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从投资驱动到创新驱动主题论坛实录

2014年03月22日 16:15  新浪财经 微博 收藏本文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于3月22日-24日在钓鱼台举行。图为《从投资驱动到创新驱动》主题论坛现场。(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刘海伟 摄)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于3月22日-24日在钓鱼台举行。图为《从投资驱动到创新驱动》主题论坛现场。(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刘海伟 摄)

  新浪财经讯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于3月22日-24日在钓鱼台举行。上图为“从投资驱动到创新驱动”主题论坛现场。

  以下是“从投资驱动到创新驱动”主题论坛全场实录:

  主持人:各位下午好,非常高兴,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李东生[微博](TCL[微博]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公司创始人)

  ,今天很荣幸主持经济发展高峰论坛这个环节的讨论,这个环节讨论的题目是“从投资驱动到创新驱动”。听这个题目大家都很熟悉,因为过去几年如何从投资驱动到创新驱动,提出以创新来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是在中国经济界出现很高频率的一个词,经济体制的改革也使中国发展到这个阶段,要更加深入的探讨这个问题。

  非常荣幸请到今天下午这节论坛的嘉宾,我先介绍一下:

  林左鸣(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

  尼古拉斯·斯特恩(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

  郑昌泓(中国南车集团公司总经理;南车股份公司董事长)

  安巩(欧莱雅集团董事长、首席执行官)

  他们四位会分别就这个话题阐述自己的观点,首先有请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董事长林左鸣先生。

  林左鸣:尊敬的主持人、各位嘉宾,我发言的题目“用创意开启新红利时代”,在人类的历史中很多社会进步靠的是科技的突破,但是也不乏很多创意的推动。特别是我们国家进入了通过改革释放红利新的时代,这次改革和30年前的改革是有很大不同的,那个时候改革主要是“松绑”,是松绑型的改革,通过松绑解除束缚,今天的改革更多的是需要创意。

  金融危机以后大家如何来解救经济的繁荣呢?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高科技,盼望出现很多高新技术来拯救今天的经济,企业家首先发现不太可能,因为这是需要个周期,当我们了解了分子和原子的时候我们的化学工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当打开了原子核发现了中子和质子的时候我们获得了核能。今天大量用互联网技术,趋势电子来当我们的努力来为我们创造财富,很多科学的发展基于材料技术的发展,而材料技术上的背后是离子科学的发现。

  今天的发现组成电子是用什么更基本的微观离子,当探讨了这样的问题的时候我们感觉到今天的科技发展要有很重大的突破还算是时候。这种情况下不能坐等,我们必须使得经济不断的繁荣发展,首先企业家首先发现的必须通过创意推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创意自然联想到围绕互联网平台有很多创意出现,中国人现在很关切的新的互联网平台的业务的出现,特别是跟金融有关系和支付有关系的业务出现,引起了很多的热点。实际上互联网成了新创意的同盟军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实际上除此之外应该说今天的经济也进入了泛文化产业的时代。实际上很多的产品不单纯是物质的制造,更多的赋予很多新的理念、新的文化内涵来提升它的价值,赢得客户的青睐。

  新的产业形态的创新,产业组织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及品牌价值的塑造,越来越多的成为企业经营新的内容,为经济的创意发展打开了新的广阔的天地。这样的创意经济我们感觉到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可以冒昧的提出这样的观点,没有创意经济就没有今天的发展,全世界可能也差不多,物质财富的生产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新的财富物质的生产是机遇新的技术的突破,原有技术的基础上组合创意创造满足人的新的需求,成为经济新的很重要的活力。讲到创新取代简单的投资很重要的问题是你要用现有的资源,要通过创意的形式实现创新。

  当然了,既然要创新显然也要伴随着新的投入,并不是说投资不需要了,只是需要用更少的投资,尽可能调动现有的资源实现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也看到,创意激情迸发进行创意的时代,很多创意的产品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对很多创意产品采取不同的看法或者是有非议也不在少数。我们觉得面对这样的情况应该是非常的理智的认识到,对创意的产品不能简单的否定,如果把创意产品简单的否定,或者是简单的行政手段进行干预会窒息经济的发展,还是应该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样的理念来对待当前出现的创意产品和创意经济的新事物,用更包容的心态对待这样的事情,我相信对经济的发展一定可以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主持人:刚才林董事长是提出了一个观点,如何用创意,如何通过创意经济来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下面有请尼古拉斯·斯特恩教授发言。

  尼古拉斯·斯特恩:非常感谢,习近平主席说中国现在的发展模式是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三中全会上说,中国需要更有效率、更可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我要用6分钟时间跟大家说如何做到这点。

  很清楚我们需要一个低碳的经济发展模式,一定要是更高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中国同时还要提高GDP的比例,要继续7%的增长率,要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和资源使用效率,未来两年要做出决定也就是下一个十年计划,我们继续等待,因为现在是刻不容缓,越是耽搁我们的全球的环境将会更加的恶化,尤其是全球低碳的经济不会很好的发展,我们需要在未来的几年就要做出重要的决定。我想说几个重点的领域,我想指出四点,中国需要在这几个重点领域可以提高碳的能源效率。

  第一是能效。中国的经济在能源使用效率上不是很高,相比较发达国家来说是很低,但是现在追赶得很快,但是也是需要加快这种提高能源的效率。需要这样的政策、能源定价,还有监管、建立标准、车辆的能源效率、能源服务企业,这些都是十二五当中所涵盖的领域。

  第二城市,一定要考虑到城市的格局,要想到哥本哈根和香港而不是洛杉矶,但是中国更像是洛杉矶而不是像香港和哥本哈根。中国城市的碳增长比人口增长的速度要快一倍,所以需要紧密的关注这个问题,特别要关注城市,还要把城市的宜居性、吸引人才的吸引力也要提高,如果有雾霾的话人们不能很好的呼吸,大家就会离开这座城市,所以城市是巨大的挑战,是个关键的挑战。

  煤碳将达到峰值,然后逐步的淘汰,我们需要创新,中国也是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第四个领域是创新和研发。中国一直在进行创新,在过去的几十年,但是都是在生产的晚阶段进行的创新,现在中国逐渐赶上富裕国家,要赶上他们我们要使用更多的先进技术,这样确保我们的高等院校和企业有更多的固定性,这样它们可以相互的学习。

  我们需要在治理方面有创新,现在我们的收入,特别是小城市的收入是比较弱的。土地和其他的外部性需要征税,这样的话GDP在地方可能会有6%到8%的增长。这样的话它们的地方增长会更加的合理,另外碳也会占到17%。

  创新在政府的融资当中也会使得城市以及大学有更多的创新依此类推。中国在减少碳排放发展清洁经济的时候,其他人不知道中国到底是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到底做了什么工作,中国是现在来加大合作。有一些学术界希望能够来帮助中国。

  回到习主席的讲话,我们需要一些不光是温和的改革,我们需要一些大刀阔斧的改革,现在大家都在讨论这些大刀阔斧的改革。

  谢谢!

  主持人:谢谢,如何通过深化的改革提到低碳发展的理念,我们听到他讲的观点和中国政府在过去几年一直大力推动的改革发展的观点是有很多相类似的地方,下面有请南车集团的郑先生讲话。

  郑昌泓:尊敬的东生董事长,各位嘉宾,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国,从投资驱动到创新驱动,是中国改革的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其实质是发展思路,路径和模式的变革,这个变革的过程不仅需要创新的知识、技术、组织制度、商业模式等发挥有效的作用,更需要对原始的发展方式,创新增长的理念和相关的创新体制进行改变。这一点对长期处于物质要素投资实现经济增长的中国来说是非常有挑战性的。

  创新驱动成为国家战略,这让我们这些企业人即兴奋又感到责任非常重大。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是应对新时期新挑战的战略选择,发达国家能不断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和它们始终引领了科技创新不无关系。在有十几亿人口的现代化,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要能够充分的依靠科学技术的支撑发展、引领发展和驱动发展。

  技术可以花钱买,但是创新的能力是市场换不来,花钱买不到的。近几年我国铁路和城轨的建设迅猛的发展,自主创新的捷报频传、屡创奇迹,借助中国发展的大势通过创新高端制造积累了多年的实践,这些实践驱动南车发展的同时,也让我对中国高端制造的未来充满期待。从04年南车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时速200到250公里动车组的引进吸收,之后推出了300、350、380公里高速动车组,真正进入了高端制造领域。并且在实验台上跑出了605公里的速度,我们注重夯实创新的基础,按照国际先进的标准,系统建设设计了制造产品这三大技术平台,形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产学研用创新体系,坚持培育的自主创新能力使我们体会到,尤其是高端装备的制造业发展活力,主要是来源于自主创新,而创新必须要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上,有了基础有了底气我们的合作才是有可能的,才是主动的。

  在全球经济化一体化的今天,我认为蓝海的战略比红海的战略更能够通行天下,共赢才能共存,竞争和合作本来矛盾的词才能融合在一起,竞合关系也因此而出现了。中国企业成为国际化大公司,引进来提升的基础上还要积极的走出去,甚至走进去输出我们的技术和服务,与当地的企业携手合作一起成长共同发展,这才是企业的国际化的经营发展之道。

  本月18日,南车在南非一次签单超过了20亿美元的电力机车,鼓励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让中国装备享誉全球。中国南车实现了今年走出去的开门红,这项电力机车的本地化率会超过60%符合了南非黑人振兴计划的要求,南非输出产品到产品加技术加服务的转变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未来会加快培育国际化经营的能力,并布局全球研发体系。企业强则国家强,企业的角度做强才是根本,做大仅仅是结果,只有强的企业才会真正做大,一个强大的企业必须发展到一个比较合适的规模,这个规模可能很大,也可能不是太大,其适合度其实是由企业所在这个行业的特性来决定的,鉴于此我更倾向于适度规模,结合实现中国梦的诸多要素,我们修订了十二五发展战略目标,规模不再是我们追逐的目标,我们开始了从投资驱动到创新驱动的战略转变,企业的发展以质量和效益和效率为主,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

  春潮已在望,创新正当时,我相信创新驱动必将在中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扮演越来越主要的角色。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我的主题创新驱动我的观点是要把企业做优做强,有适度规模,未来市场竞争中要充分的考虑蓝海技术,要竞合不能互相压价、无序竞争,谢谢大家!

  主持人:南车郑董事长就创新驱动的话题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创新的能力是买不来的,他以中国高铁的发展和相关设备,中国制造技术能力的提升,充分的说明了这个观点。

  下面有请欧莱雅集团的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安巩讲话

  安巩:非常感谢,欧莱雅和火车很不同,我们也做创新,但是不一样。尊敬的各个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很荣幸参加隆重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并发表演讲,在座的各位可能都拥有同样的追求和同样的信念,我们共同追求持续增长,这无论对一个国家或一家企业都至关重要。

  我们也有同样的信念,创新是我们实践前行的风帆。随着中国经济向消费性拉动转型,创新是拥有更多财富和更多附加价值的关键。

  欧莱雅一直坚信创新是发展的最大动力,中国一直非常重视创新,两个月之前中国在专利注册上成为世界第一大国,我想分享一些欧莱雅的经验,一开始我们就认为创新是未来增长最好的投资,有很多原因,首先创新能够提供发展的新鲜血液和重要能量,创新一词在古代的意义会发现意味着革新,创新是不断的自我革新和自我重塑。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如果不创新,随时可能遭遇淘汰。

  相信创新就意味着相信未来、预见未来并做好准备。但是今天还有另一个原因解释创新为什么如此重要,全球化的当前阶段,中产阶级数量大幅度增长,消费结构持续升级,对优质和安全的追求将会成为经济发展的中心,会追求更高附加值的产品。欧莱雅起家于科研,因为我们的创始人是一名科学家,通过科技创新和创造实现差异化,自一开始就是我们企业的基因。

  17年前欧莱雅进入中国,我们做的第一件事是成立研发中心。当时我们并没有设立工厂而是设立研发中心。当然甚至都没有实现亿元的销售我们就已经设立了研发中心,因为与其他行业一样,化妆品市场是由供给驱动的。必须要生产出男士和女士们都渴望的新产品,不仅仅是生产他们需要的,就像十年前没有想象到智能手机的流行一样,没有人想象到在中国市场上巴黎欧莱雅等品牌的男士护肤产品会大获成功,所以关键是要创新。

  创新和研发需要持之以恒,这不仅仅是个自我信念,更是一则生活信条。08、09年金融危机严重的时候,我们依然决定要增加投资,因为我们相信创新能够改变一切。我们认为不能牺牲长远利益以换取到期收益。

  第二点创新是永无止境的,我们需要长远的眼光,如果我们没有投入超过30年时间来进行皮肤重建和预测方法研究,我们今天绝不可能在中国实验室重建中国人的皮肤。

  在当今时代,创新必须是可持续的,中国正处于一个重要的临界点,和其他国家一样,中国的经济体将越来越需要消费来驱动。但同时我们也面临着有限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严峻约束,所以变革迫于眉睫,只有将经济和消费高速增长本身与资源耗用和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分离开来,才能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可持续增长消费的重要建设者,比如说我们的公司,去年就做了一个承诺,就是到2020年100%的产品将实现环境和社会效益。关于产品设计和生产的新计划,即是一个伟大的革新也是一个实现创作力的机会。我们希望各领域的精英人士携手合作,努力创新,共同推进可持续发展,我们相信这是实现美丽中国的最佳途径,谢谢!

  主持人:下面我们会议进入到讨论环节,与会的代表可以和刚刚发言的四位嘉宾提出自己的问题。

  首先先给四位嘉宾提一个问题,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经济的改革中,中国政府在经济改革中一直在强调要通过创新来驱动发展。按照著名的经济学教授迈克尔波特教授的观点,很多国家的发展过程中会经历由要素驱动到投资驱动再到创新驱动,在中国在过去的发展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投资在驱动,刚刚公布的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如果是把整个增长的一些数据摊开来做分析的话,我们看到依然投资是中国经济驱动的最主要贡献的因素。

  为什么我们提倡多年要更多用创新驱动来推动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呢,而实际的效果方面创新在整个中国经济发展中依然没有没有占到更高的份额。中国应该怎么做?在政府或者企业的层面应该怎么做?请教各位企业家和学者。

  安巩:一般来说我觉得是很正常的,这个过程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第一个阶段绝对是要投资,因为需要最基本的基础要先建立起来,建立发展产业,这是第一个阶段。

  现在中国将会进入创新的时代,创新和竞争紧密相连,你需要创新才能竞争,很清楚的一点中国的公司不光是非常重要的市场领军者,而且他们是在世界市场也有立足之地,很自然中国将会增加他们的创新投资,这样的话才能提高他们的竞争力,以便在世界上和其他公司相竞争。

  尼古拉斯·斯特恩:回顾一下中国的投资整体来说只占总收入的比例是在增加,在过去几年它却是降低的,也就是投资占GDP的比重增长率是降低的。生产率增长也是需要提高,我们需要创新,有些时候我们是需要进入到服务业,另外还有劳动成本与投资,所以这是一个行业结构方面的调整来影响投资的转变。

  创新和竞争是紧密相连的,中国是出口国家,对于公司来说很难进入到国有企业所竞争的领域中来,所以需要创造更多的这个领域的竞争,户口制度使得劳工市场削弱了他们的竞争性。

  第一个行业的转移是高技术领域,然后就是我们的劳动力的提高,他们的竞争力,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是供应、一方面是需求。供应方面如何来提供很好的劳动,一方面是大学,中国在这方面也有更多的专利申请,同时还需要很多的聚集效应的聚集区,比如说和大学要比较靠近,就像加州就和大学很近,波士顿也是和大学很近,在英国也是和大学很近,所以需要有这样的园区,深圳也是一个很好的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例子。

  林左鸣:创新跟投资不能说是矛盾的,要搞创新也需要投资,当然只是投资的结构有变化。创新如果要搞技术创新显然要抛弃过去低水平的企业的制造设施,追求一些新的设备、新的技术,也是需要的。实际上更关注的一点是在今天的阶段更多的关注硬创新还是软创新,这是很重要的。我举最近很时髦的一个企业小米科技[微博]为例子,这个企业基本上跟雷董事长也是同行。

  它采取新的商业模式,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自己并不进行新的投资而创造了非常好的产品,也开拓了很大的市场。这也是一种创意型的软投资,这里创新实际上是我认为更注重要做好创意型的创新,在创意型的创新可以最大限度的来利用现有的资源,减少投资来获得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效益。

  在这个过程中会很认真的捕捉一些新的技术发展的动态,如果一个很好的技术,也愿意投入巨资做好。

  从某种意义上不能说创新多了投资必然要少,我认为这并不是太大的矛盾,但是中国现在的情况,我觉得投资是必须的,当然更希望像小米科技这样所谓的软创新,投资比较少,但是创造效益很大。

  我对创新驱动的战略充满信心,因为我是做制造业的,三四十年的制造业做下来,我感觉拐点的到来创新驱动作为国家战略已经摆到了我们的面前,这些创新所带来的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一直是不断的提升,我们国家有很多创意园,有很多新的公司都从事一些符合现代发展方向的,环保、新汽车的领域。

  关键是政府已经下定决心把创新驱动作为国家战略来推动,这是体制的转变,路径和模式的转变,政府的引导和模式的转变和路径的铺设,符合了市场发展的方向,未来的前景一定是非常光明的。

  我拿我自己举例子,高速铁路的发展推动了高端制造业的发展,高新技术的产业,下面的子公司,有的企业员工的产值可以人均达到60万美元,这个我认为发达国家也算是比较可以的,创新型企业还有30万美元、40万美元的,这种发展方向按照这个渠道推动下去,中国创新战略的实施方向实现指日可待。

  主持人:刚刚四位发言嘉宾就如何能够更有效的推动创新驱动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这里我想补充一个问题给斯特恩教授,他在发言中已经提到了,在政府的财政政策和治理改革方面如何能够提高创新的驱动力,因为其实在中国投资驱动占中国经济增长比例很大,它的投资相当大的比例不是来自企业的投资,而是来自政府的投资。政府非常希望说更多的用创新这种方式来取代硬投资的方式,但是我感觉中国的政府,特别是各级地方政府,它们很熟悉用投资来拉动经济的发展,他们很熟悉这样的套路。

  未来建立起创新驱动的体制,对中国政府特别是各级地方政府来讲,他们如何能够做好更好的准备,这一点是不是请斯特恩教授讲讲。

  尼古拉斯·斯特恩:我想强调的是财税体制的改革就像土地一样,它们是供不应求的,这样的话会影响到我们的经济增长。所以在征税的时候是需要这样的征税,但是需要一个比较高效的征税方式,而不是说强征一些无用的税。GDP中国占的比例是20%,确实不是很高,也不是特别低,对于一个政府来说如果说非常的积极,还算是可以的投资的水平,同时在金融行业和国企行业,他们也可以通过这两个行业,通过一些投资。同时中国也可以通过一些研发的产业来推动,还有大学园区,还有一些公司的减免税率,如果他们可以提高他们的研发的话,可以通过不同税率的标准、税率政策要非常有创新性,在城市设计的时候要特别的有创新性。中国的城市率已经是超过50%,而且是在未来十五年还会要提高城市化率到70%,这样就需要很多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伦敦,大多数的路都是在罗马帝国时代的时候铺设的。这些都是几个世纪前的事,现在城市如何来运作,如何让人们更加的宜居,城市的运作方式应该是什么样,都应该做出决策。谢谢!

  提问:我有一个问题提给郑总,您刚才也说到了,创新不是拿钱买来的,但是创新的人却需要钱,您认为现在国企对创新机制的激励效果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

  郑昌泓:创新的体制和激励的手段现在是正的还是负的?我认为现在这个阶段是正的,国家从企业的层面,从央企来说推动的机制一直是比较正面的。特别是在国家引导的一些项目上,现在国家是从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对国家重点项目都是有引导资金的。另外自己对这些项目在研发的费用上是加大力量支持的,南车每年的研发费用是5%以上,去年大概一千多亿的收入有50多亿的研发费用,就重点的投入到了一些高端的符合发展方向的项目上。

  现在最主要是要把这些新的已经符合市场取向的,大家认为是环保,对环境和对未来发展方向都有用的比较好的技术和产品通过政府现在的渠道和路径应用到实际中。比如说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风电等等,但是为什么入围这么困难,很多人认识不到它的重要性,这是需要过程的,这届政府下了很大的决心,要从市场的取向上来其他一些重点的次要的,取出比较合理的路径来推动。实际上这些年我认为我们的政府是做了很多事,这方面是非常下工夫的,但是各个地方和地方的情况不一样,各个地方政府认识程度也不同,所以对科技的创新和拉动是不一样的。

  提问:您说到了要做城市设计,您说这是中国在今后一段时间能做的最重要的决策之一,我们知道很多技术都可以应用于新城市,但是最重要的决定其实是软环境,城市设计、街道设计、公共节运系统。在欧洲首都建设起来的时候没有汽车,但是今天汽车已经成为社会的一个驱动力,但是不幸的是中国的很多汽车却无法为民众来服务,所以如何来创新是设计软环境,这不是我们的技术,而是我们的设计原则,而且是政府的部门、政府的制度是否能够让城市运转得更好。所以我们如何获得这些精明的设计理念,不仅仅是技术。

  尼古拉斯·斯特恩:您在这个问题上考虑很多,有很多的例子,有些快捷的巴士在波哥大是非常好的,那是在哥伦比亚。就像地铁一样而且是地面上的“地铁列车”,运行得也很好,而且用起来也很方便,比私家车更好,因为它们是有专用车道的,但是必须要做出大量的投资。要让它比私车更有吸引力,确实有这样的例子,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决策体系在城市中,允许这样的长期观点,长远的眼光和设计。所以我强调税基的重要性,城市需要这样的税基,要有收入的基础才能做出长期的投资,所以创新也必须要考虑到公共财政的因素,但是现在中国是有很多很有创意的设计师,中国在高铁方面展现了很多的成就,所以今后五到十年的时间地,在建设中国城市方面我也表达了一些关切,有时候我们的碳足迹比人口增长的足迹快一倍,更像洛杉矶而不是哥本哈根。为了建设以人为本的社会,这么做是不可取的。

  所以应该是有中国特色的以人为本的城市,中国已经在投资于创意产业,同样重要的是在技术工程方面这是同样重要的,虽然不是更重要。

  提问:问题提给林总,我们注意到航空工业是全球化的工业,在过去的几年航空工业在对外合作走出去引进来做了非常多的工作,尤其是自主创新方面也是硕果累累,我想请教一下林总,在中航工业的长期战略里如何处理自主创新和全球化背景下的航空工业的对外合作的关系?

  林左鸣:谢谢你,我觉得自主创新跟国际合作并没有矛盾,实际上我们越是要进行自主创新的时候,越渴望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因为现在任何一项技术、任何一个产品的发展都不是一个企业或者某一个国家的工业能单独完成的,因为都是全球化的条件下来推动这样的创新和技术发展。

  实际上我们发现了一个情况,凡是创新的越好的一些技术和产品,往往国际合作就合作得越好也越成功。我感到这里并不矛盾,是可以相辅相成的。当然在进一步推动自己的自主创新的时候,我们也更加关注进一步开发国际上的一些合作的渠道。因为航空高科技本身是个比较敏感的技术,所以合作起来确实有一些难度,我们这方面公司也做了很多工作,尤其是跟欧美很多大学、中小企业都建立了广泛的联系。我相信随着时间的进展,我们这样的合作能够不断的推进。当然更渴望像UTC这样的航空大企业开展战略性的合作,实际上我们跟UTC有很长时间战略同盟的合作关系,我相信会在今后新的航空产品上做出贡献。

  提问:我有两个问题要请教欧莱雅的安巩先生,第一个问题欧莱雅如何落实创新在中国的落地,是否更侧重于新产品开发还是产品的差异化竞争,据我所至2013年欧莱雅总部放在巴黎,只是去年搬到的中国,这样的决定是做何考虑?

  安巩:非常感谢您的提问,在我们的行业中创新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我之前解释的,更多的因为竞争,当然如果你想要创造优质的产品、最安全的产品总是需要不断的进行研发,为消费者做到最好,所以我们在创新方面投资很多,大概总收入的3%到4%在业内是比较高的。确实我们已经重组了我们的研发体系在过去几年中。从前是以法国为中心,100%的研发都在法国,但是在过去十年我们创立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研发中心是设在中国的上海,这样才能够在中国进行研发和创新,为中国消费者研发和创新,90%的产品比如说巴黎欧莱雅90%都是在中国研制,由中国的科学家研制,也是为了中国消费者而设计的,所以这是非常好的方向,这是非常积极正面的动态。

  主持人:今天围绕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由四位发言者做了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做了阐述,看到在过去几年中国在建立创新驱动能力方面我们一直在不懈的努力,从创新的最基本,像专利的申请数量,过去几年中国企业,中国的各种机构在专利的申请数量每年增长是超过20%,其中中国大学每年申请的专利就达到6000项,这个指标和美国大学申请的专利的数量是相当的,专利涵盖的范围和专利的质量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分析。但是从数量的变化来看,中国的创新能力正在逐步的提高。

  另一方面,刚刚的讲者像林董特别的提到,产品的创新观点我很认同,不要要硬创新,比如说南车在高铁方面设备上确实是全球是独树一帜的,但是另一个方面在软创新方面,这个突破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当今智能互联网的时代,很多软创新并不需要太多的硬资本的投入,如何能够创造更好的应用,提供更好的服务,这种服务中带来一些新的价值的增加,这也是一个方向。

  斯特恩用中国政府治理和财政的改善上如何更有利的培育创新驱动的因素也谈了自己的观点。

  总而言之创新驱动的转型将会带来一系列深刻的改变,也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也影响到国家经济战略发展等方方面面,相信通过今天的讨论,我们对这个议题会有更深刻的理解,今天的论坛这个话题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独家视频:彭丽媛见米歇尔称一见如故
  • 体育杜兰特51分+1.7秒准绝杀 詹皇15分热火胜
  • 娱乐马伊琍微博说漏嘴 松口承认二胎是女儿
  • 财经惠州已成鬼城 政府人士称还得继续卖地
  • 科技中移动利润15年首下滑归因3G和微信
  • 博客实拍:彭丽媛陪同米歇尔夫人参观故宫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高三男生晚自习时跳楼 家长称被校方逼死
  • 黄祖斌:唱空中国需要最基本的智慧
  • 王本国:IPO梦魇不改强者恒强的风格
  • 谢百三:优先股谁要呢?多是昙花一现
  • 淘气天尊:优先股试点并非天大利好
  • 徐文明:绝地反击 看多时机仍没到
  • 钮文新:结构调整将导致中国经济脱轨
  • 张化桥:咱们的财富在哪里?
  • 沙黾农:我的10条救市建议
  • 叶檀:以小崩盘扼制大崩溃
  • 徐斌:限制大城市规模的规划注定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