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2013中国企业500强发布暨中国大企业高峰会”于8月31日-9月1日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上图为绿地控股集团董事长张玉良。
以下为演讲实录:
张玉良:尊敬的王忠禹会长,尊敬的秦光荣书记,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企业家,下午好!
非常高兴我们能够相聚在风光旎丽的春城,与各位企业家一起,共同分享和探讨经济升级背景下的大企业可持续发展之道。首先我要向中企联,向尊敬的各位领导,特别是向忠禹会长、向云南省秦光荣书记和昆明市张田欣书记长期以来对我们的发展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上台以来,在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目标指引下,重点领域的改革不断深化,关键环节的结构调整相继实施,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一场转型升级的深刻变革。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众多企业的持续成长是宏观经济不断增长的动力源泉,而这其中大企业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尤为重要。因此,我们今天讨论这个题目是非常具有重要的意义。
转型升级是宏观经济和微观个体必须共同面对的课题。如果说,能否成功转型升级,对国家而言决定着经济发展的“快与慢”,那么对公司而言则往往决定着企业的“生与死”。一家企业,尤其是一家大企业,只有准确把握长期性、结构性的趋势,并因时而动、顺势而为,不断把资产和资源配置到成长性强的行业、市场和商业模式中去,果断推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以此相反就会被市场所淘汰。正反两方面的例子,都不胜枚举。那么在当前国际国内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下,有哪些趋势值得我们研究?又有哪些潮流值得我们追逐?我认为以下“三化一合”四个方面值得我们大家重点关注:
第一个趋势是信息化。当前,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正在席卷全球,它改变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也改变了企业生意的做法。可以说,我们只要仔细琢磨一下,现在没有哪个行业可以回避信息化,就像第二次产业革命之后没有哪个行业可以绕开电气化一样。早先我们对信息化的理解还停留在将其运用于企业的内部管理和业务流程改造,如采用ERP系统以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等。那么今天对信息化的理解已经大大扩展了,信息化正在重新塑造企业的业务模式、客户管理、供应链管理和产业链整合。信息化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革新,更是一种商业模式的革命。很多行业正在信息化的影响下,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有人甚至说,传统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只要采用嫁接了信息化,并形成新的商业模式,就能升级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零售业大概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行业之一了,但就是这个平淡无奇的行业,因为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成就了一大批高成长性的电商企业,连物流企业都沾了光。最近,互联网金融化和金融互联网化,双向运动,交相辉映,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我认为,它们实际上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信息化路径:一种是IT企业向传统产业的“扩展渗透”,另一种是传统企业嫁接IT手段而“重新武装”。这两种路径哪个将更为成功,现在还不能下定论。但不管是哪一种路径,都意味着,信息化浪潮势不可挡,大企业只有积极拥抱信息化,融入信息化,才能在新的游戏规则下实现持续成长。
第二个趋势是平台化。近年来,很多平台型企业实现了高速的成长,引领了时代的潮流。实施平台化战略、打造平台型企业,一时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实际上,平台效应的产生和平台战略的运用,由来已久。小到买菜的菜市场,大到码头、超市、交易所、开发区,都是一个平台。平台效应的特点是“网罗各路诸侯、服务上下环节、组织各方资源、实现合作共赢”,其本质在于,以平台为载体,通过汇聚和集成资源,沟通上下游产业链,使关联各方增值,同时实现平台自身增值。最近很多专家说了一句话,当今大企业成长,无论是全球还是中国都是平台增值,这两年来全球成长和中国大企业的成长基本上这个结论基本上是正确的。而且,我们往往发现,平台内的各路诸侯戏唱得越精彩,关联各方增值越大,平台企业获益也越大。平台化战略既可以运用于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兴产业,也可以运用于众多的传统产业。“产城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导向,在多地打造空港产业园、2.5产业园等产业地产项目。就是试图运用平台化的思维,通过构筑平台、集成资源,实现从开发商到运营商的转变,助力各地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我相信,只要找到理想的切入点,形成合理的商业模式,传统产业也能诞生一大批高成长性的平台型企业。
第三个趋势是国际化。中国的世界500强企业已经达到95家,接近全球500强的20%。但是,与欧美等国家的世界500强企业相比,我们的国际化还是很不够的。无论是从业务分布、利润来源来看,还是从品牌知名度来看,真正可以称得上“跨国大公司”的中国企业还是比较少的。大部分中国企业的快速发展,主要还是得益于深厚的国内资源和广阔的国内市场。即使是一些已经启动国际化进程的中国企业,也仅仅是有限地嫁接海外的资金、管理、技术等资源,以增强其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从发展规律来看,一家企业如果不能在国际上大展拳脚,那么我想它很难成为真正的国际化大企业。因此,我认为,国内的大企业应该放眼全球,勇于到更大的地域上去开疆拓土,到更大的市场上去建立自己的品牌影响力。特别是当前,海外资产价格较低,正是开展海外投资的绝佳时间窗口。王会长在五个方面的要求讲到,我非常赞同。中国的大企业应该抓住机遇,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走出去”步伐,力争在全球范围配置经济资源、整合智力优势、使用创新成果,跨国组织研发、生产和销售,跨国实施兼并、收购和重组,真正做到“配置国际一流资源,分享全球一流市场,成就世界一流企业”。
第四个趋势是产融结合。尽管在这次经济危机中,过度金融化受到广泛的批评,但现代经济的金融化仍然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我们现在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按揭贷款的金融安排,房地产业将如何发展;如果没有融资租赁的金融设计,大型装备制造业将如何发展;如果没有第三方支付的金融创新,电子商务产业将如何发展。世界上很多基业长青的大企业,尽管没有金融机构的外观,但它们已经高度金融化了。它们都以各自的产业为起点,向相关金融业务自然延伸,当然很多中国大企业有金融板块,或者有金融化的行为,这也是我们每天能看到的。并通过广泛利用金融工具,开展金融创新,发挥产融协同效应,支撑了企业的持续发展。与它们相比,中国企业的金融化是“不足”而不是“过度”,金融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还有巨大的空间。当前,已经有不少中国大企业在或深或浅地开展产融结合的探索和实践。如中石油麾下的“昆仑系”金融板块、宝钢旗下的“华宝系”金融板块,近年来都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为企业集团加强流动性管理、提供金融服务、规避行业周期、实现平衡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总体来说,中国大企业的产融结合还大有可为。我相信,伴随这一过程的持续深入,很多企业还将为自己的持续发展找到新的动力。
古人说:“与其用智,不如待时;与其待时,不如乘势”。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转型升级势在必行的背景下,只有准确把握和顺应大趋势,才能在这场深刻的变革中,立于不败之地。绿地集团愿在中国企联的领导下,与中国企业界共同携手,加快创新转型,持续做大做强,努力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贡献力量。
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