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企业精神教育基地(3)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9日 11:08  新浪财经

  油建十一中队1954年在玉门油矿组建 ,1960年参加大庆石油会战。现隶属建设集团油建公司,现有员工76人,其中党员13人,管理人员16人。是一支从事油田地面产能、化工建设的综合性施工队伍,具备承建大型联合站、转油站及系统配套工程、管道安装工程、老站改扩建、各类大型立式储罐及容器安装的综合施工能力。建队初期,油建十一中队被玉门市委授予“更高标杆立祁连”荣誉称号,并颁发由朱德同志亲笔题词的锦旗;会战时期,以“自觉从严,为革命干保险活”闻名油田内外,1965年,被石油工业部命名为“自觉从严、好字当头”的标杆队。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国家能源部“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建队50多年来,相继建成各种泵站236座,敷设管线16400多公里,建成省部级优质工程52项,国家级优质工程2项。培养和造就了以“最讲认真的人——周占鳌”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党支部曾先后45年被大庆油田评为先进党支部。2005-2006年,被评为大庆油田基层建设样板单位。2007年,被大庆油田命名为基层建设“十面红旗”单位。

  【硬骨头车队——运输十三车队】

  钻探工程公司运输一公司“硬骨头”十三车队始建于1962年,前身是大庆油田运输指挥部运输二大队三中队。1964年被石油工业部命名为“硬骨头车队”,1965年被石油工业部授予“五好红旗单位标兵”。40多年来,全队干部工人继承发扬大庆会战优良传统,为油大干,无私奉献,在油田开发建设过程中,努力当先锋、打头阵、拉重载,成为大庆运输战线一面红旗。共为油田拉运各种物资2300多万吨,大约可装39万节火车皮;车队集体安全行驶1106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2700圈,并创造宝贵精神财富—硬骨头精神,成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在运输战线的具体体现。截止2008年,累计接待参观者1500人次。

  【高度觉悟  不畏困苦  严细成风  自觉奉献——西油库】

  储运销售分公司西油库于1961年7月建成投产,是大庆油田会战时期建设的第二座大型油库,主要担负原油铁路装车外运任务,设计装油能力600万吨/年。库区1万立方米原油储罐2座,原油铁路装车栈桥1座,年铁路外运原油100万吨,计量交接原油550万吨。已经连续实现安全生产47年,累计输送原油3亿多吨,为油田储运销售事业作出巨大贡献。建库之初,参加会战的干部群众艰苦创业,奋发大干,在芦苇丛中,地窨中栖身,挖野菜充饥,涌现出以奚华亭、朱三万为代表的一大批石油部、黑龙江省和市局劳动模范,培养和形成被中央领导赞誉的“高度觉悟、不畏困苦、严细成风、自觉奉献”的好库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22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油库检查指导工作,并接待过西哈努克、金日成等6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视察参观。

  【处处体现责任心——西水源】

  供水公司西水源于1960年4月26日建成投产, 是大庆油田第一座水源。主要担负大庆油田西部部分地区生产、生活用水供给任务。现有班组7个,员工56人,党员16人。管理加压泵房1座,35千伏变电所1座,深水井31口以及5条总长近12公里的集水干线,日供水能力6万立方米。自建厂以来,累计供水10亿多立方米,连续安全生产、安全运行17200余天,保持干部无违纪、员工无犯罪的纪录。实现由石油会战“百面红旗单位”到集团公司“百面红旗单位”的跨越发展。2007年2月,评为大庆石油管理局新时期“基层建设十面红旗”单位,并被命名为“处处体现责任心的西水源”。截至2008年底,累计接待参观者2.42万人次。

  【永做油田精品——中十六联合站】

  第一采油厂第三油矿中十六联合站1997年11月竣工投产。现有员工81人,其中干部7人,党员12人,团员17人。该站占地面积4.4万平方米,主要是将进站的油、气、水三相混合物进行分离处理,并将合格原油、天然气外输,合格污水回注地下。设计日处理液量3.5万吨,其中净化油0.7万吨,污水处理量2.8万立方米,天然气量12万立方米。该站工艺流程先进,自动化程度高,主要仪器仪表采用美国霍尼威尔、上海光华等国内外一流产品。全站主要生产岗位实现自动化管理,油气集输、污水处理、三次采油处理功能强,为油田长期稳产发挥着重要作用。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先进集体”、“百面红旗先进单位”、“先进党支部”、黑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大庆油田公司“金牌联合站”和“功勋集体”等荣誉称号。2000年8月24日,江泽民、温家宝、曾庆红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中十六联合站视察。

  【严细成风的变电所——星火一次变电所】

  电力集团供电公司星火工区星火一次变电所是大庆石油管理局自建自管的第二座110千伏变电所,于1981年12月22日投产运行,2001年4月28日易地改建为微机综合保护自动化变电所。现有员工12人,主要担负采油一厂、采油三厂部分地区200万吨产能供电任务,日供电量100万千瓦时。截至2008年12月31日,该所实现安全优质平稳供电9872天,累计供电111.88亿千瓦时。27年来,星火一次变电所先后获得中油集团“百面红旗单位”等71个市局级以上荣誉称号。2005年,建成以“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为核心的团队文化建设展厅。2006年,被中油集团确定为企业精神教育基地。2007年,改建为以“严细成风的星火一次变电所”为主题的集培训与传统教育于一体的多功能展厅。截止2008年,累计接待参观者近万人次。

  【庆深气田发现井——徐深1井】

  徐深1井是我国东部最大气田——庆深气田的发现井。该井2001年6月26日开钻,2002年5月7日完钻,井深4548米,日产气量21万立方米左右。徐深1井“一气冲天”,揭开火山岩储层的神秘面纱,标志着大庆油田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天然气勘探获得重大突破性进展,从此拉开庆深气田全面开发的历史序幕。采气分公司第一作业区徐深1集气站地处大庆市肇州县榆树乡,于2004年12月23日建成并投入使用,占地面积11500平方米,是一座集天然气处理、集输于一体的多井集气站,承担9口井的天然气处理任务,最大处理能力120万立方米/日。站内采用三级节流、两次换热、气液分离、过滤分离、三甘醇脱水等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集输气技术,并在井口及外输管线上安装自动安全截断装置,整个集输气工艺运用国内先进数据远传技术,实现生产数据实时监控和存储。投产以来,徐深1集气站先后荣获油田公司“管理先进站”、油田公司“优秀班组”等荣誉称号。截止2008年,累计接待参观者3000人次。

  【油田最大的配制站——萨中II聚合物配制站】

  第一采油厂试验大队萨中II聚合物配制站,1996年11月竣工投产,占地13000平方米,现有员工43人。承担全厂四个区块、15座注入站的聚合物母液配制任务,日外输母液量达到11000立方米左右。自1998年以来,该站先后获得厂模范团支部、厂红旗标兵团支部、油田公司青年文明号、油田公司先进集体、油田公司先进党支部、油田公司管理样板站、油田公司功勋集体等荣誉称号。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吴邦国等亲临该站视察并给予高度评价。

  【争第一  创品牌——聚南一配制站】

  聚南一配制站隶属于第一采油厂试验大队,于2005年1月建成投产,是油田设备较新、自动化程度较高、混配聚合物种类较多的聚合物配制站。全站现有员工35人,主要担负萨中地区南部5座聚合物注入站3种不同分子量的聚合物母液配制及输送任务。该站设计年聚合物配制及外输量1.2×104  吨,目前日配制外输浓度为5000毫克/升的聚合物母液3000立方米左右。该站被评为油田公司级样板站,实现当年投产当年创样板的管理新高。2007年,这个站代表大庆油田,成功接待温家宝总理、罗豪才政协副主席、周光照人大副委员长等领导视察。领导的关怀更增强了这个站争第一、创品牌的决心和信心,全站员工正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创建百年油田的伟大事业之中。

  【创新永不止步的采油队——采油48队】

  第二采油厂第六作业区采油48队组建于1964年10月,现有员工69人,管理油田面积7.78平方公里,油水井174口,截至2007年4月,已累计生产原油798万吨。2003年,被评为集团公司“百面红旗”单位。2004年,被油田公司授予功勋集体。2005年,获得全国青年文明号。2006年,被油田公司命名为基层建设标杆单位。

  【传承大庆传统的采油队——采油43队】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