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招商引资的科学观和企业选址”实录(3)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19日 18:16  新浪财经

  第四个是持续招商。我们在早期的时候,在浙江有一家开发区,他们本身定位就是以医药工业为主的开发区。在招商的过程当中,他把整个华东区域相对有潜质,可以作为招商目标的企业做了一个梳理,发现有一家企业是在无锡附近的太湖边上。医药企业对于水域有一定的污染,而太湖相关的省市都在做相关的环保,尤其是在太湖的蓝藻事件发生之后。他们从06、07年开始做相关的准备工作、联系,以及到这个企业里面邀请他们到开发区进行考察,后来在07年蓝藻事件发生之后,当地的政府迫于压力开始调整产业优化,这两个企业面临着重新调整区位的需求。后来由于他们的工作做得到位,当时有很多的开发区来进行针对性的招商,他们准备得很充分,长期下来终于成功把这家企业引入了自身的开发区。所以,我觉得总体上来讲,是这样的建议。

  孙万松:实际上作为国家级的开发区有国家级的要求,05年温总理提出了要建设四位一体,要从自主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角度来讲,要成为地方的经济转型、经济增长和产业转型强大的引擎,起发动机的作用。第三个把开发区逐渐建设成为我们中国的中小型企业走出去的服务平台,要参与国际竞争,包括大企业要培养品牌。最后一点强调要成为一个抢占世界高技术的前沿阵地。

  我们曾经前年做了一个调研,现在中国的1200家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当中,18%到19%是中国的,80%到90%都是大量的跨国型的中小企业在国内设立的研发中心。所以,如何科学招商,高新区在这个过程当中发挥什么作用,我们想听一下西安高新区的经验。在这方面,我们想听一下他们对于中国的高新区和开发区成为世界级的高新区,您有什么好的想法和作为?

  王农: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高新区要成为一个四位一体,主要是调整自己的创新能力、调整自己的结构,使自己的经济上升。这对于国家的高新区的未来里讲,这只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向,也是高新区未来10年到20年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怎样能够实现温总理提出的这样一个四位一体的任务,我觉得包括很多方面。其实你不能自己闷着头自己干,实际上提升中国的园区的创新能力,很重要的还是要开放。既要走出去,也要引进来,通过招商引资来提升我们的创新能力。

  当然,我们一方面要发掘我们自己的创新力量、创新要素,这是肯定要做的。我们大学和研究所这些产学研的结合,这样一些企业的孵化、创新的孵化,这些事情要做。但是,我认为更重要的,还是要关注这个事情,就是要通过招商引资。很多人认为招商引资就是引进那些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实际上招商引资是一个非常丰富的概念。我们实际上要大量地引进创新要素,要加入到国际化竞争中去,最后达到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因为现在的创新绝对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一定不能关上门来进行,一定要融入到整个国际化的趋势当中去。所以,这样通过招商引资来提升自己的创新,我认为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一个最终要做的事情。

  西安高新区正在打造世界一流园区的六个园区之一,它的发展目标和定位,就是要发展知识密集、智力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更多地依赖于人们的智力产业,就是更多的是创新型的服务业。这种创新型的服务业包括了研发、软件、设计、创意等这样的一些产业。

  怎么样发展这些产业呢?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招商引资。这样的招商引资,如果你从数字上看,可能引进不了多少的资金,但是它最重要的是引进了管理、引进了技术、引进了最高端的人才,也引进了市场。你引进了每一个这样的机构,比如说软件,引进一个软件没有多少美元,就是几十万美金,百万美金就撑死了,但是它非常重要。比如说美国的SPS,它是世界顶级的做调研分析的软件的公司,他在我们西安高新区没有多少的注册资金,但是他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是怎么引进他的?我们就是依赖于西安的这种非常廉价的科技型劳动力。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招商引资就是靠劳动力,但我们不是靠蓝领的农民工这样的劳动力,而是具有一定的知识,研究生、大学生等等,这样的劳动力在西安非常便宜。所以,我们具有这样的优势,可以大力地招商引资。因为他们的研发中心在这个地方,比在国外成本便宜得多。但是,我们这样的研发和设计,一开始是做得低端一点,就是最有技术含量的东西还没有过来,但是你必须从最基础的开始。这样,你会一步一步地走向中端和高端,你得先受人土地,但是你会找到市场,这是一个过程。

  这样,中国的创新能力的提升再加上自己对于自己力量的挖掘,我认为这两方面结合起来,中国的创新能力能够大大提升,温总理提出的四位一体的能力也能够实现,我对于这一点非常有信心,谢谢大家!

  孙万松:他讲得非常好,点出了现在目前中国开发区和高新区两个最最关键的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还是要开放创新,我们到现在的还是不够。第二个是国际化。现在中国的开发区,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到底什么因素是关键的?

  实际上美国的高新区就是从美国的硅谷而来,中国的高新区和开发区要继续硅谷的这种形态,但是为什么中国有的高新区和开发区不行了,而硅谷成功了,所以我们要有开放的心态、鼓励冒险。

  我想在座的各位专家和我们高新区的领导有很多好的想法,接下来,我们可以进行互动。

  马宇:因为我一直是做高新区研究的,所以我对于招商引资谈一点看法,我不知道中国的领导对于开发区的招商引资怎么看,我个人是非常不乐观。而且从最近的15年,咱们从1992年改革开放以后算起,实际上我们是经历一个大起大落的过程。这15年中,中国在国际直接投资中的地位,前边3、5年我们是上升的,在1995年我们差不多达到了在国际上的最高峰,但是后来我们是逐渐下降。虽然我们SDI的绝对值是上升的,增长是很快的,而08年是将近1100亿,今年是800、900亿,在国际上我们是排前5位。但是,我们在国际上的份额是大幅度下降的,我们95年的时候,跨国直接投资的份额曾经达到了11%以上,将近12%。而现在我们占全球的份额在5%左右。

  大家都知道,一个资金往哪投资,是说明这个地区对于国际投资的吸引力。从这一点来说,我们国家在国际投资的下降证明我们在国际投资领域的地位是降低的。所以,我们要看清我们招商引资大形势,包括我们公众在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说去年下降和今年下降10%、20%都是经济危机的问题,实际上不能归结于是金融危机的问题。实际上,我们2002年我们吸收外资的量占全球的3.3%,而到了2007年,我们占到2.2%。实际上国际上的跨国投资越来越多,为什么到中国的投资越来越少?实际上各个开发区自己走可以感觉得到,这几年不管是欧美还是日本的,实际上跨国投资是在下降的。以前年均可以达到50、60亿,而现在欧美日对华投资加起来不到20亿。原来可以达到整体跨国投资的30%,而现在只占了2%。所以,下一步我们的吸引跨国投资是非常非常艰难的。

  招商的问题是非常复杂的,时间的关系不能详细谈,但是不管是我们政府部门还是专家学者,或者是我们各个开发区的,我想都可以去看一看这个形势,各自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应该怎样做。

  孙万松:今天由于时间的关系,我进行一下总结。

  针对招商引资的科学问题,我个人认为到了一个革命性的阶段。这是一个开放性和国际化的问题,实际上从一个单独的招商模式,转变为一个国际共建的模式,要抓住最大的跨国公司和行业协会,在这一块的共建,这存在着点式的招商或者是简单化招商,转变到一个政府、产业、学术机构、研究机构,包括中介机构,这么一种模式,看看美国和日本的招商是怎么样的。这是我们下面开发区需要借鉴的。

  第三个是强调开放性、国际化,还是要走出去。我们现在的招商是在国内,往往也是点到为止,所以我们必须要把招商平台设到国外去。

  还有一个是目前出现的动态,给我们留下一些思考。第一个是中国新一轮会不会有开发现象,前几年国务院对于开发现象鼓励,但是现在金融危机来了,4万亿的项目各地还在以各种名义进行开发,会不会产生新一轮的开发现象?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我们这轮论坛就到这里!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