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童小平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25日 09:49  新浪财经
图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童小平
  2009年6月25日,“统筹城乡企业改革创新论坛暨第六届(2009)中国管理咨询高峰会”在重庆市召开。图为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童小平。(来源:新浪财经 陈鑫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2009年6月25日,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主办的“统筹城乡企业改革创新论坛暨第六届(2009)中国管理咨询高峰会”在重庆市召开。本次活动的主题为“国家战略中的机遇与挑战”。新浪财经全程直播本次论坛,图为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童小平。

  童小平:尊敬的李德成、陈兰通会长,尊敬的各位企业家、各位专家,各位朋友早上好。在这样一个论坛上有这样一个机会跟我们各界朋友进行交流,党的十七大之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构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这样一个战略性的发展目标。描绘了建设试验区的美好蓝图,两年过去了我们做了一些探索,3号文件下来了,我们有了新的构想和主要的发展目标和任务。我想这对重庆的经济社会发展是一次历史性的机遇。

  我们希望牵手我们的企业家,牵手我们的专家,共同推进重庆统筹城乡培养改革试验区的建设和发展。

  现在我讲讲第一个方面的问题,就是坚持改革和发展相结合,描绘我们试验区建设的美好蓝图。首先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重庆的试验区的建设始终要坚持统筹城乡的改革和发展有机结合。没有改革就没有发展,要发展必须改革,所以这是我们试验区工作当中推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同时我们也坚持将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相结合,我们有句通俗的话,叫地方战略国家化,国家战略地方化。就是要把我们的发展融入到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当中上升到国家层面上的战略部署。有这两个坚持,我们具体形成目前的这样一个建设试验区的一个思路大概经历了这么三个阶段。

  这三个阶段我们形成了一个试验区的改革发展的思路,我把它简要的概括为3312发展蓝图。主要是便于大家好记。第一个阶段就是在直辖十年的时候,我们十岁了,直辖十年之后重庆未来的发展该怎么办?首先我们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未来十年,重庆的发展应该实现新的跨越。怎么跨越?怎么认识这个新的起点?在这个时候,2006年,那个时候市委市政府就启动了发挥直辖优势,实现科学发展的大讨论,我们把他通俗的说为叫研究打直辖牌。在这个讨论当中,对重庆的市情进行了综合的分析,也充分的吸纳了全国各个方面专家的意见,对重庆的基本市情我们认为虽然有直辖十年的发展,虽然有西部大开发八年的发展,但是,重庆五位一体的基本市情并没有改变。什么五位一体,那就是大城市,大家看到的这一片就是大城市,大农村大家还没有看到的我们的库区,我们的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大库区就是我们三峡百万移民的大库区,大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就是这五个区域他的经济社会特征。这五位一体的基本市情在某个角度上来说他是我们中国国情的一个缩影,为什么在重庆来做这个试验呢?因为他有一定的代表性。如果这个试验有所成功,那么对中国解决二元结构的问题会有一定的借鉴。如果这个试验中我们出现了问题,我们有教训,那么对全国顺利的去解决二元结构也会有帮助。

  在这样一个面对五位一体的基本市情这个结论之后,我们未来发展的突破口在哪里?大家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工作的方向,考虑到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中期这么一个进程,我们就把战略突破口锁定在统筹城乡发展。因此,这就作为重庆实现科学发展的一个战略性的突破口。有了这么一个通过打直辖牌的这样一个大讨论,有了这么一个基本的认识。这个时候在2007年3月8日锦涛总书记参加重庆全国人大代表团的讨论,对重庆又做出了我们把他归纳为“314”总体部署,讲3就是对重庆的发展定位有三句话,或者叫三个概念,就是要把重庆努力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这是一个经济上的概念,增长极理论。第二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这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概念。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最有特色的就是要努力建设成为城乡统筹的新兴直辖市。这个直辖市他区别于京、津、沪,我们自己戏称为农民直辖市。1就是要求我们率先在西部地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按照这样一个要求,全国锁定在2020年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的总体目标,我们有一个初步的构想,重庆市提前两年,在2018年我们实现这样一个目标,主城这个板块我们大概在2015年可以实现全面小康的总体目标。一就是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4就是重点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包括新农村的建设,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民生问题,构建和谐社会,还有城市建设和管理这是四项重要工作。

  锦涛书记给我们讲的这一番话,这一番要求对重庆人民我们感到非常鼓舞,所以我们经济研究之后,把它浓缩成为“314”总体部署,这是我们未来工作总的一个纲领性的,指导性的一个原则。这是我想说的统筹城乡第一步就是直辖十年之后我们的一种思考,奠定了第一个基础。

  第二步就是在“314”总体部署之后,我们在学习贯彻当中,我们向国家提出了设立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申请,这个申请是因为我们在第一个阶段打直辖牌,我们找到了突破口,要解决二元结构的问题,要解决农民直辖市的问题,那就必须要解决城乡统筹发展的问题。因此,我们做了这样一个申请。国务院也正是批准了我们作为一个试验区。对这个试验区在批复里面有这么十六个字的要求,我认为也是说得非常准确的。那就是发展出题,改革求解,试验示范,带动西部。就是说这个试验区是根据发展当中的问题来推进改革的,就围绕发展来做,就发展出题,改革求解,通过改革的方式,通过调整生产关系,通过制度建设来解决我们面临的难题,最后形成一些经验教训能够在前面起一定的试验和示范的作用来带动西部的发展。这个试验区的牌子一挂,就确定了重庆发展的主攻方向就是城乡统筹在这个方面我们要努力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有西部特色的这么一个解决二元结构的这样一个路子。这是第二阶段。就是试验区的牌子。

  第三个阶段就是我们明确了重庆试验区建设的战略性的措施,这就是3号文件今年发的,这是第三个阶段的问题。因为我们探索城乡统筹发展的道路,我们面临重庆五位一体的市情,我们有几个比较大的一种不协调性,一个是我们统筹发展的理念和根深蒂固的中国的二元的社会结构之间的不协调。你立足要统筹发展就是追求协调,但是我们面对的是极不协调。我们城乡,我们城里大家看到比较繁荣的经济板块,人均GDP可能是7、8000美金了,但是我们最落后的城口人均GDP大概在500美元,最多800美元,这个差距是非常大的。这是一个不协调。我们还面临城市经济的基础相对东部发达地区他仍然是比较弱的,但是这样一个比较弱的城市经济还要去带动三峡移民、库区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发展,还要去带动2000万的农民来奔小康,所以我们把他叫做小马拉大车。这个马也不怎么壮,但是这个车到是很大,所以包袱很重,这也是面临的一个非常大的不协调。当然我们说自力更生是中国人民的成功道路,但是我们也希望得到中央和兄弟省的大力支持,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我们对中央要什么样的支持,我们提出了12项政策建议。我们薄熙来书记,王鸿举市长还有黄奇帆同志向家宝总理做了汇报,家宝总理高度重视,就明确由国家发改委国务院研究室来牵头,组织了几十个部门上百人到重庆来进行调研,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我们大家所说的我们这段时间都挂在口头上的3号文件。3号文件是为重庆试验区的改革和发展给了一个强大的动力,含金量和政策的支撑力度应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