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向阳:好的团队一定要有共同价值观

2014年03月27日 10:33  新浪财经 微博 收藏本文     
由创业邦杂志社主办的“创新中国2014春季赛”于3月26日-27日在上海举行。上图为源政投资董事长杨向阳。(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由创业邦杂志社主办的“创新中国2014春季赛”于3月26日-27日在上海举行。上图为源政投资董事长杨向阳。(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由创业邦杂志社主办的“创新中国2014春季赛”于3月26日-27日在上海举行。上图为源政投资董事长杨向阳。

  以下为杨向阳发言实录:

  杨向阳:大家好,我先设一个设计,我怕我讲的时间太长了。

  其实我没有想到站在这里来讲话。

  因为麦瑞是我特别尊重的一位美女老板,是我们大家很多很多朋友的好朋友。因为我们在这个圈子里面,很多事,刚刚他们说我是保姆,其实我不是保姆,真正的保姆是麦瑞,伺候我们这一帮老大,所以我想麦瑞有什么事,我一定会全力以赴,我很少出来演讲,我是喜欢做事的人,不是喜欢讲话的人。上一次那么多人的场合我讲话,也是麦瑞命令我。

  其实我今天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今天他给我定了一个题目,叫什么样的团队大不散。我已经很多很多年没有做过命题作文了,命题作文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我是非常不擅长的,而这个题目恰恰是我最不擅长的。

  我觉得现在有很多时是很麻烦的一件事,很多时做得非常一般,不成功,但是别人老是说你做得挺好挺成功的。这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就是大家胡乱说,自己就认为自己成功了,这个是蛮可怕的一件事。做得不好的事,而别人认为做得好,自己又相信了。而还有更可怕的事,就是这些所谓的,被别人认为成功的人,经常站在这个地方,跟一帮人分享,给大家讲话,给大家讲所谓的成功学,我觉得这个事真的挺麻烦的。所以我想,上海我首先定个调,我今天确确实实试图来讲一点东西出来。但是我觉得不会有好的效果,我想大家这么来听一听这么一个讲话,就当马上大赛紧张开始之前的一种调剂,没有睡醒的可以醒醒,没有睡好可以再睡一会。

  其实讲到团队的问题,人才的问题,我想我们这一代创业的人跟现在有很大的不同的,我们那个年代是叫自发创业,那个时候我们往往,其实你在接近前二十年左右的那些创业家、企业家,有的曾经有名,现在已经不在了,有的曾经有名,现在依然很有名,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其实都是自发的创业,自与的创业是什么概念呢?就是自己出来找一件事自己开始做。这时候团队是什么概念呢?其实往往都是朋友、亲人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所谓的团队,这种团队的话,其实究其本质来讲,跟今天很多新的创业家讲的团队的概念有很多的不同,其实有一点不同,当时这种关系,就是一个人,然后有一帮亲戚朋友,这些人彼此比较了解比较信任。大家比较信赖。这个团队就像一个家庭,所以后来说很多企业叫家庭式企业也好,就是由此而来的。其实这个团队里面就算没有亲戚也有家庭式的味道。这种企业其实挺麻烦的。那时候我们大家在一起探讨,那时候我也比较年轻,我也喜欢瞎说,我就琢磨,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我是这么说的,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当时提出一个口号,因为一开始都是朋友,最后的企业的发展都需要人才,怎么办呢?首先第一条,就是把朋友培养成人才,那同时就是说这个企业的发展,不可能都是这样一些人才,但是同时我们那时候做企业又特别注重,就是一个团队的人才,这种关系,有点像个大家族。所以第二句话把人才培养成朋友。一个是把朋友培养成人才,一个是把人才培养成朋友。这句话听起来的话,其实我自己也蛮得意的,当时我们在一段时间内也是这么做的。其实这么多年来我们反思的话,其实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个是一个貌似正确,其实基本上做不到的。做不到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一开始这个团队这些朋友,已经搭了一个架构。这些主架构已经有一定的职位。大家多习惯了,都叫总或者是副总。你引进人才的时候,你总要跟你这些总这些副总商量,他们对你很信任,很依赖很忠诚。那引进人才的时候,其实他就在这个过程当中已经有很多的分歧和矛盾了。有很多看法不同的了。因为再忠诚的人,在好的人都有为自己的一面。为自己一面的话,他认为是为你好,为企业好。所以引进人才的时候,已经开始有问题了。第二个人才进来之后,其实这个人才位置怎么摆,你把人才摆在这些人之上,人才怎么领导这些人,他们都是你的非常亲近的朋友。如果你把人才放在下面,又怎么办,这个没有实质性的改变。所以我们那一代的很多很多的企业都是这么来做的,就是从外面引进人才,把人才变成朋友,把朋友变成人才。基本上大致做得不太好。

  怎么解决这件事呢?从而引出了中国企业另外一件事情,大家早期的企业大家都发现一个问题,都不是特别的专注,都会多元化,多元化是跟企业家的冲动和很多机会是有关系的。还有一个原因是在哪里呢?就是在这个团队和人才的基础上出现的。比如引进这个人才,最后你发现你企业发展了,这个人在这个位置上不行了。那怎么办呢?我们心态就说给他找点事吧。就是因人设事,这个哥们前期做了很多的事,有很多汗马功劳,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现在找了一个人才,你也不能喜新厌旧。怎么办呢?这时候就找一摊事给他做,所以很多多元化是因为这样而来的。所以现在很多高大上的企业家出来说,他们就是偶然成功了,不说当初的这个原因了。就说自己当初怎么正确,怎么看到这些机遇,为了祖国的发展而做这件事的。其实我告诉你,就一句话,扯淡。大部分的原因是因人设事。所以今天这个题目为什么挺难讲的呢?什么样的团队打不散,这样的团队是打不散的。不愿意散。

  我举个自己的例子,开始我自己创业的,一帮一起出来的二十多年的老兄弟,他们就跟着你,这样的团队就打不散。但是这样的打不散是不是影响不好?所以一个题目可以从很多角度来论述。有的时候他们讲,我们一定要把这个团队打散。当然我们从一个角度来讲,如何我们建立一个非常稳定、高效、能够完成企业使命的团队。

  前天我们回来以后,我看到这么一个题目之后,当然他们也说你可以选择一个想法来讲。我觉得也不能太矫情,让我说什么就说什么吧。这样我就试图来讲一下。我回顾了一下,回忆了一下,很多人说了很多,其实如何组建团队的话,某种程度上变成的一个技术活,就是你要有合理的分工,合理的架构,完善的分配机制。方方面面的话,其实都已经讲得很好了。但是为什么已经有那么多成熟的经验成熟的理论,一套完整的架构,讲得那么清晰,这个问题依然是摆在每一个企业,其实不管是今天我们在座的马上要创业的,还是刚刚要创业的,或者是天天在外面吹牛的那些所谓的成功企业家。其实每天都面临这个问题。就是说这个团队的一个问题,也就是说明这个问题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一个问题,那我想这个问题的话,肯定也不是十几二十分钟能说透的一件事,从什么角度来说能给大家有一些启发呢。其实我也在这一些方面经历了一些失败,这个失败挺痛苦的,也有一些人知道我所做的一些事。前面十几年主要的一些工作做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推动了基因治疗在中国的发展,第二件事推动了干细胞治疗在中国的发展。第一件事是生命医药。当然我说的话比较大,我说了就在这里了。我告诉你我不吹牛,我确确实实这么做的。在做这些事的过程当中,是非常痛苦的,企业本身的发展痛苦我就不说了。这些团队都有一个很共同的特点,他总有一两个,或者是几个技术的持有者,技术的发明人。而能够在这些领域能做得比较深入的领域里面的科学家也好,他们一定有他们非常优秀的特质。他们优秀的特质就是在专业技术领域里执着的追求,我想我讲到这里,大家已经明白了,具备这些优秀特质的人,跟另外一个词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其实这就是一个故事了。跟另外哪一个词呢?企业、市场。所以一个醉心于在技术上的人,跟企业跟管理跟运营其实是非常大的矛盾。但是天生他们很聪明,他们智商很高,他们在专业里面有一些成就,而在这个过程当中,被社会来吹捧。社会说你搞了基因治疗,有人说大杨你学数学的,跟基因有什么关系呢。这些人一旦被捧起来了,这些人在社会上见得少,天天在干活,突然有人说好话,来吹捧的时候,他们就很飘,他们有一句话,我听过很多人说过这句话,这么难的事我都干得了,企业管理这件破事有什么难的。他们很自负。因为他们有核心技术。一般我们会给他们比较高的股份份额,他们在里面具有非常重要的说话权,其实可想而知,这种团队最后为什么,可以说到现在为止,我看了这么多年,在这个领域,真的几乎没有纯粹的科学家,然后作为创业团队来领导这个企业,可以成功的。但是这里面的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呢?就是你没办法来组合一个好的团队,就是他不买这个帐。其实蛮痛苦的,这方面的经历蛮痛苦的。

  后来我又开始做一个,我做生命医药。做了几个项目的话,到现在为止,应该说好一些,但是其实依然存在问题。那我想的话,我刚刚说的这一些,讲的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我们那一代人创业的基本的共性的一些东西,和我刚刚讲的,以科学家为主要的发起的企业之间,这个团队的搭建,其实是蛮大的学问。谁能把这个问题,如果在座的企业有做类似的项目的话,你可以把技术做得很好,但是你基本上是很难做出一个在市场上真正赢的企业。这一点的话,因为时间快到了,我提醒我自己,我看二十分钟也没有那么难过。我看大家也快睡着了。我本来想要互动互动的。但是讲一讲,没有睡醒的会睁开眼看什么人在胡说八道。

  我的准备还是比较差的,不经常出来讲话,刚刚开头就感觉已经结束了。我就利用结尾的时间讲一点话,其实一个团队,除了经常说的,我们要把这个词怎么把它具像化,怎么实现,一个很重要的词或者叫概念,叫共同的价值观,就是价值观这件事情,我觉得其实蛮重要的。企业文化也好,方方面面也好,其实一个企业做得伟大,团队几个主要的人能形成一个共同的价值观是很重要的。我在这里有不跟大家卖弄从别人那里学来的一些所谓的知识。我讲自己自己的亲身体会。我上个礼拜自己出去了一个礼拜。这一个礼拜我对自己的要求,我不带手机,我也不设目的地,我什么时候想干吗了我就走了,走了连续一个礼拜,后来突然我决定我要走了,我走的时候,我脑袋里面想一个概念,我想找一群人,想找什么样类型的人呢?我想找志愿者,我想找这些做公益的人,做公益的组织,所以我就随机的飞到了一个城市,到了一个城市之后,我自己找一个特别破烂的地方租下来,我只带了很少量的钱,比在这个地方最低水准高一点点,同时有一些备用,以备不时之需。然后我就去了。我本来想寻找的过程应该是蛮艰难的过程,结果发现根本不是这样的,我就很快理一理思路,经受了一点小挫折的情况下,我就找到了志愿者组织。然后这些志愿者组织他们给我推荐介绍,我就找到了这样的一些公益组织。我一个礼拜去了三家公益组织,其中有一家是为大龄智障小孩服务的公益中心,这些人真的是蛮感人的。我觉得他们的生活非常非常的苦,非常非常的清苦。他们本来的收入待遇很高,比如一个月可以有五千、八千块钱,这样他可以照顾一个家,可以照顾他的孩子,但是他做这件事情,一个月可能只有一千块钱,但是他可以照顾到很多的孩子。而这个创办者自己是有这样的孩子的。团队里面的其他老师都是很能干很年轻,非常有能力。我相信这些人到我的企业,我会给他很高的待遇。这样的一群人在一起无怨无悔坚持下来,蛮感人的。我自己觉得,我这一个礼拜受了一个很好的教育。对于我未来,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对我的一些思考,对我的经营都有很好的收益。所以说我想的话,咱们企业的团队的建设,用一个很重要的,就是终极的根本,就是如何我们核心的几个人形成一个共同的价值观。我用我的亲身经历跟大家分享。我希望大家可以尝试一下,比如我们自己选择一个地方,待几天,找当地的公益组织,你跟他们工作几天,你去体验一下,去感受一下,你问一下这些人为什么做这件事,这件事情,你不要认为他们很苦逼,他们生活确实很苦逼,但是他们内心认为很幸福,一方面是清苦,一方面是幸福是满足,我感觉这个事情是蛮好的。

  今天时间那么快就到了,我想我本来就为了一个任务,但是我这个人就这样,一站在这里就很真诚,我想跟大家做一些分享。我希望这样一个简单的分享,没有浪费大家的时间,大家可以打个盹,现在大赛开始了,谢谢大家。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山东平度征地血案:部分村民不知地被征
  • 体育亚洲杯抽签-国足遇朝鲜沙特乌兹别克
  • 娱乐港媒曝邓紫棋炮轰林宥嘉5宗罪 怒斥虚伪
  • 财经三峡集团一二把手敏感期被免职:风不止
  • 科技彷徨与迷途:家电业的真假智能
  • 博客中国的校服为啥这样丑?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男孩每天自拍10小时照片不完美欲自杀
  • 叶檀:无土改 土地信托中看不中用
  • 叶荣添:中国石化今年将涨到10元
  • 许一力:马云与四大行之争
  • 尹中立:国六条还缺少点什么?
  • 陶冬:美国牛市到头了吗?
  • 超级感悟:5月上旬或见波段性低点
  • anmin:中国社会的真实财富游戏
  • 李大霄:国六条包含五大新利好
  • 高连奎:美国的精神不是自由主义
  • 陈玖福:新国六条新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