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平行会议二的文字实录(3)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30日 20:25  新浪财经

  提问:我是人民大学的创业家杂志的记者,在国际上自愿减排市场化路线是什么样的?您是非盈利机构做这个事情,没有强制性的市场里,市场化有没有有效途径和成熟的经验,再有你们企业角度来看,怎么看这块在中国的发展?你说如果一个人开汽车一个人做地铁的话,这样的话,动力是不足的。

  张建宇:这个问题毕总已经回答一部分了,一种是纯粹资源的一种是组织自愿的,典型CCF就是一个例子,承诺一定的减排量。我们在美国组织了30家美国最大的企业,整个市场在2万亿美元,他们的核心加入条件就是自己承诺一定的减排量,这些企业自己内部之间也可以通过自愿减排的机制形成动力。我已经说到对长远VER市场,我们最后目的肯定是每个国家都有一个目标,把这个目标加以分解,进行全球交易。但是我想所有人知道,这个目标肯定要在很远的未来才能实现。既是全球交易体系成立,我们看到现在欧盟在ETS系统还会有很多遗留在外的行业,所以不管是达到目标之前还是达到目标之后,自愿减排市场特别是随着管理体系越来越纯粹的生产管理向生产消费结合起来,甚至可能将来颠覆管理体系从消费加以管理的话,这样谈的VER市场系统的化是有很大发展,将来会有这么一点。你说到出行的方式,在博格达有一个BRT的CDM,我们在北京做了绿色出行指标,基本按照批准BRT的方法,当然有一个技巧,怎么使量变得可核查,有方法可以做,但并不是完全靠个人说的。

  焦洁:我这边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其实一致人和我们做了这么长时间,在自愿减排确实思考的比较多,我补充一点,市场怎么做起来,在企业这块政策非常重要,就包括哪各行业定出什么标准,这需要政策给予很大的支持。大家可以看一下网上有这条新闻,大概是08年扬子石化南京钢铁污染大户他们资源加入了欧盟和中国起动的中国城市环境管理适用性管理办法,以前是排放大户,国家也没有要求二氧化碳不能超过标准,但他们自愿的把自己的标准提高了,他们需要拿资金采购温室气体的减排指标,这种事情应该以后会越来越多。另外市场怎么进行除了政策鼓励了这个市场就成立了,另外媒体宣传也很重要,现在世界上已经有不止一家的碳排放检测网站了。你想对环境做贡献就可以花钱买这个指标,这个市场正在逐渐形成过程中,越来越成熟吧。

  提问:一些自愿减排行为可以强制了,这个是非常好的注意,我相信有很多企业愿意这样,现在在西方国家,因为消费者的要求或者有关的投资人要求,很多企业很注意这个形象,但是如果说我们国家这里,实行这个问题的话,今天上午我讲的,其实这方面的内容,我们有一些挑战,因为我们太新了,我是一个企业家,我会看,我参加北京好,天津好,还是上海的好。还有听说香港跟天津已经在密谋要搞了,我参加香港的好,所以这个问题我作为一个企业家,究竟哪一个市场是可以,以后进行下去,而且是公平,公开,公正的,这一条意见是提给你们的。刚才焦总提出的你们也可以考虑。你们作为一个企业社会责任,或者企业形象,你们也可以搞一个网站,我们到你网站上买,比如我回香港一次7吨我就买了,用我的信用卡自动转了。

  我提一个问题是提给邵志军的,我自己刚才听到你说,希望你们的项目由企业做,这一点我很感兴趣,为什么呢,我想听听企业做你们这个角色有什么好处?因为我自己在贵州有一个项目,如果我做你的角色我怎么能把这些农村组织起来。

  邵志军:作为政府这个角度来看,不影响直接或者间接从事这种交易,这个项目是环保局前头做的,从政府职能角度,我觉得更应该由中介组织或者企业来做。现在有一个问题,我个人感觉中介组织特别是做碳交易这方面的中介组织或者企业好象不多,在四川不多,都觉得赚不到钱。另外他们现在组织能力也不具备,所以我想做这个事情的话,可能你做的话,就依靠政府帮助你建立一套系统,从省到片区,有你的机构,和农民或者村民委员会,获得信任,愿意把碳卖给你。如果没有这样的体系要做起来还是比较难,我们依靠的是政府环保体系试点。愿意跟我合作的话,我们可以边合作边研究。

  提问:我是来自北大的学生,我想问张博士一个问题,您提到和四川项目合作中由美国环保协会前头,资金基本由ARG公司提供的,这里涉及到节能减排中国际合作的问题,无论是CDM或者VER,你们认为怎么建立一个比较好的国际协调机制统一的进行全球的整体的碳排放量的减少。

  张建宇: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我们现在谈绿色经济、谈绿色道路,大家谈低碳发展,但我们可能不能忘记的一个事情,这个事情本源是什么,本源是气侯变化我们要面对共同的挑战。走到哪一步也不能忘记目的是为了实现气侯安全,这是问题的本源。延伸含义是说如果我们只是说具备了由自己的性子发展走上这个道路,不一定最后实现气侯安全,那可能我们就没有实现远期的目标。第二个往下看十年二十年发展的话,肯定世界上,就像中国看到的,北京、天津成立交易所,各个省、市成立交易所,二级市也在成立交易所,这是很健康的事情。就像美国上世纪100多家汽车公司一样,经过转折和坚定,最后有逐步市场归一的过程。将来大家会认识到进行相互联合,不简单的是到我这里卖,包括什么指标、方法学、认证机构怎样,一系列研究的问题。所以我想全球统一的碳市场肯定是我们共同的理想,只有这样的市场,有了碳价格,价格又跟控制目标结合在一起,才能使得成立了持续不断的原动力,推动减排、技术转让等等,这个过程中肯定有很多政治、国际因素在其中起作用,您应该投入到这个事业里,这肯定是可以投入一辈子的事情。

  林而达:CDM是全球合作的机制,另外我认为不是唯一的机制,肯定有一些市场机制,金融机制、还有土地。同样虽然刚开始起步,但也有国际合作。

  主持人毕建忠:关于交易所,北京产权交易所实际上是国内260多家产权交易机构之一,但你们不知道,全国有260家产权交易所,有的是事业单位,有的是产权单位,但因为市场力量谩骂极具了,目前形成了北京、上海两家比较大的,北京是943亿人民币。如果环境交易所太多的话也是一样的,北京、上海都有它的天然的优势,有那么几个存在是可以的。但遍地开花是不可以的。最后个问题。

  提问:北京林协会的,去年奥运会期间有一个绿色出行的项目,挂牌交易,我关心三个问题,这个项目怎么计量的?第二什么单位具有什么资格才能先设定游戏规则、项目让大家做。第三个问题如果我不知道买回来了没有,这个钱怎么用?大家去减排这个结果,但是这个钱是谁在用?

  张建宇:我介绍一下这个项目运作过程,我们做网上计算器之后,有效的注册量是8895吨,尽量达到要求。简单的做法是个人注册量不计算的,可以用计算器说减排多少,这个量只是象征意义,但不是作为交易量,交易量一定是企业单位注册的客户,可以看到里面有两种注册,一个是个人一个是单位,单位有一个ID号码你可以进去注册,我们鼓励单位给个人提供一些补偿或者鼓励性措施,使得个人有意愿做这个事情,或者这个东西最终核心是我们认为个人和单位之间有一个相互信任感,你不太可能欺骗你的单位。这是一个简单的做法,但里面一些借用BRT的方法学,宽泛的话是5万多吨,但交易量最后采取最保守的估计8895吨。卖给谁北交所一直积极寻找买住,应该也是找到了,即日会加以公布。钱我们也在探索新的办法,我们做法是把钱成立绿色中信基金,以基金钱聚集到支持有关工作,包括种树等活动,可以继续运转下去。我们在星期四和世博签订了协议,会利用类似的公司在世博期间扩大范围,利用这套体系进行下去。

  提问:我做林业的,我先设定一个林业项目,然后通过林业项目拿VER去融资然后定向做这个心目,这个流程合规不合规?

  主持人毕建忠:可以的,关键有人发现,要能看中你这个项目才行,如果不能只能挂牌,这种思路是可以的,是未来收益。

  最后请五位专家畅想一下自愿减排的未来。

  龚俊松:关于北京环境交易所所有业务,除了技术是比较传统,其他业务都是非常新的。通过我们06年开始到现在两三年,不断的修整和调整方向,现在认为CDM信息服务和生态补偿VER信息服务这两个平台上,应该是比较短的时间之内建起来的。而且为什么我们要让VER注册系统上线呢,已经有一个项目进行注册了,另外四川的农业减排项目和新疆农业减排项目也会注册,目前正在研究可以不可能进行二次交易,我们相信通过各种相关机构共同合作,应该可以把VER市场继续推进下去。

  焦洁:作为专业咨询机构来讲,如果在中国自愿减排能够发展起来,那我们咨询市场又扩大了非常大的一块,我们非常希望这种情景早日发生。

  林而达:我认为VER市场,因为是有需求的,国际、各行各业的需求。但是开始阶段我们认真的把他做好,就可以健康发展。

  邵志军:我对四川农村温室气体减排项目看好,我认为这个项目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农民增收,也有利于新技术的推广,虽然目前认识到这个项目的人还不是想象的那么多,但我相信不愿将来,认识这个项目、关注这个项目的人越来越多,我关注这个项目,也愿意贡献我的力量。

  张建宇:我想所有市场手段,希望大家不要忘记,最后还是为了保护环境,交易体系的建立最终核心应该说是有总量,保证了环境安全,通过交易机制,不管是VER还是CDM,目的都是为了两个,一个是价值发现,第二个是希望提高减排效率,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重叠在一起的,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为了交易而交易,为了减排而减排,没有这个目的我们搭建的多好,最终肯定都是空中楼阁,没有坚实的基础,基础就是环境保护的目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