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会议讲座 > 2009第六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国际论坛 > 正文
最后,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的条件下,发展文化产业还具有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意义。世贸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划分的12类服务项目中,有4类与文化产业相关,包括了出版、印刷、广告、咨询、录音、录像、电视、广播、电影等服务项目;以及外资对我国影院进行投资改造,每年以分账形式进口20部外国电影,国外服务提供者与中方设立合营企业、从事音像制品的分销,外国服务者从事出版物的分销等业务;内容几乎涵盖了文化产业的绝大部分领域。随着我国全面承诺WTO关于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协议,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将受到具有资本与经验优势的发达国家的冲击。
因此,作为文化产业从业者,我们必须用全球化的眼光来看待发展文化产业的问题。我们必须面向世界、增大文化产业国际化程度。在把我们的文化产品送出去,送到世界各国的消费者面前的同时,要把全世界的旅游者和文化消费者吸引到中国来(参照巴黎、奥地利模式)。我们要把中国丰富的、独特的、珍贵的文化资源加以开发、包装,使之转化为全世界亿万人都能享受的文化商品。这样一方面可以创造数以百亿计的利润,另一方面又可以把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审美观)传播到全世界,以防止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出现美国文化(价值观、审美观)一统天下的局面。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美国的文化霸权也在扩张。据统计,美国生产全世界75%的电视节目,60%的广告节目。发展中国家75%以上的文化产品来自美国,而美国市场上的外来文化产品只占l%-2%。美国电影的生产量只占世界的5%-6%,但放映时间点全世界总放映时间的80%。这种强大的文化实力是美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有意识形态的扩张,同时还有美国霸权的扩张。这种情况告诉我们,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文化产业应该是构筑国家文化安全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该把文化产业发展提到民族命运的高度来考量。未来,文化产业不仅是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中流砥柱。”
当近两个小时的采访即将结束时,丝毫不见疲惫的叶朗教授满怀感触的谈起北大、他坐镇的文化产业研究院、以及即将开幕的2009第六届中国文化产业国际论坛。“北大的特点和优势之一,就是具有深厚的人文传统和人文资源。但是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这一特点和优势并未得到充分开发。北大的人文学科如何和市场经济联系,为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发挥作用,是我们始终在思索探究的问题。过去北大的人文学科主要是培养、提高人的素质(这当然是对的),和市场、经济没有关系。而当文化产业这个切入点出现时,我们发现,人文学科也可以和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果我们在继续坚持进行纯学术研究的同时,分出一部分注意力面向市场,把人文知识和人文学科研究成果转化为文化产品,同时整合和推动开发我国的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用智慧和美感来丰富人们的生活,将有助于推动经济的增长,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将有助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叶朗教授坦言,中国文化产业新年国际论坛的连续举办,正是为推动和促进北大人文智慧与文化产业更好的结合与发展。
“每年一届的论坛;每年一本的《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北大文化产业前沿报告》;从去年开始出版的刊物《北大文化产业》;各种形式的文化产业人才培训班;和省市地方政府合作,协助他们进行文化产业方面的调研和制定发展规划……”回首北大文化产业研究院自1999年成立至今所作的累累成绩,叶朗教授没有满足,“北大作为新时代的文化风标,理应抓住当前的机遇,为国家的文化发展与经济增长贡献更多力量。我们知道,推动、发展中国的文化产业,任重道远;但我们相信,中国的文化产业之路,也必将越走越宽、越走越坦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