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创新的顶层设计
——康熙大帝和路易十四带给我们的启示
2014年5月10日,“中国企业家全球游学”英国站的企业家们拜访了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创新一直是企业家们最关心的问题,创新力不足的问题也一直困扰着中国企业界和学者们。一向以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见长的李约瑟研究所前任所长古克礼教授此次向远道而来的中国企业家们讲述了他对于中国创新“顶层设计”的建议。
以下为古克礼先生的发言实录(经过编辑,未经本人审阅):
康熙大帝对学习非常感兴趣,他在历史上是所有君主当中对算数和天文学最了解的,但是他创立的科学机构是以项目为基础的,项目结束了,机构就没有了。而另一位国王路易十四对科学完全不感兴趣,把科学任务委托给个人去做,独立于国王的统治之外,能形成一项永久的工作。
这种非政府管理型的长期的体制能否有利于科技发展?英国在18-19世纪是工业革命的核心时期,那时没有绝对统治权的国王,国王的权力是被议会限制的,如果国王想做什么但议会不同意的话,议会不提供资金,国王就做不了,国王就要对要做的事情进行改良。
18-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以及康熙之后清朝的大部分时间,当时的政府对于科学基本没有什么统治。而伦敦的皇家学会现在仍然是英国最著名的科学学会,它现在仍然是一个独立的组织,它一开始是由一些对科学感兴趣的富有绅士组成的俱乐部。在18-19世纪,很多科学家,比如牛顿做研究的资金不是政府给的,是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给的,他是用自己的钱来独立开展的研究。
对于整个产业而言,所有带来工业革命的决策都是由私人带来的,比如发明蒸汽机的瓦特。瓦特有个私营公司来销售他的蒸汽机,瓦特是个创业家,他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产品,把这个产品出售后获得利润——这就是工业革命背后的动力。
我谈论政府之间的不同——有些政府政策很强劲,有很强的资金和科学技术,有些政府没有资金,各位可能觉得我要批评中国了,有些人也许会说,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投入的资金带来了良好的结果,哪怕是在当代中国之前也是这样。
美国的北美航空署一直都把中国当作一个好例子,请政府为航空探索提供资金,他们经常拿郑和下西洋举例,说中国政府支持本国去探索世界,但是政府决定不探索世界之后就出现了灾难。北美航空拿这个例子请他们的政府提供支持。其实没有一个国家把如何从航空项目赚钱这个大问题解决了。
中国还有一个好例子,就是基础设施的基金是政府给的,而且非常好,特别是在交通运输方面。中国在融资建筑和运营交通运输方面的知识和专长是无可比拟的,正如亚当·斯密也说了基础设施筹资是需要政府来做的,那么政府其实变成了一个更加重要的角色。
私营资本和公司在中国经济社会领域未来的角色是什么呢?2012年世界银行[微博]发布了一个报告《中国2013年打造现代和谐创意社会》,这个报告是和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合作撰写的。报告指出中国还有一个巨大的问题要解决:
邓小平的改革开放三十年发展是非常成功的,这毋庸置疑,但报告指出了中等收入陷阱这个问题,这是让发展中国家非常痛苦的,有些发展中国家几十年都无法摆脱的问题,中等收入陷阱指的是投资率较低,制造业增长放缓、行业多样化有限、劳动力条件变差这四个方面的问题,没有一个国家四个问题都能解决,但这四个只要出现一个,就会给经济增长带来很多阻碍,就会阻碍高创意、高产能、高增值社会的形成。韩国是一个非常好的国家,通过各种政策跳脱了这个陷阱,比如在科学技术战略方面的政策。但是,中国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将却似乎难以避免,看一下“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其中国家投资和增长模式被认为是不可持续的。
所以中国必须做出改变,报告中提出了三个建议:
1、结构性改革。真正利用市场的力量去界定政府的角色,政府要转变自己,更加精益、干净、透明、高效,依法治国;
2、创新并不会通过政府规划得到。政治的直接干预甚至有可能使增长停滞,政府应该关注私营领域的发展;
3、国家在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有可能抑制中国在价值链提升方面的努力。中国的愿景是在2030年成为创新型的高收入社会,将需要市场和私营经济在资源分配决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