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杨成长:行业景气变化和证券市场机会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20日 15:27  新浪财经
申银万国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作主题演讲。(来源:新浪财经 李茂娟 摄)
申银万国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作主题演讲。(来源:新浪财经 李茂娟 摄)

  新浪财经讯  第五届大众证券杯上市公司竞争力公信力调查颁奖暨2010优秀上市公司领导人峰会于6月20日在上海举行,申银万国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作“行业景气变化和证券市场机会”的主题演讲。

  以下是杨成长演讲全文实录:

  当前市场为什么这么低迷,关键在于研究界对当前经济有着非常一致的悲观预期,现在宏观没那么差,从数据上看表现得非常出色,我们做企业的也没有那么差,但股市表现得怎么这么差?

  我们现在整理一下思路。我也是在证券市场之中,但是我们观点可能不一定完全一样。为什么市场对当前经济看得那么悲观,逻辑在什么地方?我看了多家的研究,大同小异,基本上差不多。基本上有这几个结论:

  第一个结论,中国遭遇这一场金融危机是空前的,我们政府刺激经济的政策也是改革开放30年来空前的。尽管我们30年当中已经经过了3、4个经济的下降上升周期,但是真正说大力度刺激经济的应该说就这一次,表现在3个方面:

  1、我们国家去年投了近10万亿的信贷,这个做银行的,做企业的都知道。一年投10万亿信贷,多增5万亿信贷是什么概念?改革开放的历史是没有过的,这个是空前绝后的。

  2、放手(几乎放手)让地方政府去上项目。什么时候我们敢放手让地方政府上项目,把地方政府投资力度调动起来,这个也是没有的。地方政府就像关在笼子里的老虎,有很多地方政府感觉到30年代也没有这么痛快过。我们93年92年有一轮,87、88年也有一轮,包括90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尽管当时都有放松,但是没有放松到能够让地方政府那么畅快的去上项目搞特色。

  3、财政的投资,10万亿信贷跟地方政府上项目相比,区区4万亿中央银行的投资,包括每年2万亿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当然我们在分析当中就说4万亿投资。这样经济被就被猛得拉起来了,就像给孩子治病一样退烧一样猛得起来了又猛得退下来,这样拉起来变成经济一季度变成过热,力度过大,同时百年未遇的全球金融危机似乎没有想象的那么厉害,猛拉以后,到一季度感觉到经济出现过热,很多人认为经济出现全面过热,表现也很容易看到。我们做企业感受很深。一是房价猛涨,股市从1600点涨到3400点。二是通货膨胀压力增大,企业大量增加库存,1季度上市公司的库存创历史新高,主要是能源原材料的库存。形成了一季度全面的经济过热。三是因为经济出现过热中央开始全面宏观调控。

  贾康所长是半官方的,他讲话有一点保留,研究界认为这个调控不是羞羞答答的调控,调控力度也非常大。也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严厉房价调控,二是清理地方政府的投资平台,三是实际执行的偏紧的信贷政策。这几点就说明一季度经济是过热的,针对经济过热政府开始全面紧缩。这是第二个判断。

  第三个判断,既然经济过热出现了全面调控再加上欧洲的次贷危机的影响,那么中国经济很可能会面临着二次探底,现在研究界都这样说会二次探底。有几个方面变化:一是下游的需求比想象的要弱,包括汽车家电去年的龙头性的上涨企业,今年的增长势头减弱。二是去年非常有效的刺激政策,在今年效益锐减。三是PMI指数上升到52点之后开始往下跌,跌得不多但是势头有所转变。四是外围的环境更加的不确定,这个时候调控已经紧了,而且我们采取了相对偏紧的信贷政策,通胀压力应该是松的,但是4、5、6月份通胀压力逐步加大。现实当中已经有迹象表明经济开始下滑,后期开始不确定。这是现在研究的第三个判断。

  这种情况之下,对整个经济拉动的火车头行业,包括汽车家电,房地产,都不确定的情况之下,对整个投资品行业,整个投资品大家都看得比较悲观。我们整个周期性行业占上市公司的流通市值占70%到80%,真正消费和服务型行业只占20%左右,所以不看好周期性行业等于不看好大势,所以也就导致我们现在对市场看法很难得的一致。现在还得研究这样一个趋势。

  当然下半年要有乐观了,乐观原因是,如果我们经济真的出现第二波下滑,这个时候政府可能又会放松政策,甚至出手二次挽救经济,那个时候股市行情又来了。最近我看了几篇报告当中,对下半年看得比较乐观的研究机构,大部分还是把希望寄托给政府在宏观调控政策方向的改变上。如果经济下滑了,变糟了,或者是外部环境更加恶化了,那个时候政府可能就会放松前阶段的调控了,信贷也会松一点了,对地方政府的清理稍微缓一缓,那个时候股市机会又来了。股市和宏观调控的政策方向一致性比较强,跟经济本身的运行不是特别强,也就是说如果经济很热,经济很强,但是调控力度很大,那个时候股市往往也是下跌的。所以关联度比较高的也是政府调控。

  我感觉目前对经济、宏观调控、股市分析的基本大逻辑是这样。就是在经济危机当中政府采取大力度调控,导致结果我们一季度相对出现过热,过热的情况下政策开始退出,开始收紧,收紧之后本来经济V型反转,现在出现二次探底,同时二次探底过程当中出现价格上涨,这种情况之下有两种,一种继续滑下去看不到希望,一种滑下去滑到一定程度,这个时候政府会出台政策,放宽,这样行情就来了。

  我个人对这些观点是有一点看法,我觉得政府调控措施几个季度如此反复不太好。所以我们今天稍微整理一下,到底现在经济问题在什么地方,这个问题解决了,可能才能慢慢理清对股市的思路。

  第一、今年经济问题和去年的经济问题完全挂钩起来的,去年的调控问题到今年的延续,想弄清楚现在的情况到底怎么回事,你必须把这一俩年的调控和刺激经济以来的脉络稍微理一理。我们也不用非常专业的经济术语,从大白话大道理来看。

  1、去年中国经济为什么能迅速的拉起来。别的国家也有变化,但是拉得力度确实没这么大。

  2、这种拉经济的手段有哪些副作用?

  3、去年的经济运行当中有哪些是我们想到的,有哪些我们没有想到,我们在投资、消费、出口、房地产方面,哪些想到,哪些没想到的?

  4、在这个基础上想一想今年我们现在经济面临的最突出的两难问题是什么?怎么解决?

  5、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想一想后面经济怎么运行。

  中国经济为什么这么快拉起来,独特条件是什么?经历所谓百年危机的金融危机,每个国家都想拿钱力度都很大,相比起来中国力度最大,而且从现在来看还拉得有一点猛,否则怎么一季度拉得有一点过热了呢?我觉得条件有很多,主要靠两条。一条中国行政动员力度,这是中国特有的体制。去年年底的时候调查政策的效果,大家关注资金到位啊,项目啊,我觉得一些细节我最感兴趣,重庆等地方,上到发改委,下到区县街道,街道给你谈的问题,跟发改委给你谈的问题条理都差不多,一般都会说一般项目,重点项目,还有一些后备项目。当然街道后备项目不是造船,造飞机什么,他会说我们敬老院什么,幼儿园什么。像美国各个州的政策都不一样。这是中国体制上特有的,既是劣势又是优势。

  创造奇迹般的亚洲四小龙,日本、中国台湾、中国香港这些地方。曾经高增长20年,20年之后就出现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然后接下去10年出现经济箫条。有人觉得中国无论经济增长速度还是经济体量都认为它应该下降了,但是它就是不下降。有人认为劳动力便宜,中国劳动力便宜,劳动力比较优势,但是印度、巴基斯坦都便宜!劳动力是优势,但不是特有的优势,所以西方研究来研究去觉得过去他们批判中国政府经济高度一体的行政专业一体的体制,可能也有它的优势所在,突出的一点是什么?我经常说大家现在出国回来以后都有自豪感,老外到我们大中城市转转,他也很难想象中国是一个人均GDP3000、4000美元,排位为100位的人均GDP的贫穷国家,贫穷国家的基础设施能够达到的水平与人均上万或几万美金达到的一个水平。

  现在我们港口、机场、路、桥、地铁。不仅仅上海,中西部城市的地区,与人均GDP1万到几万美元的中等发达国家一点也不逊色,这个实际上得益于政府的行政动员力量,所以不能一概否定它。这一轮金融危机当中,我们同样行政动员力量取得非常关键的作用,这是别的国家没有的,美国没有、欧洲没有、巴西、印度、俄罗斯都没有做不到的。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