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锡明: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环节薄弱

2013年06月02日 13:11  新浪财经 微博
“外滩国际金融峰会”于2013年6月2日在上海举行。上图为交通银行董事长牛锡明。(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王霄 摄)   “外滩国际金融峰会”于2013年6月2日在上海举行。上图为交通银行董事长牛锡明。(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王霄 摄)

  新浪财经讯 “外滩国际金融峰会”于2013年6月2日在上海举行。上图为交通银行董事长牛锡明。

  以下为演讲实录:

  牛锡明:事先我准备了一个稿子,想把改革的事情说一说,但今天参加会议,听了广昌先生和马云[微博]先生说的问题,都是有关金融方面的问题,所以在这里我也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个是关于银行盈利的问题。

  确实,现在金融业盈利水平比较高,在整个上市公司中,占据了半壁江山,一万多亿的盈利。这个引起了羡慕嫉妒恨,大家对这件事情,看到这么好的盈利,所以大家有一种羡慕嫉妒恨。有这么一种心情。我是局中人,我不能否认这个现实。确实这是一个现实,或者说是一个已经发生的事实。银行盈利这样高,就这几年,主要还是这几年资产膨胀得太厉害。我们2002年只有20万亿,继去年年底突破了100万亿,这么短的时间之内金融资产大幅度膨胀,这是银行利润最重要的来源。如果设想一下,到去年年底金融资产只有50万亿,没有100万亿的话,银行利润将要削减一半。所以银行利润主要是资产膨胀型的利润。

  这种资产膨胀到底正常不正常,这是宏观上需要研究的问题。但是我感觉这么大的金融资产,本身他所掩盖或潜伏的金融风险,还是比较大。我们只看到了他显性的一面,就是利润,我们没有看到他风险的一面。我们现在贷款将近70万亿,如果不良贷款率上升1%的话,就是7000亿不良资产。按照目前的情况,7000亿的不良资产我们提取的拨备就需要1万亿。所以这之间你看到利润的绝对额1万亿,但实际如果真出现风险,这个利润非常巨大。

  再一个,我们国家没有经过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过去十年银行利润很多,大致算了一下,过去十年银行累计的盈利3万多亿,上万亿是去年这两年的事情,这十年来银行盈利3万亿。但是如果退回20年,1992年到2002年银行不是盈利,而是产生不良资产3万亿。所以要看20年银行的盈利水平,并不是非常的高,他没有超出平均利润率这样一个水平。

  我说这个话,绝不是说为了狡辩说银行拿这么多钱,还在这里狡辩,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想跟大家说的是,利润当期性与风险滞后性,这种错配在金融界经营中,是永远存在的。因此我们往往容易看到现实的盈利,而看不到金融业潜伏的风险。我主要想告诉大家这样一个事情。

  大家都说了,包括马云先生也说了,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我作为一个交通银行的董事长,我个人是非常欢迎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我不是说怕竞争。我觉得现在整个市场中他有竞争,但是更多是合作,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虽然存在着竞争,但是更可以对我们提出新的挑战,使我们更努力的去工作。所以从我本人来说,非常欢迎民营资本进入金融。

  但是,我需要大家告诉大家的是,经营金融资本确实和经营产业资本,是不一样的。华尔街就是一个例子,2008年也是一个例子。为什么那么聪明的人,那么好的机制,那么健全几百年的市场机制,最后还是出现了2008年的这种情况?就是因为利润当期性和风险滞后性的这样一种错配,形成了陷阱,让大家在这个领域只看到了利润,而没有看到风险。

  马云先生做互联网金融,我非常赞成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我认为,互联网金融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作为我们商业银行的经营者来讲,我深切感觉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会彻底颠覆传统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盈利模式和生存模式。这需要我们做出变革,我们在变革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向互联网学习。互联网金融从技术的角度来讲,是完全可以取代或者说替代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的。

  但是在这个里边,有两点,是需要大家关注的。一点,任何经济包括市场经济,不可能没有金融监管。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怎样符合监管,这个问题需要解决。第二个,就是互联网金融的自我约束和自我风险控制机制,应该如何建立。我在金融业干了30多年,我感觉到我们的盈利机制建设是比较完善的。因此,大家在市场上去竞争业务、取得盈利,这个动力是超强的。但是,风险的控制机制相对是薄弱的。往往大家都容易看到利润,而看不到潜在的风险。这就是经营金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所以,我也希望互联网金融在今后发展中,去深入研究如何适应或者说符合适应这种监管,如何在风险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的机制建设上,把他建设得更好。这些问题,也希望能够很好的研究。

  我今天借这个机会,谈一点个人感受。谢谢!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解放军副总长重申朝鲜半岛不能生战
  • 体育中超-恒大平鲁能3分领跑 国安4-0 视频
  • 娱乐综艺节目为翁美玲办冥婚 汤镇业斥耻辱
  • 财经江苏商人在美国被指间谍遭捕
  • 科技英特尔推第四代酷睿处理器 代号Haswell
  • 博客故宫的旅游服务有几点可以改进(图)
  • 读书失心妈妈婚败女班主任:婚刺(全)
  • 教育三年级学生梦想20套房子 最新大学排行
  • 育儿美国年轻父亲嫌婴儿吵闹将其塞进冰箱
  • 姚树洁:为啥房产税成了谈虎色变
  • 陶冬:债市熊影渐现 中产收入难增
  • 冉学东:A股中期牛市安在
  • 海外阿Q:真实的美国工薪生活(图解)
  • 白明:以中国之双反应对欧盟双反
  • 刘远举:该不该重罚地铁逃票者
  • 谢百三:多数市场专家看涨A股
  • 苏鑫:黄金投资的六个误解
  • 洪平凡:经济崛起的机遇和挑战
  • 罗天昊:广东产业结构更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