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会”于4月8日-11日在海南博鳌举行。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Edmund PHELPS参与了“对话菲尔普斯:新兴市场如何规避中等收入陷阱?”他表示“可以把中国每年2%的GDP增长归功于中国的本土创新。所以为了让中国能够规避中等收入陷阱,中国不是以原来的方式去创新。特别是要进行更大规模的创新,要超过今天的创新规模,中国绝大部分产业都需要创新。”
以下为发言实录:
菲尔普斯:我知道中国有这种担心,因为更高收入国家的收入水平是高于中等收入这条线的。中国必须做哪些工作来努力规避中等收入陷阱呢?显而易见应该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要实施中国已经在做的一些好的基础性的工作,因为这些工作尚未完成。其中有一些要继续让低收入的劳动力向中国中心城市的高岗位迁移,在中心城市当中生产力是更高的。
另外一个要做的工作,是要继续鼓励技术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国的腹地中部地区去转移,因为在这些地区技术还比较落后。先进技术的扩散是促进中国的经济体量增长的重要因素。
第三个工作就是要继续延续西方对中国的技术转移,中国手中目前还没有的这些技术也拿过来,或者目前还有一些技术尚未能够从西方转移过来,要完成这个转移。
这些进程能够把低收入提升到一个更高收入的水平,这样能够让每个人都有更高的收入。但是这些进程在朝更高水平行进的过程当中,就不像过去同样的有效了。但是中国需要从西方得到更多的技术转移,但是西方可以转移给中国的技术资源也在枯竭。刚才我讲的这三个进程的边际效应越来越低,比方说中国广大中西部地区的剩余劳动力也就那么多,中国国内进行先进技术扩散也就那么大的余地,以及西方向中国技术转移剩下的余地也就那么大,很多技术已经转移了。
我觉得主要的一点,也就是美国、韩国、日本,我换一种说法,美、英、德、法他们当年都实现了大幅度本土创新,即使在欧洲,其他的欧洲经济体也只是对于英、法、德来说跟在后面追,或者是在模仿这几个领先的国家。而这些领先的国家不应该仇恨他们,而应该感谢他们,因为他们把所有人的技术水平都提高了。在之后我们看到了韩国和日本脱颖而出,就像法、德两国在八十年前一样。中国是不是已经具有高度创新性了呢?对于这个问题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大相径庭,甚至创新的定义也不一样,有的人认为创新就是创业,有人认为创新就是一个不断去改善的努力,这并不是创新。创新就是要引入新的产品、新的方法,这样新的产品和方法能够成功得到采纳,从而能够改变经济中的一些行为和做法。
如果我们用全要素生产力来看,那中国已经做到了。也就是单位的劳动力和资本的投入能够产生的产出,也就是说单位劳动力加资本的产出全要素生产力,从这个标准来看。在中国令人瞩目的增长当中有一部分是由本土创新来推进的。当然,如果把其他因素也都讲出来的话,也许都能够解释中国的高增长。但是我们可以把中国每年2%的GDP增长归功于中国的本土创新。所以为了让中国能够规避中等收入陷阱,中国不是以原来的方式去创新。特别是要进行更大规模的创新,要超过今天的创新规模,中国绝大部分产业都需要创新,这就是当年英、美,也就是十九世纪上半夜劳动生产率爆炸性增长的绝密。从社会的各个层级,一直到基层,绝大多数产业都进行了创业,中国也要做这样的事情,如果中国要想避开中等收入陷阱的话。
在座有一些人研究过经济学,所以你们可能会有想法,会觉得贸易是不是能够帮助提高收入,起到一个平等、均等化的作用。其实有一些国家技术水平没有那么高,但是他们依旧富有了。我不赞成这种说法,毫无疑问,中国的消费者群体、中国消费者的偏好、劳动者态度是独特的,所以不能够只靠贸易来起到收入提升的作用或者收入平等华的作用。
接下来讨论主持人非常希望听到的话题,也就是中国得做哪些工作来实现大幅度的创新。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