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企业全球竞争力战略研讨会下半场实录(3)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08日 18:26  新浪财经微博

  另外我想谈一些宏观的思想,企业和我们的管理部门,必须要考虑未来的发展趋势,未来的发展趋势,从工业革命浪潮来看,现在仍然是计算机、互联网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浪潮,仍然是这样的发展,围绕互联网、计算机带来的生产生活方式变革,仍然是当前的主流。所以当前谈云计算也好,和智能城市也好,由于信息技术的扩展性和通用性,使得我们现在只要谈“现代”和产业结构升级,必然是信息技术在里面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这样的发展趋势仍然是当前的发展主流,围绕互联网带来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仍然需要我们关注。

  第二,要有清晰的市场洞察力。现在我们一说云计算,大家都去关注云计算了,实际上云计算的计算、应用能力都是很广泛的,而且是在假设的一种条件下,因此我们在谈云计算的时候占领哪部分市场我们需要考虑,什么叫智能电网?原来我们是计划发电,现在我们要明确的计算出发多少电出去,所以我想考虑这样一些会有好处,对于企业来讲,仍然是核心竞争力,还是性价比的产品要提供。另外还要有独占市场的核心技术,要有快速响应的市场能力和全球服务的能力。对于现在我们走出去要考虑互利共盈,要和走出去的地方联合好,大家都能赚到钱,我们的企业还要发挥比较优势,关键还要有我们的企业多走出去多一点,我们的中介组织,特别是像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的权威性组织,多让我们企业了解一下国外和国外的政策,这样我们企业走出去才会比较顺利、方便,能够与世界共发展,共进步,谢谢!

  吴晓华:我先说第一方面的问题,我觉得老魏不是走出去,他原来就在外面,根本不存在走出去的问题。

  第二,今天听了很多很多领导和专家的发言,我都很赞成。我想讲一下对中国企业全球竞争力的概念,我觉得还是那句老话,就是“创新是企业竞争力的灵魂”,因为企业是靠卖东西来生存,它不靠作报告,老是作报告能挣到钱的话,那就天天开会好了。所以我觉得企业竞争力的核心作用就是创新,同志们刚才讲了很多,我认为是属于第一方面,就是产品性能的提高。还有第二个方面,是把产品做好,也就是提高产品质量,这个是我们企业竞争力创新的两个制度,缺一不可。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当前很多产品为什么没有竞争力的原因。我也是老机械部的,我查了历史,从93年开始,机械部历届领导班子都提质量问题,到目前为止质量问题还在喊,这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中之重的问题,对于企业内部来讲,不存在市场竞争的问题,他从一道工序一道工序,每天做什么,他不存在竞争力,那么怎么解决质量问题呢?我觉得可能不能就质量谈质量,这几年我走了不少企业,我感觉可能就是要提到文化的层面,因为现在工人阶级队伍的构成跟我们以前在工厂不一样,我觉得可能要从这个方面来解决问题,因为任何一个产品是靠工人来做的,你要保证产品质量,永远达到一个水平,你要保证这些人至少八小时以内,如果三班倒的话,这些人在24小时内精神高度集中,前天晚上看约旦和中国队的比赛,约旦是一个业余的球队,但是中国队由于注意力不集中被人家打败。工人中午回家吃饭的时候,因为家里的事情吵一吵,闹一闹,下午情绪不高,质量可能就会受影响。另外我觉得怎么样在一个企业文化大范围里面处理这些问题,让这些人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注意力做工作,做好自己的产品。我就讲这些。

  主持人许戈辉:其实质量问题我们很多年前就在讲,今天您在创新的层面上提出,我觉得这个论点本身就是创新,我不知道其他嘉宾有什么思考。

  陈小洪:今天参加这个会非常高兴,因为TCL十二年前我就近距离观察过。对于今天的题目,我想讲三点。

  第一,我认为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任务艰巨,但是意义重大。我们举一个例子,我们中国在海外投资大概有2000多亿美元,那么比美国,比日本都少,美国大概是4万亿左右,日本有9000亿美元左右,我想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困难还很多。

  第二,从企业角度来看,我们怎么样能够做得更好,我觉得TCL有经验也有教训。可能李总他自己很清楚,他今天讲了我听了都是他的经验。我觉得他讲了一点,他强调我们企业要有国际竞争力,国际竞争力要有运营能力,还有工业化能力,营销、制造和质量能力,还要有全球资本市场的结合,所以国际化战略不是单纯的,一定是跟创新战略企业发展战略结合才能有作用。我认为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中国竞争力我个人认为企业价值链要靠整合、优化、整体的竞争力加上以改良为主的技术创新,对大众市场来说是靠这个来做。就像我们国家现在其他的一些新兴战略一样,有很多是其他国家搞完的。像大飞机人家就有,所以总的来说我们是追赶人家。企业要有价值链,整体的整合。

  第三,一定要扎实,把技术抓好。我们的技术队伍目前来说还个很弱,我认为企业无论是核心竞争力还是技术竞争力,它是要靠我们不断的总结和实践,我们要理解企业在当中的过程,包括一些央企走的弯路,其实对我们整个产业界来说,都是宝贵的经验。我们总结是为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四,政府扮演什么角色?我觉得一个还是在基本的机制问题上,政策环境上,不管是民企、国企走出去,李东生他们的TCL能够走出困境,现在来说好了一些了,上半年也有了起色,销售额开始提升。如果我们的机制不好,这种情况是根本不可能的。

  李东生:TCL集团经历最困难的时期是05、06年,但是这几年我们在逐步恢复,今年上半年我们销售收入是260多亿,我们利润总额已经超过10亿,我们在04年并购了两个项目,阿尔卡特手机项目可以说取得了完全的成功,我们去年销售手机3600万台,利润6亿人民币,彩电业务还在努力当中,虽然我们前期付出的代价成本超出了我们的预算,但是我们在美国和欧洲市场依然在守着,守住就有机会。所以随着我们液晶面板产业链的发展,我们未来会在产业链建立起我们的优势,按照最新统计,我们手机产业在全球排名第七位,中国企业我们排在第二位,我们彩电在全球排第七位,中国企业我们一直保持在第一位。谢谢各位的理解和支持。

  (主持人)许戈辉:那么刚才几各位嘉宾给我们讲述了如何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以及如何创新,让我备受启发。刚才我注意到一个小细节,张董事长拿出手机拍了照片,我不知道是不是要发微博,微博目前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是太大了,我想我们今天的精彩发言也将通过微博广泛的传播。最后,让我们各位嘉宾用一句话来结束我们的对话。

  吴晓华:让自己量力而行,持续进步,累积实力。

  娄勤俭:探索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财富,向探索者致敬。

  李东生:走出去成功的经验不要高兴,失败的教训也不要,成功和失败都是经典。

  魏家福:坚韧不拔,脚踏实地的去创新。

  王一鸣:心诚高远,脚踏实地。

  陈小洪:中国人民要支持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探索,中国政府要支持有市场机制的企业发展。但是最后的成功还是靠企业自己。

  许勤:坚韧不拔,不懈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主持人魏建国:下面我们有请吴敬琏老先生为我们做总结,吴老在决策、学术在企业界中有巨大的影响力,下面我们有请吴敬琏教授做嘉宾点评。

  吴敬琏:任务有点困难,因为大家妙语如珠。我试着做一下总结,听了那么多的领导发言,从各自的角度上分析了提高我们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的问题,那么我想有几点大概是所有的发言人都是同意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