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文: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王海峰(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7日 14:45  新浪财经
图文: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王海峰(2)
  2008年12月27日,“全球金融风暴与中国经济发展趋势高峰论坛”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图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经济综合研究室主任王海峰演讲。(来源:新浪财经 陈鑫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西方国家或者是市场化国家,他们的宏观调控政策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央行通过了降低利率,并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来补充流动性不足。但是在这一轮央行政策中,我们观察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央行到后期不是一般性的注入流动性,而是通过商业银行向一些陷入困境的大企业、大机构定向注资,定向注资的这样一个措施恰恰反应了这次危机的深度和影响性。二是政府的减税和扩张性的政策,在这一轮财政政策中,大家观察到西方国家史无前例地开始进行大规模政府对企业的救助,而且这种救助从金融机构扩散到实体机构。因为美国的金融机构出现问题以后,到四季度汽车产业也出现了大问题,其实如果放到一个长周期来看,汽车产业从2006年年底到2007年一直在往下走,而且就业人数大幅度减少。美国消费占GDP的70%,如果相关政策不能撬动居民消费的话,注定政策效果是非常有效的。(图)这张图让大家看到一个金融机构信心的变化。

  大家可以看到在9月份的中旬雷曼公司破产以后,随着美联储11月份将银行间隔拆借利率降低,短期内一个月内有所好转,但是到了12月初,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又迅速地放大,这又迫使联邦政府将利率降到了0.25,实际上是一个零利率的政策。我们说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对美国商业、制造业、服务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到11月份大家观察到了美国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活动指数处于50、60年来的低点。(图)在这张图上,50说明服务业和制造业是一个扩张,低于50说明是一个收缩,最近这几个月是大幅度的收缩,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出来,虽然11月份有所反弹,但是10月份58.8也是十十年来的一个低点。

  第三,伴随着这次的经济调整,我们可以看到全球石油历史上两次的石油危机,均给美国带来了两到三年的负增长,导致发达国家经历了10年之久的“高通胀、低增长”态势,也导致全球货币体系出现了大的调整,这次石油价格上涨到145美金的高度,实际上已经高于第二次石油危机的水平。在这样的情况下,经济大调整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这是一个石油名义价格变动的曲线。大家从这两个曲线可以看出,第一个大图中是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原油价格,小图是伦敦的的石油价格,这两个价格我们观测到,相对来说伊拉克战争石油危机经济波动是一个非常小的波动。

  如果把石油价格折算成不变值,实际上到2007年,石油年均价格上涨到了147美元,还没有高过08年的水平(154美元),石油价格是超过了二次危机的水平,在这样的情况下,全球经济调整的可能性大大的增加,而且是深度的调整。

  第四,2000年以来全球化收益下降,风险放大。这个失衡我们可以从贸易失衡、投资失衡、内部经济失衡、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失衡、实体经济财富分配失衡这几个方面看到,这里不展开讨论了。

  第五,最近特别是12月份,美联储、日本央行已经将隔夜拆借利率降到了0.1%这样一个水平,实际上是有效的零利率政策,而且欧央行已经把利率水平降到2.5%,未来很有可能降到历史低点2%的水平。零利率在学术上往往和“流动性陷阱”所联系,在央行把利率降到了零之后,货币政策几乎失去了作用,导致了流动性前景。历史上流动性陷阱出现过两次,一次是美国的大萧条,一次是日本的十年经济低迷。这次我们观察到经济体可能又要再次的陷入流动性陷阱,如果真正的陷入流动性陷阱的话,我们说发达经济体的长期调整将不可避免。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