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会二:探索低碳发展之路

2014年03月24日 10:56  新浪财经 微博 收藏本文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于3月22日-24日在钓鱼台举行。上图为《对话会二:探索低碳发展之路》论坛现场。 (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于3月22日-24日在钓鱼台举行。上图为《对话会二:探索低碳发展之路》论坛现场。 (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于3月22日-24日在钓鱼台举行。上图为《对话会二:探索低碳发展之路》论坛现场。

    以下为全部实录:

    施伟德:这节的嘉宾是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主任张国宝,张主任的职业生涯非常的长,他一直都是在国家担任公职,我想说张主任是中国举世瞩目的经济改革和开放的众多英雄人物当中的一位,之前他在1983年开始就已经在发改委任职,在这个组织当中他一直担任非常重要的角色,同时他在2003年的时候开始担任发改委的副主任,同时也是中国的国家能源局的第一位主席,担任这项工作一直有三年之长,他同时也担任这个国家的外交官,同时也包括在军队当过政委,此外,还在国务院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区的委员会当中担任过主任,我们非常感谢,包括我们个人也是感谢张主任对我们一直的支持,在发改委工作期间他当时参与批准了我们联邦快递在中国第一个货运的审批,事实上在2005年的时候,我本人在这儿就跟他进行过会面,为了那个项目,女士们,先生们,我们一起欢迎张国宝先生。

    张国宝:各位来宾早上好!

    由于时间关系我直奔主题,想利用这个讲坛讲我对能源的看法。一、中国能源工业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如果说过去30年大部分时间我们都处于能源供应紧张,增加能源产品的产能,保障供应一直是能源工作的主要任务,现在这一状况已经在改变,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2013年能源消费了37.6亿吨标准煤,由于国际上通行用标准油,我换算了一下是26.3亿吨标准油。去年中国的电力装机容量达到12.5亿千瓦,总量也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事实上,2013年中国能源消费的增速和石油进口的增速已经在显著的下降,去年中国能源消费只增长了39%,和前十年几乎是两位数的增长相比有了显著的下降。去年中国石油进口只增长了1.8%,也和过去的几年有了显著的下降。当然这里的原因首先是中国的经济增速在放缓。第二也是结构调整和节能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电力和煤炭供应紧张的时代,可以说已经过去。

    去年我们发电装机平均发电小时数只有4511小时,比前年减少了68小时,通常这一数字如果有需要的话可以达到5000甚至6000小时,所以总的来讲我们发电小时数并不高。在有些地区表现的更为明显,像中国的东北地区可能发电小时数更要小一些。煤炭也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状况,价格显著的下跌,从高峰的时候850元/吨左右的下水煤,到现在只有550元左右,我预计今年不会出现电力和煤炭供应的状况。能源工作的重点已经从过去增加产能保障供应转向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大力发展新能源、大力发展可再生资源的新阶段。这是我对当前能源工作的看法。

    第二点看法,关于中国能源的对外依存度问题。对于中国能源面临的挑战,国际社会和中国国内谈论都很多,特别是中国原油的对外依存度近几年来持续增长,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但是我要告诉大家,中国能源整体的自给率仍然高达90%。这个怎么算出来的?我们去年一共消耗了37.6亿吨标准煤,就是我刚才讲的,也就是26.3亿吨标准油,我们本国自己生产33.88亿吨标准煤,也就是23.7亿吨标准油,所以整体能源自给率高达90%,目前这个数字仍然高于美国,我特别算了一下,美国如果是2012年应该是81%本国的自给率,由于这两年自给率在提高,但是我觉得也没有达到90%。引起国际社会注意的主要是中国进口原油的数量,2013年重要进口原油2.8亿吨,对外依存度高达58%,进口天然气530亿立方米,增加25%,对外依存度上升到了31.6%,进口的天然气其中管道气和以LNG形式进口大约各占一半,去年进口了大约1700万吨LNG。中国对石油和天然气对国际市场的需求依存度这种趋势,我预计还将继续,所以扩大国际合作、扩大能源领域的对外投资,和在国内发展石油替代产业是我们能源工作应该重视的课题。比如说鼓励电动车的发展、煤炭的转化利用,在中国适度开展媒质油、媒质烯烃和大力发展轨道交通为主的公共交通等,都是以其他的能源替代石油能源的一些做法,我觉得中国下一阶段应该给予很大的关注。我以烯烃为例,在中国所消耗的原油当中,实际上有大约8000万吨左右,不是作为能源而是作为化工原料,大部分用来生产乙烯,但是由于新的技术的出现,用甲醇代替传统的油制造烯烃,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现在用传统石脑油制造烯烃已经面临很大的压力,这点石化界应该引起高度的关注。

    第三点,就是在中国应该继续大力发展可再生资源和核能。我为什么主张在中国要发展核电?特别是在日本福岛核事故以后,有些国家提出弃核的打算,但是我仍然坚持在中国应当继续适度的发展核电。现在中国运行的核电只有17台,核电的发电量只占全部发电量的2%,我算了一下在全世界有核电的国家当中,中国核电的发电量排名第六,但是核电占整个发电的比例中国排名第30位,几乎是所有有核电国家的末位。就以我们的邻国韩国为例,他的国土面积和人口总量大体相当于中国浙江省,但是他有23台核电机组,已经高于全国的核电装机容量。另外,在中国水电在可再生资源当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我到四川特意做过考察,我以2013年1—8月份的数据为例,四川水电的外送达到395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煤炭消耗134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760万吨,减少烟尘排放13.23万吨,减少灰渣376万吨。在四川省煤电的平均上网电价一个千瓦时是四毛九分钱,一度水电的上网电价只有两毛八分八,以创造出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今年中国可再生资源、非化石能源的增长显著,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去年是65.7%,比前年同比下降了0.9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的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由2012年的9.1%,提到到了2013年的9.8%,提高了,0.7个百分点,但是距离2015年非化石能源的比重达到11.4%的目标,还有1.6个百分点的距离,也就是说从今年和明年两年,平均每年必须提高0.8个百分点,任务仍然非常艰巨。

    中国现在可再生资源的装机容量已经达到了3.6亿千瓦,占我们全国装机容量的30%左右,发电量也已经占到近1/4—1/5,因为前年是21%,去年我的数字我还没有,估计接近25%,25%已经是由非化石能源发电。

    第四点,我想讲一下关于雾霾的治理。这是近年国际社会和中国老百姓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也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对于雾霾产生的原因,专家有各种不同的解读,搞汽车的说不是我尾气造成的,搞煤炭的说我可以清洁燃烧,大家开玩笑说老百姓做饭成了罪魁祸首,所以这个没有必要讨论,显然汽车尾气和燃煤都是造成雾霾的重要因素。在2013年我写了一篇关于雾霾治理的意见送给了中央领导,习近平总书记特意做了一个批示,说国宝同志的意见颇有道理,受到他的肯定我很高兴,我在这个文章当中主要讲到,要加快我们国家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能源结构的调整,对于能源结构的调整我想提几点具体的建议,不是全面的,针对社会上议论比较多的几个问题。

    一个还是应该发展核电,增加核电在整个能源当中的比重。现在的比重已经显得太小,我认为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吸取了以往核电的一些不安全的教训,核能是可以做到安全利用的。第二要继续淘汰小的高耗能电厂和分散的小的锅炉,在我任内一共淘汰了7500万千瓦的小燃煤机组,但是今后淘汰小燃煤机组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我们还有众多的自备电厂,大部分都是小机组,有些当然是工艺所必须的,当然有些是因为受到税收政策的影响,今后应该鼓励低能耗的自备电厂进行淘汰。我想在这个场合也讲一下对中国建设特高压电网的看法,我认为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装机容量的国家以后,在中国发展高效的特高压电网是非常必要的,昨天晚上二频道专门播发了一个对话节目,赞成和不赞成的意见都得到了充分的表述,就我个人观点来讲我支持在中国发展特高压电网,有的同志担心全国搞成一张网会不会增加电网的垄断,会不会出现电力安全事故的时候引起较大范围的电网垮塌,这些担心我认为在现代技术条件下都已经可以作出回答。不久前在中国有一本畅销书,关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书,在这本书当中很大篇幅谈到了今后要像现在的信息互联网一样形成新的能源网络,分散的发电和用电单位,就像我们现在信息互联网上无数的终端用户一样,我们有手机、有个人电脑都是终端,每个人都可以往网上发我自己的信息,每个人也可以从网上获得我自己需要的信息,他设想在未来的社会当中,每个微小单元的发电都可以把自己的能量送到网上去,而每个需要电力的用户也可以从网上获得自己需要的能源,如果这样的设想能够成立的话,就必须要有一张互联互通的电网,我最近陪同美国IES公司的董事长上个礼拜刚刚访问了国网的调度中心和西安电力设备制造厂,这是美国最大的一家跨国电力公司,他对中国现在电网的网络感到非常赞赏和敬佩,他认为美国真的是需要这样的电网但是因为美国历史形成的复杂的电网系统使他们很难进行改造,非常羡慕。

    另外在克林顿总统时代的能源部长,也是我的好朋友,理查森先生最近专门在美国政务网站发表了一篇政论性文章,他认为美国电网应该向中国电网学习,所以我说中国的电网是墙里开花墙外红,国内争论不休,国外赞叹不已,如果能像传统的互联网一样,一些微小的单元都可以把自己的屋顶的太阳能发电,分散的风力发电,生物制发电,波浪能发电,废弃物发电,都送到网上去,用户都从网上获得能源,没有一张互联互通的电网怎么能做到呢?有的人强调分布式供电系统,我觉得他们在理解上可能有些偏颇,分布式的供电不是自我封闭的自发自用,也是要和网络进行连接,把自己富余的电力送给别人用,在自己不足的时候也可以从网上得到资源。还有人说直流没有争议搞直流不就完了,为什么还要搞交流?我相信这个问题在100年以前爱迪生和特斯拉[微博]的争论已经回答了,大家看看我们现在的电力难道只有直流、难道只有交流吗?为什么直流和交流都能运转,因为电网的特性,不是光是直流就可以解决电网所需要的一切,包括在直流进入双基闭锁的时候如何进行有功和无功的补偿,都需要直流来完成。

    我的发言到这里结束,希望没有占用别人的时间,谢谢大家!

    施伟德:非常感谢,我们后面有4位嘉宾,他们每位都会做简短的发言,首先请博世公司董事会主席沃尔克马尔·邓纳尔先生。

    沃尔克马尔·邓纳尔:谢谢,女士们,先生们,非常荣幸谈到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发展取得里前所未有的成绩,举世瞩目,也令人钦佩。然而快速的发展也带来了诸多的挑战,比如说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为了更好的应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一条着眼于低碳发展之路,我们先来看看目前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

    2010年数据显示,中国工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总量的41%,能源发展占32%,建筑行业占19%,所以节能减排势必是重中之重,而减排最重要的手段是优化能源的使用效率,我将从三个方面分享我们对能效提高的理解,并对再生能源在其中的作用进行阐述。

    在汽车技术领域,为实现二氧化碳的排放,内燃机技术的改进仍然存在巨大的潜力,比如说喷射系统还可以进一步的改良,小型化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在节能减排方面的贡献巨大,到2020年通过配备更先进的内燃机技术,汽油车和柴油车的平均油耗有望在2012年的水平之上减少20%,除了传统的内燃机技术以外,我们也必须要发展电动汽车,电动汽车能够缓解大城市的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当然目前来看受到成本和续航历程的影响,纯电动车对人们的吸引力不大,

    在工业生产领域,有哪些可以采取的低碳化的发展途径呢?自动化和电动化就是这个过程中很重要的技术,也就是说机器可以根据生产的需求和指令自动运行,从而节约能耗,另外我们也为客户提供改进能耗的建议,博世力士乐的“41”理念就是其中之一。我们从2009年开始在我们常州的一个工厂成功的应用在生产液压元件的工艺中,能耗的节省大概能够提高到10%,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了50%,在建筑领域节能减排的理念同样适用,比如为商业楼宇提供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管理平台,另外新一代的供暖技术也可以大幅度减少能耗,特别是传统能源技术和可再生资源技术结合起来的时候效果是最好的,博世为住房提供的节能解决方案就是很好的例子,配备了燃汽热水器、无刷直流风机和热泵的系统,更为大家熟知的一个节能概念就是智能家居,运用本地的网络一系列产生使用存储能量的家具实现节能,从而实现住房的智能管理。

    综上所述,节能减排还是有很大的潜力,可以通过提高能效实现。对于博世来说我们正在致力于在这个领域进行投入,中国正是我们推进这项工作的重点国家之一,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政策能够起到怎样的推动作用呢?欧洲国家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设定了远大的目标,德国更是一马当先。但是实际操作中如果有一个特定的技术被政策选中,而且持续给予补贴的话,实际上通常会事倍功半,这样的政策可能会带来产能过剩、高成本,相反的采取开放的态度会使政策更加有效,政府需要设定一个宏观目标,比如二氧化碳的最大排放量,然后要给一个合适的框架,在这个框架里是监管严格的框架,让市场自主决定哪一项技术最合适,同时要在体系内开放、公平竞争,使市场不断的创新,中国在保证可持续发展方面面临许多的挑战。我觉得如果有一个市场的竞争和公平的环境,中国必将踏上低碳化的发展之路,博世也愿意为中国的低碳经济添砖加瓦。

    施伟德:接下来请米其林集团总裁盛纳德先生发言。

    盛纳德:张主任,各位同事,主席先生,我很高兴再回到这个论坛来发言,我的发言主要谈一下交通,因为交通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发展的部门,也是二氧化碳排放的源头之一,交通部门大概占了所有化石燃料排放量的24%,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的上升,大概在温室气体排放占比中13%。刚才讲到这些数字还在不断的上升,实际上我们还在一个非常有利的时机可以来启动革命性的变革,我们有三个改革的推力,第一个是所谓的硬性技术,跟汽车和多模联运方式有关的硬性技术。第二个是我们有新的软性技术,比如说大规模的信息系统,还有数码信息方面的工具。第三个推力是我们人的心态发生的快速变化,特别是对于全球性问题了解的意愿,还有社会社交网络的作用。因此,我们觉得大概会有三个非常重要的,这种改变现状的做法。

    第一个是确立比较严格的二氧化碳减排的目标,同时要把相关的目标落实到位,我们2015年第21次COP的会议,应该把相关部门纳入减排的框架里。另外还有一些高能效的机动车和更加便捷的公共交通体系,这也是很重要的。我们当然还要在这个过程中减少过分的使用私家车进行购物,或者由于不合理的货运带来的尾气排放和拥堵,我们可以采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手段,同时适应公共交通站点到家门的特殊的需求,来开发特殊的车辆,推广人员运输门到门的解决方案,同时我们要鼓励更多的私人投资到交通基础设施,解决公共预算的不足。为了实施这样的变革我们需要技术,当然我们也需要公共政策,新型的经济刺激政策,和一个创新的生态体系,这些必须要协同的发挥作用。另外我们也要鼓励公共和私营部门一同来建立一个创新的生态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新的一些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及点到点的合作模式应该得到支持,同时我们也需要有一些新型的经济措施来支持几项比较精心选择的公共政策,在我们看来我们认为一个有效的减排二氧化碳的战略,就不能忽视赋予二氧化碳直接或者间接价值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创造新的财源,才能更多的投资于可持续性项目,我们认为人类已经做好准备可以作出变革,我们要沿着这条新道路前行,他意味着更好的生活水平、更高的可持续性,更多的就业机会。

    总结来讲,我们需要对交通行业进行重组,进行非碳化的改革,这不仅是必须的也是可行的。作为米其林我们也做好准备参加国际国家和各区域性的努力,使得刚才讲到的变革成为现实。

    谢谢大家。

    施伟德:谢谢盛纳德先生,接下来先由中西宏明来发言。

    中西宏明:感谢给我这么一次机会参加论坛并发言,首先我来讲一下交通部门的问题,因为交通部门也是一个低碳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环。我的理解,对于中国的“十二五”规划里提到了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一些目标,比如说要在很多复杂的问题上同步推进改革,新型城镇化必须在改革的时候要用一种循证式的方式推进,这点我们的前一位总裁先生也已经讲到了,昨天的一位教授也在他的发言中讲到了。首先我们要考虑客流的变化,刚才讲到这些变化的量和速度都是非常的快,所以要确保我们在这个改革过程中是可控的,对于一个新型城镇化来说,就是要考虑能源的节省,这也是实现低碳交通的有效措施,当然这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这张图可以跟大家显示它的流程。我想说的是城市运营平台的设计,为了能够让公共交通的规划做的更加合理,解决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我们要有这样一个城市运营平台,来掌握、分析和引导我们城市里人和经济流的一些移动方式,其中有一项是客流的信息,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传感器,比如说IC卡,或者是一些其他的公交车或者公交展台的装置来采集数据,然后进入到城市运营平台,这样的一些数据可以来进行收集、分析、利用,来更好的设计公共交通的体系,那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讲到大数据,大数据不仅仅能够帮助我们抓这些交通出行的数据,而且能够抓一些人的生活方式的数据,所有的这些数据,包括这些乘客的职业、教育水平,这些数字都会被搜集到这个平台上来。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例子,就是公共交通系统的智能化的设计,在日本我们有一个例子,日本除了大家都知道有新干线之外,我们也在做一个快线,就是连接东京大都市区跟筑波这个城市之间的这条快线,我们日立集团也是在财团里面也是实现这个项目建设的公司之一。刚才讲到的有这样一个城市运营平台的设计,它是让我们这个工作做得更加的容易。

    总结来讲,我想提两个建议。第一个建议,就是在省会城市他们要建设以公共交通为中心的城市,同时低碳的城市发展模式,应该要通过公路交通管理,还有轨道交通、公共汽车管理,还有自行车管理,等各种分项内容协调之后形成。所以这样的一个协调要通过刚才讲到的城市运营平台来进行统筹,然后再来提供一个比较合理的设计。同时要制定一些共同的指标和目标,才能促进不同部门的协调。

    谢谢!

    施伟德:谢谢,最后一位发言人是沙特阿拉伯石油公司的总裁、首席执行官哈立德·法利赫先生。

    哈立德·法利赫:谢谢!张主任好,各位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

    我很荣幸能够回到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在我们探索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措施的时候,我们可以从李克强总理最近对于污染宣战的表态中找到一个信号,他把这场战争称为大自然对低效和盲目发展发出的红灯警告。今天早上我们来到这个论坛也是已经感觉到了空气污染的问题,与70年代相比,中国现在已经发展非常非常长时间了,而且非常多的水平,中国的经济按实际价值计算,是70年的40倍,但是消耗的能源仅是当时的12倍,所以在这块我们看到确实中国在能源强度方面已经有一个比较大的提高。当然我觉得还是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开展才能保证我们的这些红线,我们需要来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借鉴其他国家走过的一些经验。

    首先要来看一下宏观方面的问题,宏观问题我们在论坛上已经讲到,中国要有一个比较健康的发展,不再陷入中等收入陷井,我们必须要更多的强调服务业的发展和高端和高端低能耗的产业。我们刚才听到了鲍达民先生的发言,看一下城市的黄页里,北京的黄页里服务业公司的列举是非常非常少的,所以它也是一个证明,或者是一个现象说明我们需要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其他的一些发言人在他们的介绍中也提到了类似的观点。在需求侧我们为中国需要进一步放开能源市场,同时实现能源价格的自由化,当然跟结构重组相关的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就是刚才讲到的能源市场的开放和能源定价的开放。因为市场信号是最有效的吸引投资和鼓励消费者在他们的能源使用中变得更加明智的基础。

    第二点,现有的能源结构也需要进一步的进行优化。比如说我们需要在天然气的占比方面进一步提高,我认为中国有非常巨大的机会来对于常规和非常规的天然气多作出比较大的发展,同时使得中国也能够在能源的全球供应中来扮演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样的一个天然气行业发展还会在中国继续。

    第三点,是交通部门以及讲到的移动的需要,刚才我们的同事也讲到了,我们预计在交通部门将会有一个比较稳步、比较健康的能源使用量的上升,在交通部门可能石油还会占主要的能源结构的比例。但是中国可以找到更多的一些比如说燃料电池或者电动车的备选方案,这也意味着可能我们需要有一些调整,但是中国对于汽油的需求还会是比较强。对于我们沙特阿拉伯石油公司,我们也是致力于继续向中国提供石油。

    同时,我们坚信中国将会创造一个能够促进商业发展和法规监管的环境。随着中国的城镇化的不断发展,我们也坚定一定会致力于中国的能源发展,满足能源的需求。女士们,先生们,我们坚信可持续性的经济发展和低碳的发展绝对是互相排斥的,在沙特阿拉伯我们致力于支持中国在这两方面作出的努力,并帮助中国把大自然的红灯变成绿灯。

    谢谢。

    施伟德:我们差不多只有问一个问题的时间了。

    提问:给张主任的问题,尽管在可再生资源方面有很大的进展,但是事实上我们还是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也就是说,由于煤炭的快速增长导致褐色的经济和可再生资源所带来的绿色经济之间矛盾还是存在的,不知道政策方面能使用什么样的经济工具应对煤炭使用,因为有些判断认为可能2020年左右煤炭消耗会达到最顶峰,政策上到底如何应对煤炭的使用导致的褐色的经济。

    第二个问题关于页岩气,在四川盆地当然有些合资的企业在开发页岩气,对此的期望是什么?我同意之前发言人的观点,也就是说作为天然气来说,应该在中长期或者短期到中期来说是我们合理的选项,关于页岩气有什么样的政策取向?

    张国宝:中国现在仍然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刚才我的发言当中也给出了煤炭占一次能源的具体比例是很高的,特别是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煤炭是2/3,而西方天然气和石油在能源结构当中的比重是2/3,刚好倒过。在雾霾多发的情况下,人们更加在考虑要减少煤炭的消耗,最近国家能源局在向国务院汇报当中,这大概也是一项非常主要的内容。刚才你提到煤炭的出路在哪里?我觉得中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当中,煤炭仍然是中国最主要的能源,尽管其他能源的比重会有所上升。另外,有这么多产能的情况下,煤炭行业的经营现在面临很大的困难,他们也在呼吁政府应该重视煤炭的使用。在我个人的建议当中我曾经提出了要减少煤炭作为燃料,而增加煤炭作为原料的思考。刚才我也讲到了有8000万吨的原油是用来多数化工原料,生产以乙烯为主的化工产品,而最近技术的发展已经证明,完全可以用甲醇来替代石油,那么甲醇在中国完全可以用煤炭来进行生产,并且我们已经进行了成功的实践,就在内蒙古的包头建设了第一个媒质烯烃的工厂,规模是年产60万吨,这个规模在国际上比较也算是经济规模了,不算是小规模的实验,而是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它的去年利润达到了14亿,这是概念呢?我前面讲到中国现在有1500万吨的乙烯生产能力,主要是在中石化[微博],中石化的乙烯销售收入能够达到4000亿人民币的产值,可是利润只有8亿。所以用煤或者用其他燃料生产的甲醇替代原油是不错的选择,当然我们还要注意环境的保护。所以在中国用煤来制油,用煤来制烯烃,还是有很好的前景,政府还是给予肯定的,不久前新的能源局局长也组织了专家讨论会,几乎所有专家都赞成这样的思路,在中国用煤制油也得到很很好的效果,我们在内蒙古已经有年产100万吨的煤直接制油的工厂,去年利润也在十几亿,还有两家民营企业用煤来制油年产16万吨,他们在良好经济效益的鼓励下,正在扩大生产能力。不管别的国家怎么看,至少在中国这是不错的选择,就是说用煤更多作为原料,而减少煤作为燃料。

    关于页岩气的问题谈论的很多,在美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去年我多次到美国,去年年初美国天然气的价格只有2.2美元一个MMBTO,到了年终的时候到了4美元一个MMBTO,由于去年冬天美国是寒冬,所以天然气价格有所上升,现在价格是6.2美元一个MMBTO,仍然是中国价格的1/3,在亚洲地区,无论是中国、韩国、日本,现在LNG的进口价应该在16—18美金一个MMBTO,所以美国天然气价格是中国的1/3,美国巨大的成功也激发了中国开发页岩气的积极性,实际上我们多年以前已经对页岩气资源由国土资源部进行了普查,普查结果表明中国页岩气储量在世界上是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是这个数据各不同包括美国的信息署也有数据,他比我们说的还要多,但是他的数据实际上也是从中国来的。不管从哪种数据看,中国都有丰富的页岩气的储量,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很好的开发出来,现在我们还面临很多的挑战,一个是中国的地质埋藏条件和美国有所不同,第二中国受到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约束,第三技术开采和装备我们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现在不仅让三大油国有公司在进行开发,而且也欢迎外国的企业和中国的民营资本、其他的行业也加入页岩气的开发当中。现在已经有壳牌和美国的一些公司在中国的四川盆地从事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有的已经得到了工业气流。我相信在未来的努力下,中国的页岩气是会有所增长,当然到什么程度我现在还不敢肯定,这个还要经过我们自己的努力。

    谢谢你的问题。

    施伟德:非常感谢,我们这节的讨论就结束了,感谢张主任,同时感谢我们四位嘉宾的发言,大家发言都是非常清晰而且简短。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台湾学生攻占“行政院” 警方强制驱离
  • 体育梅西3球C罗破门 10人皇马3-4遭巴萨双杀
  • 娱乐曝比伯母亲给儿子提供毒品 每月索取5万
  • 财经多地房企垫首付刺激销量 规避限制政策
  • 科技携程漏洞曝光之后:对话当事白帽黑客
  • 博客山东平度守地农民被烧死的蹊跷之处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留学之殇:男生海外难觅偶女生回国被剩
  • 张明:通过资本流动管理来稳定汇率
  • 付学军:“优先股盛宴”刚刚开启
  • 罗天昊:人口危局将重创城镇化战略
  • 叶檀:优先股折射普通股民的可怜
  • 沈建光:中国改革的“解与未解”之惑
  • 麒元:谁能遏止中国的超级地租
  • 唐钧:中国特色诡异的“被中产”
  • 陶冬:美联储变调 日元易辙
  • 一和家家:蓝筹飙涨是不是一日游
  • 姚树洁:房价倒逼机制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