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我们是很无奈的,90后和60后、70后、80后相比较而言生存的生态环境是不一样的,就是说已经发生巨变,这个巨变我们怎么去观察他、理解他,其实当我接到这个会议邀请函的时候我满脑子问号,出了一本书,在我的脑子里任何一个90后都是一本书,所以我在琢磨这本书是哲学层面的。我记得谭总刚才有人问,你说的那个观点太片面,这个就说明这个问题了。
其实他们都是有非常非常鲜活的个性。关于90后我目前脑子里没有太多的、形象的印象,我给各位说00后一句简单的话,我儿子是00后的,05年的,有一天他忽然问了我一句话,说爸爸什么是鼠标?
韩怡冰:你怎么回答?
王雪野:我说你以后用不着鼠标了,就这样回答了。因为他从第一开始接触就是ipad,他知道这样一个动作可以引起图画的变化、图像的变化,所以他很有感觉。后来把电脑拿出来让他用一下他说不好玩,所以从这个看,我们去了解90后,包括上午袁总说的我们去接近90后,90后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自己脑子里有一个概念,这个社会最稳定的两代人,60后和70后,为什么?60后和70后没怎么受过一些历史事件所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从我自己来讲,我其实也是60后,也是70后,但也不是60后,也不是70后,我是70年的。
韩怡冰:还是70后。
王雪野:当我在研究70后特别的时候已经out,但是60后不要我,70后年代的尴尬。这样一个年代的人的感觉,当我懂事的时候已经接近了文革的末期,当自己真正需要学习、需要成长的时候环境已经好了,童年时期生活是很贫苦了,练就了这代人特别吃苦耐劳的精神,当他们毕业之后改革开放,已经如火如荼了。一直到今天经历了一个亲眼所见和亲身所受,我们国家从贫苦到相对富裕的过程,尤其是发展的还可以,这些70后他们自己感觉到还是可以的,所以相对是比较稳定的。
比如说现在,比如说国家也好、政府也好、环境也好、父母也好给我们提供这些是应该的,而他们的可贵之处是我们前几代人都不能够比拟的就是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而这个往往是我们现在进了科技和全媒体时代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特性,我再给各位举一个例子,90后的学生是一个什么概念,我以传媒大学举例,什么样的老师能让90后孩子幸福?第一你得有学识,这个学识不是你背来的,是你自己创造的,你在黑板上、课堂上讲一个概念,千万别在网上搜,他拿上ipad、电脑、手机已经百度(微博)了,如果一样就鄙视你,必须是你自己独创的。第二你口才得好,你不能把非常好的内容、语调平平说的大家快睡着了,否则鄙视你。第三除了一定的知识还有一定的幽默感,让大家轻松,做不到鄙视你。第四男的帅一些、女的漂亮一些。
今天大学的老师随着90后时代的到来,他们越来越苦了,是一个苦差事,00后到来不知道该怎么办,不知道是否有人愿意去当老师。
韩志强:刚才王雪野王院长实际上是在说自己,因为他长的帅,讲课也幽默,而且不是从百度下来的,而且他现在有一种强烈的意识,今天因为是漫谈,所以可以说不同的观点,实际上说实在话,我特别不想研究90后。为什么?一是因为90后你真的不好研究,为什么不好研究呢,我家里养了一个90后,养了13年,我原来以为很了解你,后来发现真的他想的不一定是我懂的。
王雪野:男孩、女孩?
韩志强:女孩,她知道的未必我知道,她认为不应该的未必是我认为是不应该的。
另外我觉得90后这个概念没创意,为什么没创意?如果说80后这个概念是在被一个82年年轻的作家叫恭小兵在针对80年出生之后的群体作家,他说我们是80后作家,提出这个概念以后,把这个概念马上用到社会科学这个领域算创意的话,我不知道谁提出来90后,你觉得有创意吗?
韩怡冰:CMI提出来的。
沈虹:来拆台的吧。
韩志强:既然我们已经把这个概念提出来,而且在研究它。
韩怡冰:都出书了。
韩志强:而且上午听这么多专家讲,下午也有这么多专家发表自己的观点,我觉得已经到这份儿上了,咱们就好好研究。
韩怡冰:我觉得是一个客观的看法。
韩志强:为什么说好好研究呢?因为我们的90后今年才真正的要离开校园步入社会,其实我们一直研究的90后,实际上大部分还在学校,如果我们从校园营销这个角度很有价值,其实从90初到末十年的跨度又会发生什么,同时我们还在问到底研究90后背后的动机是什么。
韩怡冰:这一点我插一句话,沈总你那个书给的太晚,好东西拿布围着不让看,我觉得这本书的背景前面都交待的非常清楚,我估计韩教授有些东西就清楚了。
韩志强:其实我还真知道,只不过我以这种方式提一个问题,我们在研究90后这个群体的时候,其实我们自然而然从80后往下延伸会贴很多标签,像上午金大师讲的很多,从50、60、70、80,最后有一句话年轻就倒霉,实际上从这个角度去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强加给他好多标签呢,我一开始的观点,我们无法了解90后,我们却给他贴下了这么多的标签,他是90后的吗?是90后这个群体的共性特征码?还是他的个性特征?是整个群体的共性,还是个别个体的一个个性,如果把个体的个性当成群体的共性来看的我们就走偏了,其实我们在好好的研究,真的不能很简单的。
另外一个层面,90后真正在中国这个教育体制,实际上改革很失败,我们会发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教育都很缺失,家庭教育会缺失,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那么这些孩子们还没有到社会上,社会教育这个层面,还没有真正社会化这个程度上,我提这个观点我们要带前瞻性的研究,未来的跨度要稍微大一些这些的观点。感觉到真是不容易,但是我觉得不容易要做,要做两个字,要充分的去尊重90后,充分的尊重每一个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
其实那么多的标签无非我们觉得没有和我们的想法一致,或者是没有按照的思路形成,或者是跟我们明确了一个鲜明的反差,我们就会出现十大,或者是二十个90后什么的关键词。“脑残”我们觉得他那儿好像不对就脑残,比如说非主流,你一定要让他进入我们主流,他不可能吗。另类、颓废,我觉得粉红的,我不是黑色的,灰色的,我是粉红色的。我萌等等我觉得整个社会很急躁,急躁的甚至达到魂不附体的程度,每个人的灵魂已经跑到很远了。无责任心、早熟、潮,潮也很好,为什么不好呢?当看到对他的评价的时候,其实我们反过来要反思问题,他的成长,90后难道不是我们60后、70后的后吗,不是我们的后代吗,他生存的环境不是我们创造的吗?今天的数字化也好、整个大的环境也好,因为60后很苦,70后,75前和75后也是很尴尬。
韩怡冰:也苦,咱们苦的时候他们那儿知道吗。所以每一代有每一代的苦,没有可比性。
韩志强:但是我认为关注是好事,现在很多人想被关注,但是没人关注,要制造一些绯闻,我们现在没有绯闻大家都关注,在座的90后应该给我点掌声,你们被关注是好事,因为有很多资源会给你们。但是对你们的关注应该是充分认知我们90后属于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高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在这个理解的情况下,我想我们在研究90后应该用五个心来做:
第一用同理心来看,将心比心,站在90后孩子的角度思考,将心比心公道不公道打个颠倒。
第二用包容心看多元,我们能不能做到包容。
第三用爱心看他们的成长,我觉得研究是因为爱而研究,是想让他们走的更好、成长的更快乐。
第四用喜悦心看他们的不足,其实我们看我们的小孩哪方面犯了错误,其实没必要去指责,你应该履胡须看他们的成长。
第五用赞美心看他们的创新。
所以我感觉并不像研究90后,但是今天沈虹姐姐安排了这个之后我回去要好好的研究。
韩怡冰:贺总。
贺欣浩:因为今天我也是来捧沈老师的场,我是1980年的出生,正好回去想想应该怎么说,我就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案例,我是独生子女,自从我和我太太结婚以后有一个小舅子,因为我岳父也是当地的官员,很霸道,但是我小舅子想要什么最后总会满足他,我觉得我是属于内在叛逆,像我们是50年代、60年代出生的,一般条件比较艰苦,从小要听话才会得到一些要求,但是是有约束的。但是我的小舅子因为他的父母都是60后,相对环境要比我们那时候要更优越,所以就更肆无忌惮,反正要说买一个什么东西,他爸就开始进行说教,然后他就选择无视,过一段时候我岳父就自己买给他了。
第二是我对于他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非常的钦佩,以前他有一些道理我觉得作为比他大十几岁的大哥就进行说教,但是后来就没用,岳父说就他花钱特别厉害,我在MSN,或者是微博跟他私信沟通,我说你能不能计算一下,去年12个月份不同的类别,哪些是学习类的,哪些是基本生活类、一年一共花多少钱,我因为自己经营公司,还是说的比较复杂,我以为他会问我,后来他竟然做了一个非常完善的财务给我,我觉得他这种学习的能力让我由衷的赞叹。
刚才讲了这个例子以后,我觉得对90后相对我们做业界有什么样的价值和帮助,我自己有一个亲身体会的案例,利用90后能够达到我们做传播的一些目的,因为我们做一个广告界的奖项——金投赏。广告行业的活动就是装逼,每个人都西装革履的在上面夸夸而谈,都非常自我,你去微博上去看看有人跟你互动吗,我去一看,就发现在座的各位老师也好、我们也好,大家也会写微博,但是发现你们的微博的互动性为什么很少,这是很大的问题。另外还有一个例子,他们关注有两个人,一个是微博上有一个像杨幂、谢娜,一些意见领袖这两个人怎么样,这两个女的反正很多意见领袖对这些人不屑,但是粉丝的活跃度真的让你差异,像我们做传播真正要利用的是90后。
我看新浪微博有两个阶段,就75年之前的,现在都是意见领袖,他们是属于微博上创造内容的一群人,但是85年以后的那群人都是跟随领袖,就是你光有很好的内容在网络上,但是没有推手帮你传播是没有用的,所以现在很多人发微博就会发现有一个特点,微博写的很棒、很牛,但是没有人转发,也没有人评论。这是我们遇到的一个问题。后来跟他进行学习,通过75年之前的人在你的平台上创造内容,但是让90后帮你传播内容,这样传播和内容达到一种结合。但是对于这种90后,尤其是广告行业我们想利用年轻人,他根本无视这种东西,觉得你是孤芳自赏,我们经过研究跟新浪沟通以后就放弃了原有的策略,今天搞了一个基于90后的创意,广告行业的选美,但是我们一发布这个奖项的征集令以后,大家可以看看我们至少有5万条记录,有80家公司参与,最后达到的效果今年达到历史新高,400多家公司,2800多件作品,所以从这件事情我就发现在现有的数字化媒体的时代做传播不要考虑策略、创意,就是90后,大家可能知道最近有一个北京车展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我有一个好朋友是大众进口出的总经理,告诉我一个真实的案例,大众进口出有一个叫路虎、一个叫美洲豹,这两个非常经典的车,按照传统的方式花了大量的钱去做传播、做品牌、做设计,在车展的时候就按照传统的方式要花几千万要非常大气做推广,人家一个干露露就把所有人都吸引走了,这个就需要考虑,按照传统的策略去做传播的话,人家一个干露露就让你几千万白花了,这种事实也影响到你,最后我总结:第一我们要尊重90后,要利用好90后跟他的一些特点。
韩怡冰:现在的中国,一个现代的中国,如果让这个国家充满活力、有发展前途必须要关注90后,必须要研究他、更好的服务他。
另外大家刚看到奥运会的开幕式,7个年轻人点燃这个火炬,怎么没让我去呀,实际上他是反映了一个现实和未来,所以我们关注90后,关注中国的现实和未来。谢谢各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