四次创业浪潮。

  我最后简单讲一下如何深化金融改革。首先回顾一下经济改革。经济改革首先是市场,有国企、民企、外企,然后推进价格改革。金融改革同样也要使我们的主体多元化,不仅要有国有的银行,而且有外资银行,还要有更多的民营银行,所以这是一样的。我们讲民间资本的鲶鱼效应,不仅在经济领域当中得到体现,有国企、民企、外企,还要在金融领域得到体现。我觉得民营银行最大的效应是经济学里面的鲶鱼效应。我有四条建议:

  一、发展“草根金融”和普惠金融,最典型的是互联网金融。现在我们最大的问题是融资贵,我们的融资成本是国际平均水平的两到三倍。民间融资的利息更高,是国际上的三到四倍。融资贵,如果解决得不好会压垮中国的实体经济。互联网金融现在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要先发展、后规范,但要防止监管过度,要避免一放就乱、一管就死。

  二、大力发展民营中小银行和城市社区银行。金融体系应该门当户对,大银行有大偏好,现在大银行的信贷操作模式很难适应草根经济“小、散、弱、多、缺少抵押物”的特点。为此,必须构建多层次的银行体系,大力发展面向中小微企业的微型金融。

  三、要构建天使投资、风险投资、股权投资为主体的多层次股权投资体系。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股权投资具有要素集成、筛选发现、企业培育、风险分散等功能,通过完善股权投资链体系能够在企业不同成长阶段支持其发展和创新。

  四、完善多层次的正金字塔式资本市场体系,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主板多,中小板少,创业板少,场外交易更少,与企业需求不相适应。金融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这种形态,要让“倒金字塔”变为“正金字塔”。比如,创造更多有利条件以鼓励中小企业通过新三板直接融资;大力发展“四板”和“五板”市场,使具有创新能力的优质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以缓解其融资困局。此外,要规范发展债券市场,让大型企业融资更多转向发行公司债券。

  我的演讲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文章关键词: 外滩国际金融峰会金融峰会民营经济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央视主持人芮成钢被曝为郭振玺密友
  • 体育男篮亚洲杯-国奥逆转胜日本晋级
  • 娱乐周立波否认逛黄网 自称梦想大使被诽谤
  • 财经李克强在中南海和六位企业家聊了什么
  • 科技第一线|特斯拉遭遇充电十字路口
  • 博客蔡澜:香港人上床次数为何全球最低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夫妻新婚半月去援藏 被赞最美老师(图)
  • 官建益:新经济支撑 创业板不会走熊
  • 文显堂:中国房价涨跌要看二线城市
  • 朱大鸣:房价下跌有没有黄金降落伞
  • 波段之子:第二批IPO对A股影响几何?
  • 天天说钱:法俄中为何“围殴”美元
  • 王福重:房价高不能证明中国货币超发
  • 唐钧:以房养老的风险在哪里?
  • 钮文新:中国资本项目开放没准备好
  • 王海滨:房子限购 既然错了就错到底
  • 叶檀:林毅夫张维迎先生之争让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