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评李德伟的“学术贡献”

2013年09月01日 12:44  新浪财经 微博

  2013年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评选正在进行,其中涉及到部分经济学理论申报资格问题引起部分学者争议,为了公平起见,新浪网全文刊登组委会提供的相关资料。刊登此文并不意味着新浪网赞同其观点。以下为文章原文:

  学术不规范、治学不严谨—— 五评李德伟的“学术贡献”

  熊柴、高宏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博士研究生

  李德伟先生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候选理论的申报材料表明其存在严重的学术不规范和学术态度不严谨问题。

  1.提供成果列表与申报内容无关

  李德伟先生申报材料中提供的第19、20(见李德伟等:《国有经济如何实现有效管理》,《经济参考报》,1991年10月23日;李德伟等:《国有经济管理的经验与教训》,《 经济改革内部参考》,1991年第23期)两篇文章的内容基本一致,分为三个部分:“关于国有经济的一般性事实、国有经济成功的基本要素、影响国有经济的因素”。而且这两篇文章与其申报题目没有直接关系。

  此外,李德伟先生提供的第32篇(见李德伟等:《当代西方股份制的新发展》,《经济论坛》,1993年第15期),也与其申报题目无直接关系。把与申报题目无直接关系的论文放在参考文献中,即使不是在“滥竽充数”,也属于态度极不严肃认真。

  2. 提供的成果署名与实际不符

  按照学术界一般惯例,在参考文献中署名“李德伟等”,一般都应以李德伟为第一作者。但经查阅,注明“李德伟等”的第19、20、21篇参考文献(见李德伟等:《国有经济如何实现有效管理》,《经济参考报》,1991年10月23日;李德伟等:《国有经济管理的经验与教训》,《 经济改革内部参考》,1991年第23期。李德伟等:《从承包制向泛股制过渡是深化企业改革的最佳选择》,附《四川省涪陵市泛股制试点章程》,《经济改革内部参考》)的第一作者均非李德伟本人。

  而申报材料中署名为李德伟、盖建玲的《股份合作制—理论、实践与操作》(工商出版社1997年版)实际署名是盖建玲、李德伟。

  这到底是李德伟先生不懂学术规范呢,还是其他合作者有意谦让,抑或是李德伟背着合作者擅自更改署名排序?

  3. 提供的成果出处存在误差

  李德伟先生申报材料参考文献第25项(见李德伟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经济体制改革杂志》,1993年第2期)在作者提供的刊物各期都查不到。百度百科[微博]曾介绍李德伟的这篇文章发表在《经济体制改革内部参考》上。因为读者首先要根据作者提供的文献出处进行检索和评价,而李德伟先生连续五年都提供了根本查阅不到的文献出处,如果不是疏忽,那就一定是虚报了。

  李德伟先生的申报材料还显示,他在《经济改革内部资料》和《中国技术经济》上各发表了1篇文章(见李德伟等:《长沙市泛股制试行方案 》,《 经济改革内部资料》,1988年第8期;李德伟等:《泛股制的基本类型》,《中国技术经济》,1993年第5期)。但根据我们在百度、清华图书馆及国家图书馆的搜索,均没有找到这两本刊物。

  此外,李德伟先生申报材料参考文献第16项也存在偏差,实际题目为“多元导向经济与生产要素联营体制”,作者却写成了“多元导向经济与泛股制”。该文本来发表在《经济体制改革内部参考》(1994年更名为《改革内参》,而李德伟先生提供的出处则是根本不存在的《经济改革内部参考》。

  4.提供的成果编号混乱

  除前面所述的期刊名称写错外,李德伟先生申报材料的参考文献序号也存在问题。在其2009-2010年的申报材料中,参考文献的最后序号为36,但由于中间缺30号,最后序号实为35。2013年的申报材料虽然中间填补了30号,但最后序号又变成了32。这说明李德伟先生对申报如此严肃的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其态度极不严肃认真。

  5. 同一作品出现两次

  李德伟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同时发表在《 经济体制改革杂志》(1993年第2期)和《中国技术经济》(1993年第3期)两个刊物上,并作为两项成果列入候选理论文献与材料目录中。。李德伟等《当代西方股份制的新发展》亦同时发表在《理论探讨》(1993年第5期)和《经济论坛》(1993年第15期)两个刊物上,同样作为两项成果列入候选理论文献与材料目录中。李德伟等的《生产要素联营制实施方案》也同时发表在《中国企业家》(1988年第3期)和《经济研究参考资料》(1988年第94期)两个刊物上,并作为两项成果列入候选理论文献与材料目录中。还有李德伟等的《实行生产要素联营制》(《经济日报》,1987年5月16日和《推行生产要素联营制》(《世界经济导报》,1987年5月25日)题目只有一字之差,内容基本相同,也作为两项成果列入候选理论文献与材料目录中。这说明李德伟夸大研究成果数量,其候选理论的35件作品实际只有31件。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对李德伟先生申报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的资格表示严重质疑。上述材料表明,李德伟先生是一个学术研究不规范、治学态度不严谨、学术观点自相矛盾、自我学术评价言过其实并经常据他人成果为己有的人。如果继续保留李德伟先生的申报资格,将助长其学术不端行为,污染学术环境,败坏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的声誉。这是大多数有良知的学者和关注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评选的人所不愿意看到的。此风断不可长。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国资委主任蒋洁敏涉嫌严重违纪接受调查
  • 体育中超-恒大0-1泰达 卓尔负大闹球场 视频
  • 娱乐梦鸽做客新浪谈李案:我保护不是袒护包庇
  • 财经中石油有员工常年举报一把手
  • 科技手机固话今起实名制 新用户不实名拒入网
  • 博客谢百三:朱镕基最厉害的是稳住房价
  • 读书皇家奇迹:历史上唯一修成金婚的皇后
  • 教育大学生恋爱1年花1万 男生大呼爱不起
  • 管清友:下半年经济不会昙花一现
  • 刘石:人生本是一出戏
  • 龚蕾:叙利亚局势对全球经济影响分析
  • 谢百三:象朱镕基那样关心民生股市
  • 谢作诗:中美日三国经济学
  • 苏堤春晓:被译为时代广场的时报广场
  • 陶永谊:经济增长靠什么来推动
  • 叶檀:中石油落马高官与徐明性质相同
  • 徐小明:光大就是个倒霉孩子
  • 正略钧策:中国汽车行业下一个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