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胜阻:排除带毒有害的GDP增长

2013年03月16日 10:30  新浪财经 微博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3年第一季度)”于2013年3月16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3年第一季度)”于2013年3月16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3年第一季度)”于2013年3月16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微博]

  以下为演讲实录:

  辜胜阻: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早上好。非常高兴在新政府刚刚组成的第一天,我们中国人民大学在这里举办宏观经济论坛。

  第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存在着六个过度依赖: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拉动、出口和外资的外需推动、廉价劳动力的要素驱动、房地产支撑、资源消耗和环境沉重代价以及财富的过度非均衡增长。我想我非常同意刚才陈教授讲的,我们现在有一种高增长的依赖症,特别是高增长背后有很高的代价。我将这种高增长的依赖总结为六个方面:一是对高投资的过度依赖。比如刚才讲到的四万亿投资。2009年GDP的增长9.2%,但是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超过90%,对投资的过度依赖。二是对外需的过度依赖。这种外需拉动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冲击最大。三是对廉价劳动力的过度依赖,现在感觉到农民工的工资上升很快,但是这是一种补偿型的工资上涨,是对报酬水平过低的矫正。过去农民工的工资只相当于市民1/2,低的是1/4,现在这种以廉价劳动力为特征的人口数量红利可能正在逐步消失。四是对房地产的依赖。我们过去一年GDP增长7.8%,我刚才讲到了2009年是9.2%,我觉得这个7.8%比2009年的9.2%要好,因为9.2%有相当一部分是靠高房价换来的。2009年社会消费增长15%,但是楼市增长75%,所以应该讲9.2%中间还是有泡沫的。五是对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的过度依赖。我们这个报告测算出环境污染的损失是相当于GDP的3%,那么有国际组织的测算比3%更高。自然环境的代价迫使我们当前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这次两会大家提出来不要“带毒的GDP”,代表委员们高度关注呼吸安全、饮水安全、食品安全,因为这些安全是百姓生存的底线。考虑到自然环境的代价,这个报告提出来要有“绿色的蛋糕”,也就是绿色的增长,这个非常重要。六是过度依赖财富的非均衡增长,或者叫分非均衡的分配。我们的增长很快但是基尼系数很高,已经高出国际警戒线。我认为,我们要了解,我们过度依赖了哪些方面才实现了这种高增长?这是我们的代价。

  第二,我们要看到高增长背后巨大的代价。增长目标要排除带毒有害的GDP增长,要去掉GDP中的负能量,提高增长质量。我们看到政府从去年开始就不再保八,把GDP的增长目标调到7.5%,也就是七上八下,我觉得这个是非常好的。但我们不是不要GDP,而是不要GDP中的负能量。负能量至少有五个方面:第一个负能量是带水份的GDP。比如去年我去一个地方调研,用电量下降10%,但是工业增加值却上升10%,这两个指标就可以判断增长背后是有一定水份的。我们不要有水份的增长。第二个负能量是带泡沫的GDP。我刚才讲到了2009年GDP增长超过9%,但是有相当一部分是靠高房价换来的,这种GDP也是负能量。第三个负能量就是带破坏性的GDP。比如豆腐渣工程,豆腐渣工程目前也能创造GDP,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是有破坏性的,我们也不要这种GDP。第四个是有毒有害的GDP。特别是霾,像北京前出现的十面“霾”伏。霾当中有很严重的影响人健康的因素,霾的出现是跟牺牲资源环境的GDP增长密切相关的。最后一个是无效的投资。我们现在有100个城市要搞地铁,地铁建设成本是很高的,地铁修成以后维持运营也是很难盈利的。建设地铁现阶段肯定能够拉高一个城市的GDP,但很多中小城市现在真的需要搞地铁吗?我们能不能用其他的交通方式来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所以我们GDP的增长是要有正能量,排除负能量。

  第三,当前经济工作的主基调是稳中求进,关键是如何稳住增长,不让它急速下行,这需要高度重视人口因素和人口城镇化。应该讲,我们经济工作的主基调到现在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强调“快”字当头,强调“又快又好”,快字当头。十七大以后,从“又快又好”转变为“又好又快”,“好”字当头。那么十八大应该讲传递出从“好”字当头转向“稳”字当头的理念,所以现在经济工作的主基调就是稳中求进。如何稳增长是非常重要的,这跟2009年的保增长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的增长速度不是“七上八下”,而是下降到“五或四”,中国的经济也会出问题。所以现在7.8%这个“七上八下”的目标非常好,关键是如何稳住,不让它急速下行。我看到报告研究了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提出要通过城镇化来稳增长。有专家测算人口的老龄化会拉低增长两到三个百分点,我最近的调研也深切感受到用工荒、用工难、用工贵。人口老龄化意味着老年人越来越少,劳动力人口越来越少,必然拉低GDP的增长,从这个角度讲,人口因素应该是经济发展的一种制约。但同时,另外有专家测算,人口城镇化,即人口从农村走向城市,可以拉动经济增长3到6个百分点。所以一方面是正的推动力,一方面是负的推动力,这说明人口因素对经济增长有两面性。

  第四,城镇化是稳增长的最大引擎。国要实现现代化,城镇化是绕不过去的必由之路。中国城镇化的关键是人,重点是农民工的市民化。这次“两会”城镇化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我在很多场合看到大约有7成的人都在讨论城镇化。为什么如此多的中国人关注城镇化?我总结有三种心态:第一种是兴奋,因为城镇化可以带来商机,特别是房地产商特别兴奋。还有一部分人是担忧,并且我发现担忧的人比兴奋的人多,因为虽然说城镇化是扩内需、稳增长非常重要的引擎,但是这个引擎如果用得不好也会导致误区,现在已经发现一些苗头,所以有很多人在担忧。要防止下面好事办坏,这是普遍的担忧。还有一些人是不理解,觉得既然城镇化那么纠结,为什么要城镇化?让农民待在农村不更好嘛,他不理解城镇化。我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必需要有城镇化、信息化、工业化,中国要走向现代化,城镇化是绕不过去的。当前理解城镇化一定要把握它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我认为是人的城镇化,是农民工的市民化。中国城镇化最大的特色是现在的两维转化,即通过地域转移和职业转换从农民变成农民工。而国外是三维转化——地域转换,从农村到城市;职业转换,从农民到工人;身份转变,从农民到市民——一步到位。中国农民通过两维转换成为农民工,有人觉得这个词含有歧视,不应叫农民工。我认为当前非常重要的转换是从农民到市民的转换,所以市民化实际上是城镇化的重要内涵。我们过去是没有市民化的城镇化,是“半城镇化”,如何从“半城镇化”走向完全意义上的城镇化,关键是人,是转移人口的市民化。

  第五,城镇化是最大的潜在内需,是大好事,但要防止好事办歪,陷入误区。新型城镇化是当前中国稳增长的新引擎和发展的新红利,但是用得不好也会走向误区。我们要防止哪些误区呢?一要防有城无市的过度城镇化,城镇化缺乏产业支撑,避免使新市民变游民、新城变空城的“拉美化陷阱”。二要防有速度无质量的城镇化,避免地方一哄而起搞大跃进,一味追求城镇化的高速度和规模扩张,陷入“速度至上陷阱”。三要防城镇化的“房地产化”,过度依赖土地财政,避免过高地价推高房价、陷入“卖地财政陷阱”,还要防止地方政府利用城镇化透支未来、债台高筑。四要防地方政府以地生财,消灭村庄,迫使农民“被上楼”、农村被城镇化,陷入“掠夺式发展陷阱”。五要防特大都市“大城市病”,避免重物的城镇化而轻人的城镇化,陷高楼林立而居民幸福感下降、人口膨胀、环境恶化、资源粗放开发陷阱。当前城镇化进程应大力推动就地城镇化,大城市有很好的就业机会,但是大城市的宜居环境堪忧。“两会”之前我去调研,就地城镇化的农民特别幸福,一个地方20万就可以买一套房,一家人生活在一起,避免了廉价劳动力异地转移的社会代价。我们现在有几千万留守儿童、几千万留守妇女、几千万留守老人,有人说我们的城镇化其实是牺牲了三代人幸福,所以我们要反思我们的城市体系,应合理谋划我们的城市布局。北京、上海这些特大城市需要人,但是要防止人口过度膨胀。就地城镇化给人带来的幸福感是很高的,而在北京的农民工非常纠结,融不进城市,主要是因为安居的问题。

  最后,我对这个报告当中讲到的“要从做大蛋糕转向分好蛋糕转变和要做绿色蛋糕”提法谈谈看法。我认为,“蛋糕”还是要做大,还是要稳定增长。“蛋糕”如果不做大也不好。怎么样处理好“分好蛋糕”和“做大蛋糕”的关系是问题的关键,不宜提“从做大蛋糕向分好蛋糕转变”。“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同样重要。

  我就点评到这里,谢谢大家!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李克强谈改革: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 体育中超-泰达补时扳平染红1-1辽宁 申花1-0
  • 娱乐黄晓明招工上万人应聘 做明星身边人不易
  • 财经发改委曾想第三方公布调油价:挨骂压力大
  • 科技苹果新广告反击三星:为什么选iPhone
  • 博客张颐武:实现中国梦需要实干精神
  • 读书英姿飒爽:抗战时期的国军女兵(组图)
  • 教育近千学生抢修《爱情与婚姻》课
  • 育儿我国手足口疫苗试验成功保护率达95%
  • 第一穷人:国五条细则出后会发生什么
  • 刘远举:以特赦换取财产公示不可行
  • 杨涛:我国面临银发金融时代的挑战
  • 黄凡:地产泡沫终有破裂时
  • 陶冬:日本贸易赤字恶化
  • 潘英丽:房地产没有投资价值
  • 曹凤岐:金融改革亟待突破
  • 黄祖斌:现金是人生斗争的武器
  • 王海滨:美国地产和中国未来
  • 吴玉慈:全球化让东西方人民交换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