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俏:地方政府严重企业化导致地方债风险大

2014年03月18日 13:43  新浪财经 微博 收藏本文     
由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北大经济研究所联合举办的2014两会后经济形势和政策分析会3月18日在北京举行。图为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刘俏。  由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北大经济研究所联合举办的2014两会后经济形势和政策分析会3月18日在北京举行。图为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刘俏。(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常宁摄)

  新浪财经讯 由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北大经济研究所联合举办的2014两会后经济形势和政策分析会3月18日在北京举行。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刘俏在主题演讲时表示,中国地方政府严重企业化,对投融资是否能达到最优配置缺乏考虑,导致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较大。

  以下为刘俏演讲全部实录:

  刘俏:感谢大家,我今天讲一下地方政府金融的概念。一个是中国地方政府企业化的行为模式非常的明显,我们叫严重企业化的地方政府。我们调研几个城市的话基本上稍微一个地级市有点规模他们每年固定资产投资规划1千亿以上。大家可以想像1千亿人民币投资规模对企业来说是非常大的,是央企级的企业有对应金融安排和服务。到我们地方政府做很多投资、融资,投资和融资合理不合理,是否是最优优化形势缺乏考虑。导致后果我们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蛮大的。

  去年3月31日,将近6万审计人员在中国基本翻个底朝天。2010年年底到2013年年终,我们地方债规模增加7万亿,未来是很担心的事情。尤其是今年李克强总理在两会上提到今年7.5%的GDP增长速度,中央政府容忍经济下行的限度其实非常有限的。投资本身没有任何错,投资应该是非常值得去思考一个政策侧面。如果投资的话还是向大的比例投资效率非常低下,国有企业或者是地方政府承担的话,这个后果应该是我们不想看到的。

  在这样背景下其实我们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地方政府金融研究组,也是由蔡洪滨老师牵头,我们光华很多教授参与。去年我们提出一个框架,这个出发点很简单,就是想解决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我们去年2月份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去年4月份基本上这个理论框架成型,从去年年终开始在全国各地也找了很多城市一直试点。今天这个时间可能我给大家简单分析一下我们是怎么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相信我们提出这样一个市场化的解决方案的话,能够组中解决中国地方债问题,能够优化中国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问题,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非常简单首先第一点作为企业化的地方政府,同时你又是一个非常糟糕的企业,企业本身借债要换钱,地方政府很多是借钱不还。我们要优化地方政府投融资行为,最大一个出发点必须是一个要有资产负债表。你要对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质量问题、资产负债未来动态演变要有了解。这个编制过程我们讲究一个前瞻看法,不是对历史资产负债情况做一个描述,对当地的地方政府对未来经济和宏观的经济变化,财政和金融综合考虑之后,也要对未来做出前瞻性判断。我们做出试点,基本上是十年的资产负债表和地方的财政支出表的评估。未来动态变化本身会揭示很多信息,会对未来政府对这些信息变化有充分的了解。

  基于地方政府的信息可以编辑一个相对合理的信用评级,不是给公司评级,而是给地方政府评级,可以反映地方政府风险状况。这个评级可以纳入对地方政府的考察。中央一再强调要改变这种完全以GDP来论英雄这样一种考核机制,你没有替代性指标。我们这里提供一个补偿性的指标,可以建议在地方政府考察的时候你可以对他的信用评级一个变化情况作出评估。假如说一个地方政府,一个地方经济本身增长速度很快,这种增长是低质量,完全是靠产能过剩投资拉动,必然反映在信用评级。这种情况下把信用评级变化做一个考核指标,优化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带来根本性的变化和影响。

  我想还有一个意义这是完全市场化的运作,不是我们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我们来做信用评级。像市场这些评级公司只要你理解这些理念,他可以形成市场竞争的过程。一旦地方政府有清晰的信用评级之后,信用评级作为基础,他就为未来地方政府发市政债,地方政府作为主体,财政收入作为来源,发市政债,可以解决地方政府在融资方面一系列的通过一些另类或者资本套利方法融资,从而导致债务不清楚。

  下面讲一个案例,这个案例基本把我刚才讲到地方政府的本质和内涵做了一个演示。这个城市是南方的一个城市,跟中国很多地级市情况非常相似。他本身经济相对不发达,这是很发达的经济大省,这个城市在当地省里面是一个相对不发达的一个省,财政很小,基本上没有太大财政未来增长空间。产业结构主要有第二产业为主,所有制都是民营经济为主,没有大的国企,基本上国企在当地影响力有限,金融体不发达。银行系统存贷比40%。地方政府有很大的规划,他们希望通过引进大的项目、大的工程、大的国企、央企投资,希望未来税收还有GDP可以带来很大的变化。这种背景下我们帮他做调研,做地方政府的金融分析。

  我们首先帮地方政府做了一个资产负债表和财政收入支出表的评估,基本思路就是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还有未来一些规划还有地方的财政金融总体状况。基于当地未来经济的预测,我们把他未来包括历史、未来资产负债表,大家知道这个表什么意思。中国300多个地级市,改革开放30多年没有这个表活的很开心,经济发展也不错。

  我们把这个表做出来之后,这是资产负债表是历史的情况。这个表现在是对历史和未来都做了一个评估,同时把财政收入支出表和企业的财政的损益表做出来了。能干什么事?首先第一点你可以把地方的未来的融资能力评估出来、量化出来,资产负债表资产质量、负债结构不发生根本变化的话,他这个可以告诉你地方政府未来债务的演变情况。我们是前瞻性评估,可以把地方政府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他的融资规模可以描绘出来,地方政府融资规模。在我们这个案例里面,他的融资规模就在几十亿人民币。当地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每年是一千亿人民币。意味着你在投资的话第一不合理,第二如果合理需要民营资本大量介入,地方政府不能扮演过度活跃的角色,这是第一个分析。

  同时我们可以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情况做出判断,资产负债表和财政收入支出表合在一起之后,提供大量的比例和变量,遵循一定的规律分布。发现当地财政收入低于全国平均,同时债务结构、债务比例、债务规模、还债能力都可以通过资产负债表和财政收入支出表作出量化评估。我们讲地方政府虽然债务规模很小,但是他的债务管理能力更差。一旦债务发生一定规模变化之后,对当地政府的资产负债和财政收入带来影响。这个建议对当地政府还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我们还做了评级,我们建立一个模型体系,这里我们根据宏观经济情况,当地的经济情况,财政情况、金融情况还有风险因子做一个综合性评级。当地政府做的评级是A+,换句话说就是非常信用程度还不错的政府。我们的体会这样的地方政府是A+,在中国大部分的地方政府评级比这低很多,这地方政府的信用情况还很值得担心的事情。

  根据这个评估我们一个政策建议在当地开始实施,是什么样的?我们建议把信用评级做一个考核指标,地方政府做的第一个尝试是在地级市层面尝试。今年2月份我们在当地做了县级政府的信用评级尝试还有同样的分析。通过对县级政府的信用评级分析之后,当地市政府已经对县政府提出这样的要求,未来若干年我会看你信用评级的变化,根据你的信用评级变化考核你的职能业绩。我想他基本上实现我们最早的思路,希望能够在地方政府的投资模式里面他们考虑到还债问题,信用评级可能恶化的问题,通过外部机制约束的话,能最终优化自己的行为。我们基本上尝试在非常小的范围之内完成了闭环系统,最早思路和实施到被政府采纳,过一两年可以看到实施之后的效果。

  我们的目的是想在更高层面、更大规模做这样的尝试。我们感觉到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一个系统性风险。如果从这个机制上改变话有可能是一个定时炸弹。地方政府习惯了这种行为模式之后,地方政府的债务本身有点像鸦片一样,你吃了之后觉得很舒服,很过瘾,长此以往对地方政府的发展质量和整个资源使用可能是灾难性的。

  因为蔡院长在两会提了这个事情,地方政府影响考虑信用评级,考虑用信用评级监督地方政府的模式。反响很大,他们一直给我反馈,一些各地的财政局和财政厅这样一些单位通过他们在联系,想把这个方法在当地尝试。我想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还很欣慰,花了一年时间,很辛苦,今年2月份这个地方在广东,我们研究人员包括博士生在广东一个比较偏远的地方扎了很长时间。当时正好感到东莞扫黄,都以为我们在不正确的时间不正确的地点干了不正确的事情,其实我们在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地点干了正确的事情。我们很欣慰,我们做的东西真正的落地,能够产生东西。

  更希望媒体朋友能多宣传这样一个评级体系。我们觉得这是好事,是正确的事情,谢谢大家。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正直播马来西亚航空飞机失联事件 专题
  • 体育英超实力榜:BIG4贡献7人 苏神出榜单
  • 娱乐网曝选秀无快女 好声音最美和声获批文
  • 财经一线楼市现降价信号:万科北京新盘打折
  • 科技天文学家找到宇宙大爆炸决定性证据
  • 博客宁财神:逐条揭发编剧于正的“劣习”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男神老师网络爆红 网友惊呼“重考川外”
  • 马光远:人民币步入贬值周期
  • 罗天昊:中国城镇化战略的四大隐忧
  • 朱大鸣:让房价跌40%的只有信贷政策
  • 叶檀:央爸断人后路为长子复仇
  • 章玉贵: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
  • 小艳红:互联网改变博彩业启示
  • 吴国平:第一波吃饭行情即将开席
  • 水皮:肉还不是烂在锅里?
  • 叶檀:扫荡人民币套利热钱
  • 向松祚:互联网金融 该不该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