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评李德伟的“学术贡献”

2013年09月01日 12:42  新浪财经 微博

  2013年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评选正在进行,其中涉及到部分经济学理论申报资格问题引起部分学者争议,为了公平起见,新浪网全文刊登组委会提供的相关资料。刊登此文并不意味着新浪网赞同其观点。以下为文章原文:

  一个剽窃两种对立价值论的高手——三评李德伟的“学术贡献”

  高宏、熊柴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博士研究生

  从2009年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申报以来,李德伟先生便不断在媒体散布南开大学教授谷书堂和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剽窃其成果的言论,妄图借助别人的名声提升自己原本就没有的学术地位。正是由于看透了李德伟的用意,谷书堂和蔡继明教授一直都保持了沉默克制的态度。然而,正所谓“善不积不足以成其名,恶不积不足以亡其身”,谷书堂和蔡继明教授的沉默反而让李德伟先生愈发癫狂,前不久更是推出了一篇“新作”[1],试图为其从未提出过的“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寻找和补充理论依据。可是,欲盖弥彰,正是这一“新作”,进一步暴露了李德伟先生的经济学研究缺乏最基本的理论基础。

  一、李德伟的什么发明竟然让中国学者既不敢表示认同,也无法表示异议,只好保持缄默呢?

  直到2009年蔡继明教授质问李德伟的分配理论是以什么价值理论为基础时,李德伟先生似乎才恍然意识到,没有价值基础的分配理论,无论自己再怎么炒作,也不会引起经济学界的关注。因此,李德伟先生除了在次年申报“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创新奖的材料中匆忙写上了“广义劳动价值论”外,经过近两年的苦苦思索,终于拼凑了一个自鸣得意的似乎是以所谓“广义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分配理论”,虽然漏洞百出,但这已经是李德伟先生“迈出的一大步”了。

  首先,为了使自己的理论看起来像个样子,李德伟先生率先批评学术界说:

  有的人弄不懂经济学中的“长期”与“短期”“宏观”与“微观”的区别,将经济增长和发展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混为一谈,看不清一元生产函数与多元生产函数的区别,混淆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与“三或四要素论”两个具有重大发展意义的理论的含义。

  虽然任何一本初级经济学教科书都对“长期”与“短期”、“宏观”与“微观”四个概念做出了明确的区分,但我们还是非常想了解李德伟先生对这四个概念有何更精确的界定。然而,通篇阅读李德伟先生的大作,却丝毫不见对这些概念的进一步阐述,更不要谈区分了。试想,连自己都回答不出什么是长期、什么是短期,什么是宏观、什么是微观,又凭什么指责他人“将经济增长和发展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混为一谈,看不清一元生产函数与多元生产函数的区别”呢?

  接下来,为了让自己的“理论”更具有学术色彩,李德伟先生采用了时髦的数学模型。希望学过高等数学的读者不要过于苛责李德伟先生如下错误百出的数学表述(例如,对K求导F’(K)=K’,显然是不正确的;“全导数”和“全微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李德伟先生却将其混为一谈)。

  一般简单地投入产出函数形式如下:

  F(K,L)(K=资本,L=劳动)

  在传统企业数学模型中,L为成本,在动态生产过程中(从投入到产出的时间T),L因已经事前支付,保持为不变量。资本却有盈亏,是唯一变量。因此,该函数是一元函数,F(K),对K求导F’(K)=K’(资本边际利润)。

  但是,在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企业模型中,F(K,L)(K=资本,L=劳动),L与K都是资本化为投入,在动态生产过程中(经过从投入到产出的时间T),L与K都是变量,劳动与资本都有盈亏,因此,该函数是多元(这里简化为二元)函数。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要对F(K,L)求全导数。

  上述经济学理论和数学模型在西方经济学中没有现成表述,它是对全部经济学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的创新结果。因此,中国的学者往往既不敢表示认同,也无法表示异议,只好保持缄默。

  这便是李德伟先生冥思苦想出来的创新性分配理论的模型。李德伟先生认为:一般的投入产出函数适用于古典的市场经济,在其中“产品出售盈或亏,与工人的劳动报酬没有关系,完全由资本投入者负责”;而他的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企业模型,应用于现代市场经济,其中“企业是由所有生产要素平等协商组成,各种生产要素都参与经营管理,都对生产经营和销售结果负责,即对企业盈亏负责,这就是‘劳资合作共赢’的新型企业(利润共享制、技术入股、经营者股权等等)”。

  姑且不论“劳资合作共赢”是否为一个学术性概念,仅就李德伟列举的几种“劳资合作共赢”类型做一些分析:

  利润共享制是企业年终时以红利形式发放的劳动收入,是对企业税后利润的一种内部再分配,是对工资和奖金的一种补充形式。请问李德伟先生,共享的这部分利润是对哪个变量求导数的结果?它又是哪一种要素分配的收入,与工资有何不同?按照你的分配模型,企业如何确定各要素分配的具体数额是多少?能否给出一个明确的量化的表达式?

  技术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在企业生产函数中显然不同于资本与劳动,相应地,在数学模型中,技术是非连续型变量。如何衡量技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新古典价值论等多种价值论都已经做出相应的回答。我们不知道李德伟的分配模型如何对技术这种非连续型变量求导。函数在某一点可导必然在该点连续,难道李德伟连这最基本的数学知识都不懂吗?

  至此我们不禁要进一步发问,现代市场经济中既有纯粹的私人企业,也有纯粹的国有企业,还有公私融合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所谓“劳资合作共赢”分配模式到底适用于哪一类或哪几类企业呢?全微分后的收入是否与各自生产要素的贡献相一致?各自的价值基础是什么?对这样一个没有任何说明和论证的模型,中国的学者又怎能不“保持缄默”呢?

  二、李德伟的“理论”不过是对新古典价值论的剽窃

  随手翻开一本主流的经济学教材,都能找到比上述李氏理论更完整的表述。早在19世纪70年代发生的边际革命就已经为新古典要素价值论提供了理论基础,它假定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时,持续地追加某种生产要素,在达到一定点后,每追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产生的总收益的增量,即边际收益产品(Marginal Revenue ofProduct, MRP),将随着该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而递减。从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和生产要素投入量可以确定此生产要素所创造出的全部收益,即这个生产要素对总收益的贡献。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2],各生产要素对总收益的贡献等于各生产要素的报酬,从而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报酬即工资、利息、地租等收入,即决定于这些生产要素对总收益的实际贡献。用李德伟先生所使用的生产函数Y=F(K,L)(K=资本,L=劳动),我们保持其中的一个变量(如资本)不变,而不断地追加劳动的使用量[3],其所得到的Y的增加即是劳动对总收益的贡献;而当两种要素(资本和劳动)都可以变动时,企业可以同时调整两种要素的投入,以实现自己的利润最大化。此时,利用全微分公式[4],对各个要素求偏导,即是各要素对总收益的边际贡献量。[5]李德伟主张的“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企业模型”即来源于此。然而,新古典价值论是一套完整的理论,既适用于古典的市场经济,也适用于现代市场经济;既适用于一般企业,也适用于“劳资合作共赢”的新型企业,不会因为企业性质不同而人为地产生约束条件的“重大区别”,当然更不会存在“中国粗心大意的学者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同时,新古典价值论不仅关注完全竞争市场,而且也形成了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要素分配理论。敢问,李德伟先生除了断章取义、把原本很规范的表述弄得漏洞百出外,新意何在?

  三、李德伟的“广义劳动价值论”是对国内诸多学者的剽窃

  李德伟先生在2009年的申报材料中除了强调劳动价值论应当与系统论联系起来之外,还只字未提出任何特殊的价值理论,而在2010-2013年的申报材料中,居然宣称他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将“狭义的劳动价值论(只承认劳动创造价值)”发展成为“广义劳动价值论(生产要素系统创造价值)”(有时李德伟又称其为“系统价值论”)。

  鉴于从李德伟公开发表的作品中找不出一篇是以价值理论为题的,我们只能从他2010年申报的候选理论的自我陈述中来鉴赏其创新性成果了:

  “作者指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要素包括生产资料和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劳动和自然界(生产资料)一起才是创造价值的源泉。既然生产力是创造价值的劳动的物质条件,显然,劳动价值论应当与系统论联系起来,可以将投入生产系统的全部生产要素(物质资本和劳动能力、技术和管理等人力资本等等)‘资本化’,‘劳动’即为该系统的整体运动,而不是某一要素独自活动,价值创造也是每一生产要素都参与的系统活动过程,因此,分配应当按每一要素贡献进行,这样一来,作者就将‘狭义的劳动价值论(只承认劳动创造价值)’发展成为‘广义劳动价值论(生产要素系统创造价值)’,并妙地将企业所有权、经营方式和用工制度的改革思路,统一为从产权制度、管理体制到分配方式三方面协调进行的系统改革理论。”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是从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创造的意义上接受了威廉·配第“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观点的,为此他曾经严厉地批评《哥达纲领》“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的观点,指出:“自然界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而物质财富本来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的源泉,劳动本身不过是一种自然力的表现,即人的劳动力的表现。”[6] 但涉及到价值(即社会财富)的创造,马克思始终坚持活劳动的唯一源泉。“劳动和自然界(生产资料)一起才是创造价值的源泉”或许是李德伟的观点,但绝不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退一步讲,李德伟所持的上述观点,也并非李德伟独创。且不说早在大概190年前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就由于其弟子通过把劳动概念泛化(资本、土地甚至牲畜的作用都被看作是劳动)而庸俗化了,就在我国的改革开放初期,众多经济学者根据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实践,都纷纷提出了广义劳动价值论、社会劳动价值论、大系统价值论。

  由中国知网的检索可知,钱伯海教授早在1984年就提出了社会劳动价值论,并于1997年出版了《社会劳动价值论》专著,他所说的社会劳动就是指包括了活劳动和表现为生产资料形式的物化劳动的广义劳动[7];李善明在1988年3月就讨论过广义劳动价值论[8];曹智英、陈俨在1989年5月首次明确以“广义劳动价值论”为题发表论文[9];许有论于1995年10月以“广义劳动价值论”为题发表文章,并于2001年发表专著,并引起了一些学术回应[10]。

  即使我们查询与其“广义劳动价值论”意思相近的“系统劳动价值论”或“系统价值论”,我们也会发现,梁政于1987年5月进行了首次公开讨论[11];王志华早在1998年出版了《大系统价值理论》[12];张洪兴于2002年出版专著,对此进行了系统阐述。[13]

  正如前文所述,在李德伟教授的申报材料的参考文献中,根本找不到“广义劳动价值论”的词语。即便是“系统劳动价值论”,其首次明确公开谈及的时间是1992年,而且也只寥寥4页。[14] 而与其内涵接近的“完全按劳分配”,最早也只是见于1988年[15],晚于李善明和梁政。从其1988-2012年的文章来看,其所谓的“广义劳动价值论”或“系统劳动价值”没有任何进展,认识依然停留在1988年的水平。因此,无论如何,李德伟教授也不能自称创立了“广义劳动价值论”或“系统劳动价值论”或“系统价值论”。他有关“广义劳动价值论”的寥寥数语不过是来自对学术界已有成果的剽窃,至少也是鹦鹉学舌。

  四、李德伟的“广义价值论”更是对蔡继明教授赤裸裸的剽窃

  众所周知,“广义价值论”作为谷书堂、蔡继明教授创立的“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16]的价值基础,是蔡继明于1987年首次在经济学界公开提出并不断完善的。经过20余年的研究,蔡继明教授的学术团队围绕广义价值论已经累计发表了20多篇论文和出版了2部学术专著(参见附录)。广义价值论既不同于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的价值论,又有别于斯拉法的价值论,可谓独树一帜的另一种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价值论。这使得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与萨伊的“三要素理论”以及新古典的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划清了界限,成为中国经济学界唯一的以自己独创的价值理论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理论。

  李德伟不仅大量剽窃经济学者们的广义劳动价值论,甚至还盗用了蔡继明教授2009年申报材料中的“广义价值论”这一概念。而据中国知网检索,从李德伟先生申报材料的参考文献及其在2009年之前公开发表的全部文献中,根本就找不到“广义价值论”这个术语,更遑论其创立了什么“广义价值理论”了。

  更为恶劣的是,李德伟先生竟然反过来诬陷蔡继明教授把他的“系统价值论”篡改到“广义价值论”的阶段[17],这可真是开了中国经济学界恶人先告状的先河。

  李德伟先生在囫囵吞枣地剽窃蔡继明教授广义价值论的时候,却忽略了蔡继明教授的广义价值论是以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说为基础的,是与新古典价值论和所谓“广义劳动价值论”截然对立的价值理论。也只有像李德伟这样不学无术、对价值理论毫无研究的人,才能成为同时剽窃两种对立价值论的高手。

  五、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李德伟先生苦心孤诣为自己散碎的论述寻找出来的理论基础,不仅毫无新意、错误百出,而且是对新古典价值论和广义价值论赤裸裸的剽窃,这不仅进一步暴露出了其所谓的“学术贡献”是虚无缥缈之物,更揭示了其借诽谤他人炒作自己的目的。

  附录:蔡继明教授学术团队广义价值论研究成果目录

  1.      

  《比较利益说与劳动价值论》,《河南大学学报》1985年第6期。

  2.      

  《比较利益说与广义价值论》,《南开经济研究所季刊》1987年第1期。

  3.      

  《广义价值论初探》,《商业经济与管理》1988年第2期。

  4.      

  《论分工与交换的起源和交换比例的确定——广义价值论纲(上)》,《南开学报》1999

  年第1期。

  5.      

  《论广义价值论基本定理及广义价值与劳动价值的关系——广义价值论纲(下)》,《南

  开学报》1999年第2期。

  6.      

  《论非劳动生产要素与价值决定的关系》,王振中主编:《政治经济学研究报告》(199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7.      

  《关键是弄清非劳动生产要素的作用――也谈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学术月

  刊》2001年10月号。

  8.      

  《再论非劳动要素参与价值创造》,《理论视野》2001年第11期。

  9.      

  《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价值基础》,《经济研究》2001年第12期。

  10.   

  《论价值决定、价值形成和价值创造》,《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   

  《论价值决定与价值分配的统一》,《政治经济学评论》2003年第1辑。

  12.   

  《分工交换中的价值计算:从狭义价值论到广义价值论》(与李仁君合作),《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0次讨论会论文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13.        

  《广义价值论与功能性分配》,《政治经济学研究报告》(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年版。

  14.   

  《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不等于剥削》,《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3年第7卷第1期。

  15.   

  《价值理论创新与新世纪思想解放》,《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第7期。

  16.   

  《另一种可供选择的价值理论》,《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第1期。

  17.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理论基础和政策意义》,《学习论坛》2004年第7期。

  18.   

  《价值争论与展望》,《清华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19.   

  《广义价值论的基础及其推广》(与江永基合作),《经济评论》2009年第6期。

  20.   

  《论财富的创造与财富的分配》,《经济学动态》2010年第4期。

  21.   

  《基于广义价值论的功能性分配理论》(与江永基合作),《经济研究》2010年第6期。

  22.   

  《异质劳动与价值决定》(与李亚鹏合作),《经济学动态》2011年第4期。

  23.   

  《分工体系与广义价值决定》(与李亚鹏合作),《南开经济研究》2012年第12期

  24.   

  《专业化分工与广义价值论》(与江永基合作),《经济研究》2013年第7期。

  25.   

  《广义价值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9月版。

  26.   

  《从狭义价值论到广义价值论》,上海格致出版社2010年版。

  [1] 见李德伟:《“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在中国改革中的重大意义》,2012年11月5日发布于共识网。

  [2] 李德伟在拼凑其“理论”基础时,连市场条件都不做区分,便胡乱地搬出了经济运行的数学模型,可见他连竞争市场与非竞争市场之间的差别都未搞清楚。

  [3] 注意,劳动的使用量显然是可变的,而李德伟天真地认为“资本投入者在劳动力市场上以‘预付工资’支付了雇佣劳动力的‘报酬’”,L即保持为不变量,显然犯了最低级的概念性错误。

  [4] 全微分与全导数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李德伟提到“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要对F(K,L)求全导数”,将二者混为一谈,显然并不理解两者之间的区别。他在新浪博客中污蔑蔡继明教授“看不懂数学模型”,反而因自己不仅看不懂数学模型而且分不清数学概念而成为笑柄。

  [5] 参见宋承先:《现代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04-409页;克拉克:《财富的分配》,中译本,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第265-279页。

  [6] 见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版,第5页。

  [7] 见钱伯海:《论社会劳动创造价值》,《经济学家》1984年第1期;钱伯海:《社会劳动价值论》,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

  [8] 见李善明:《马克思地租学说的理论基础》,《学术月刊》1988年第2期。

  [9] 见曹智英、陈俨:《广义劳动价值论——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再思考》,《中国民航学院学报(综合版)》1989年第2期。

  [10] 见许有伦:广义劳动价值论,《当代经济科学》1995年第2期;许有伦:《广义劳动价值论》,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1年11月出版。

  [11] 见梁政:《系统价值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7年第2期,学术观点摘登部分。

  [12] 王志华:《大系统价值理论》,香港国际政治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年再版。

  [13] 见张洪兴:《系统劳动价值论》,中国新闻出版社,2002年9月。

  [14] 见李德伟、盖建玲等:《世纪末的变革——现代市场经济的困惑与变革》,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年出版,第281-284页。

  [15] 见李德伟等:《多元生产函数型经济与生产要素联营制》(上),《广州研究》(现改名为《开放时代》,下同)1988年第7期。

  [16] 见谷书堂、蔡继明:《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原则》,《理论纵横》上篇,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7] 见李德伟 2011年7月7日新浪博文:《探索真理永远是挨骂的苦差事》。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国资委主任蒋洁敏涉嫌严重违纪接受调查
  • 体育中超-恒大0-1泰达 卓尔负大闹球场 视频
  • 娱乐梦鸽做客新浪谈李案:我保护不是袒护包庇
  • 财经中石油有员工常年举报一把手
  • 科技手机固话今起实名制 新用户不实名拒入网
  • 博客谢百三:朱镕基最厉害的是稳住房价
  • 读书皇家奇迹:历史上唯一修成金婚的皇后
  • 教育大学生恋爱1年花1万 男生大呼爱不起
  • 管清友:下半年经济不会昙花一现
  • 刘石:人生本是一出戏
  • 龚蕾:叙利亚局势对全球经济影响分析
  • 谢百三:象朱镕基那样关心民生股市
  • 谢作诗:中美日三国经济学
  • 苏堤春晓:被译为时代广场的时报广场
  • 陶永谊:经济增长靠什么来推动
  • 叶檀:中石油落马高官与徐明性质相同
  • 徐小明:光大就是个倒霉孩子
  • 正略钧策:中国汽车行业下一个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