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讨论的环节(实录全文)

2014年03月27日 10:45  新浪财经 微博 收藏本文     
 由创业邦杂志社主办的“创新中国2014春季赛”于3月26日-27日在上海举行。上图为嘉宾图文讨论环节。        由创业邦杂志社主办的“创新中国2014春季赛”于3月26日-27日在上海举行。上图为嘉宾图文讨论环节。   

  新浪财经讯 由创业邦杂志社主办的“创新中国2014春季赛”于3月26日-27日在上海举行。上图为嘉宾图文讨论环节。

  以下为讨论实录:

  今天现场我们也看到两位舞台上漂亮的女士,身上穿着我们创业邦微信二维码的创意的服饰,我想大家现场签到的时候,已经注意到她们了,大家可以扫描二维码,加入到我们创业邦的品牌,现场做个展示。谢谢。

  接下来也是大家今天上午非常关注的一个环节,就是本次的专题讨论的环节,接下来让我们有请创业邦执行主席方浩先生,有请。对话的嘉宾是

  姜皓天  北极光创投董事总经理

  沈劲  高通[微博]公司副总裁

  非常感谢沈总和姜总。在开始之前已经介绍了二位的身份。接下来请二位介绍一下,各位的布局和具体的项目,能不能介绍一下?沈总?

  沈劲:首先介绍一下,高通是全球性的团队,我介绍的案例不局限于我们在中国投资的项目。首先我想介绍一下我们手上正在投资的贝贝(音),目前应该说在穿戴方面,从它的销售量,从它知名度方面,都是名列前茅的。在这家公司的运行过程当中,我们也学习了很多在今天如何做软硬结合或者是说穿戴设备,在早期我们也投过一些,一个智能笔,这个实际上是一个小电脑,前面装了一个小摄象头,把你写的都录进去,以后你要回顾的时候,不像录音笔,以后你要听只能前进或者是后退,这个笔,在老师、律师等这些方面使用非常频繁。获评不错。还有很多的项目,其实我们通过创业邦的平台,我们去年有一个叫神州鹰的,它一开始是软件,后来也有硬件,软硬结合,它是在很多加盟店里面做视频化的管理,老板不要巡店了,通过手机就可以看到店里的情况,这个公司发展不错。当然还要提一下小米,我们也是他们的投资人之一,就是这些例子吧。

  主持人:好的,谢谢沈总,姜总。

  姜皓天:我们现在还没有什么可说的,所以沈总这么可以多了解一下,我们是这么看,我们现在正在关注。这个正在经历一个发展的阶段,我们有自己的看法,我们过去还没有投资过,我们间接投资过一家公司。那是一个做智能硬件的公司,可能在智能领域有一些联系。但是我相信在今年,以后今后的时间,行业的发展开始进入发展期。我们也正在接触一些目标,正在进行操作。

  主持人:好的,谢谢姜总,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是软硬结合的结合点,去年我看过一篇文章,它是以智能家居切入点来介绍软硬结合,它提到软硬结合要有基础设施,第一个是互联网,就是人与人接触。还有一个讲到,就是说人与物、物与物。基础设施要发展。我想请问二位,软硬结合也好,接下来整个生态圈的成熟,还有哪一些环节需要去突破的,瓶颈在哪里?

  姜皓天:我个人看法不一定对,但是可以分享一下。我觉得这个领域实际上是分两条线在走。第一条线,我们碰到很多的,就是创客(音)。这条线有芯片,有一些视频的软件,技术公司,包括做产生的公司。很遗憾的事,这条线从业的人员,他们工作是出于一些兴趣,说得更那个一点,有时候有一些玩票的性质。他们会做得很炫很极客。第二条线,就是产品或者是商品,就是目前一些大公司,像国外的GOOGLE这些公司为代表的,他们做的产品。国内的比如说PAP(音),做的智能硬件产品,包括360、小米,他们在做。也有一些创意公司,做一些智能家居等方面的产品。这一条产业链又不一样,他们不会使用很多的开源的软件,会为了自己的产品而优化,甚至会做自己的芯片。但是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消费者需求的市场。这个市场和我说的第一条链不一样的是,它是要商品化的。这一条产业链,我觉得整个行业真的发展,是要第二条线推动。第一条线从而人员很热闹,从而人员很多,有很多新的东西,但是离最终用户还是有距离,圈内人玩得很开心,但是老百姓不知道。

  第二条线,产业链来说的话,我们中国有一些公司,包括传也团队,我觉得虽然很难,但是有很大的发展。关键是怎么在一些关键应用领域关键应用场景,能把这些消费者推动起来。我觉得在两条线,第一条线,产业链,要为创客提供一些方便。软件方面上来说这一些方面是有可为的。就是在机器和云之间,机器和机器之间,机器和手机之间,这中间可以帮助他们做一些东西,能够帮助他们产品开发的进程或者是做原型的进程。第二条线要做的,是怎么让消费者发现、交流,最终让消费者得到。这个是个人一些浅见。

  沈劲:我觉得关键词还是智能两个字吧。显而易见,我们讨论一些新的应验的时候,无非是智能电视、智能汽车,问题是这个智能的来源是什么。主要是连接功能。讲到连接功能,我觉得有两种来获得连接功能,一个是智能手机,第二个是连接。我觉得有一波的创新都是跟智能手机相关联的,基本上把它看成是智能手机的延伸或者是拓展。在这方面我觉得还有很多创新的空间,因为智能手机,我觉得已经成为了人类最大的信息平台。而且增长的势头丝毫没有减弱。而且这一波新的发展也来了,要发展4G、5G,而且它的速度和连接功能有几倍的提升。中国更换的手机的量每年有四千多亿。所以我觉得一些智能的软硬件,围绕手机,我自己觉得是非常大的一个创新的空间。第二个就是我们说它本身就是带有连接功能。但是我觉得这个连接功能,似乎是分不开的。我基本上不太看好所谓的物联网,和人没有关系的物联网。但是如果标准能统一,传感器有一些硬件的成本,到几毛钱到一两块钱的时候,可能会遍地开花,这个还要时间来证明。

  主持人:小米的成功,大家都在效仿,但是很少有能成功的,你觉得问题是在哪里呢?

  沈劲:创业公司,完全成功的也有,我觉得它是收到了小米的刺激,可能是想成为小米二。但是更多的是传统的手机厂商原来分化出来的创新的品牌。实际上这一波非常的凶猛。应该说小米收到了很多这方面的围剿。新的品牌有金立的,OPPO的,也有像BBK(音)的。这一些都是他们为了应对所谓互联网化的手机制造商而诞生出来的新品牌,都是走电商这条路。逐渐的成立了一个独立的团队。

  主持人:我想顺着沈总的话题问一下,刚刚沈总提到的软硬件结合和可穿戴,你觉得这两种趋势接下来的趋势,您更看好的是?

  姜皓天:其实最早互联网的时候,大家讨论鼠标重要还是手机重要。电商的时候,大家讨论是店重要还是商重要。最终的目标是殊途同归的。最终是拼的速度。我觉得最终还是互联网更重要一些。

  主持人:雷总说互联网七字秘诀,第一个就是专注,但是小米现在什么都做,你觉得这个跟他倡导的专注,有差异吗?

  沈劲:现在也不能说有差异。这么来解读他目前的产品线。我觉得他的理念还是贯穿一直的。但是我们讲手机这个产品种类来讲,实际上它还是要专注。它和同等公司、同等的销售额的公司,它SP(音)要小得多。是别人的1/10,别人要十款手机,他只要一款。所以他专注在小米上。但是我赞同杨老师刚刚讲的,很多的所谓的成功故事,我们对小米稍微有一点了解的,其实有一些产品,它的来源也不是说经过精心策划出来的,也有一些非常随机的因素而产生了这个产品。这个是从好的方面讲。还有那一些,怎么会有这一款产品,可能这一款产品可能不应该存在,但是就存在了,后来发现这个产品也卖得不错,也收不住。这种情况也是很有可能的。

  主持人:今天接下来的专场,他们有很多好的创意,他们没有很强大的资源,也不像华为等传统的手机厂商,在硬件领域有很多的积累。对于他们的资源相对比较匮乏的。介入手机项目的,姜总对他们有什么建议呢?

  姜皓天:确实做这样的项目比较难。因为你软的硬都得有。这个对于新的创业者是非常难的一件事。坦率的说几个建议吧。第一个建议,还是要找准客户的需求点,不能人云亦云。今天来说的话,我觉得中国很多创新已经不仅仅是抄了。我觉得中国的创业团队,要服务中国的市场中国的需求,做一些创新的东西。这个是一个建议。

  第二个建议,我觉得是要的加强对于整个链条上的资源和合作的利用。因为现在来说,大的生态,事实上你不管承认还是不承认,就在那里。你在一些方面怎么跟他合作。比如刚刚说到的小米,它在很多领域都在做。他为什么做。有一些方面你做得好,他愿意跟你合作的。再接下来,我觉得关键还是要快。就是中国的问题,从来都是说你要有发展,问题就好解决,你发展得越快,问题就相对好解决。一旦不发展了,这个问题就完了,曝光出来就解决不了了。这个具体到国家大事,小到创业,都是一样的。

  主持人:沈总呢?

  沈劲:我觉得具体的问题还是要看创业者。其实在全球范围当中,中国的生态系统是最发达的,我们现在80后90后成长环境可能跟硬件没有什么关系。可能家长要的是考大学,然后偷偷摸摸的上网、玩游戏。我们那一代人的时候,有这个精力,自己组装一个收音机,自己还能搞一个线路板,把元器件买来焊上去,这种经验现在没有了。其实现在中国硬件的产业链相当的成熟。如果大家有兴趣做这样的一些深入,比如说在深圳这一代,甚至在上海,我觉得也有的,你让别人帮你做,这点是非常的方便的,而且现在起步的量也不大。上万台,人家也愿意做,所以产业链非常的成熟,创新点还是自己。

  主持人:好的,今天感谢沈总和姜总非常精彩的分享。谢谢。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山东平度征地血案:部分村民不知地被征
  • 体育亚洲杯抽签-国足遇朝鲜沙特乌兹别克
  • 娱乐港媒曝邓紫棋炮轰林宥嘉5宗罪 怒斥虚伪
  • 财经三峡集团一二把手敏感期被免职:风不止
  • 科技彷徨与迷途:家电业的真假智能
  • 博客中国的校服为啥这样丑?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女生3年失全部亲人 村民资助其冲刺高考
  • 徐小明:1974点形成最低点可能
  • 高善文:流动性中期前景乐观
  • 叶檀:无土改 土地信托中看不中用
  • 叶荣添:中国石化今年将涨到10元
  • 许一力:马云与四大行之争
  • 尹中立:国六条还缺少点什么?
  • 陶冬:美国牛市到头了吗?
  • 超级感悟:5月上旬或见波段性低点
  • anmin:中国社会的真实财富游戏
  • 李大霄:国六条包含五大新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