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格拉斯:地方和政府公开发行债务可限制风险

2014年03月22日 14:55  新浪财经 微博 收藏本文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于3月22日-24日在钓鱼台举行。上图为麦格希财讯集团总裁道格拉斯·彼得森在《透视政府债务风险》主题论坛发言。 (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刘海伟 摄)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于3月22日-24日在钓鱼台举行。上图为麦格希财讯集团总裁道格拉斯·彼得森在《透视政府债务风险》主题论坛发言。 (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刘海伟 摄)

  新浪财经讯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于3月22日-24日在钓鱼台举行。上图为麦格希财讯集团总裁道格拉斯·彼得森在《透视政府债务风险》主题论坛发言。

  道格拉斯·彼得森:我给大家介绍一些背景,首先想想全球基础设施的环境,比如说这是需要债的领域,在今后17年的时间麦肯锡的估计会需要有57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融资需求,道路、机场、能源,显然其中一部分是中国需要的。资金是有缺口的,到底是公共部门还是私营部门。

  今天中国8.5%的经济都是投资于基础设施,美国是只有1.7%这是20年来的低点。在过去30年的时间里,中国市场迅速扩张,人均GDP增长了27倍,这是在过去20年的时间里。但是其中的一些扩张可以看到有很不平衡的地方,比如说在东部沿海有教育、城市化、道路的建设开放,但是有些内陆地区经济却是相对的本土化和封闭的。

  对于金融市场又有什么要求?今后会是什么样的走势?总体来说中国的政府债务和其他的国家相比并不是特别的高,占到37%。和其他的3AA、3B国家相比并不是特别高,但是我们必须来关注这个阶段,因为现在的债务上升比较快。中国债务的增加比过去要更快一些。以便满足各个地区的需求和中国其他地区的需求,让城镇化扩展到国家的其他地区不仅仅是沿海。

  我们对中国的公共债务是怎样的看法?债事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储蓄者走向投资者的一个枢纽。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陈述效应,而且还可以创造就业机会,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考虑一下这个市场,如何负责任的使用债务,并且建立一个有责任的市场,我想谈一谈如何从银行市场作为主要的筹资来源转变到一个资本市场、债务市场,尤其是对地方政府而言,为了做到这点我们必须要考虑使用债权融资的优势。

  由于债权融资提供的是财政的约束,使得地方和政府必须要公开的发行债务,因此他们是做出公开的承诺,并不是一个政府和银行间私下里的承诺,而是公开的契约,这会有更多约束。

  第二它能够限制地方政府的风险,这样的债务使得它的财政义务和政府的需求互相的匹配。你可以把短期的债务不断的滚动,根据相应的利率,或者说可以做长期债务固定的利率。因此你的利率是很清楚的,需要长期需要支付多少,知道自己的财政义务。

  现在中国的金融市场上一般债事是一到三年的流动性,但是可以看到资本市场在中国的周期越来越长了,另外债务市场会带来更多的私营投资,使得中国的债务发行者有能力能够有更多的渠道来筹资,银行市场、债务市场和不同类型的其他的机会,能够使他们的风险多元化。

  政府能够仔细的审视这些市场来理解和监管这些市场,因为现在有更多的市场能够提供融资的话,你就能够获得相应的评级的透明、内部审计带来的透明,有内部和外部审计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多的透明度,还有一个定价的机制,可以看到信用风险的价值,也是在市场的环境上能够有很好的理解。标普是有一个框架的,做地方政府债务评级的分析。

  如图,透明度的一个例子。我们会看到更多的债事会兴起,一开始也听到说中国对自己的债务水平管理在过去五年是非常审慎的,因为世界上其他地方有一些债务的危机,但是确实有一些转变,我们看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趋势,但是我是很有信心的,中国应该有非常专业化、非常审慎的债券市场,但是现在应该采取行动,抓住机会建立适当监管环境和流动性定价体系,并且要有收益的曲线,为中国带来更多的益处。谢谢!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我国将出台技能型和学术型两类高考模式
  • 体育杜兰特51分+1.7秒准绝杀 詹皇15分热火胜
  • 娱乐马伊琍微博说漏嘴 松口承认二胎是女儿
  • 财经惠州已成鬼城 政府人士称还得继续卖地
  • 科技四大行下调手机端购买网络金融产品额度
  • 博客实拍:彭丽媛陪同米歇尔夫人参观故宫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高三男生晚自习时跳楼 家长称被校方逼死
  • 黄祖斌:唱空中国需要最基本的智慧
  • 王本国:IPO梦魇不改强者恒强的风格
  • 谢百三:优先股谁要呢?多是昙花一现
  • 淘气天尊:优先股试点并非天大利好
  • 徐文明:绝地反击 看多时机仍没到
  • 钮文新:结构调整将导致中国经济脱轨
  • 张化桥:咱们的财富在哪里?
  • 沙黾农:我的10条救市建议
  • 叶檀:以小崩盘扼制大崩溃
  • 徐斌:限制大城市规模的规划注定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