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媒体融合下的经营之道分论坛实录(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9日 17:40  新浪财经

  于绍文:创意、创新、干净。请戴社长。

  戴自更:喻教授 、尹教授就报业的性质和上下游的产业和体制,对我们干活的人,办报纸的人没有看到这个体制问题,我不同意尹教授的观点,在现有体制内,你可以有的地方做得比较好,但是做到大、做到强,成为一个顶级的传媒集团、报业集团,刚才喻教授讲了,我们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付出、贡献,我们都是国家的公务员,三年要办、五年也要办,没问题,但是坚持下去吃不消,要做大做强,我感觉必须要对现有的报业体系进行更新,如果没有做到这一点,中国的报业成为一个产业,成为世界上有名的产业,我觉得可能星不是很大。我可能比较悲观。

  于绍文:张总。

  张书新:传统报业和传统媒体有比较清晰的模式,发现广告赚钱,这是非常精细的,但是传统媒体做新媒体的过程中或者做新的事业过程中,确确实实涉及到引领模式问题,引领模式非常重要,这个论坛后半段是谈投资的,一般做投资的人一上来先看你的商业模式,不停地问你,然后就是团队,有了清晰的盈利模式,有了很强的团队,第三个就是自然而然的,然后就是IPO,就是上市,这个不用谈。但是盈利模式相对好找,团队难,一方面人本身就少,另一方面还有体制的问题,有了好的项目,有了好的盈利模式,甚至有了钱,如果没有好的团队,或者有了团队以后,因为你的体制不行,团队力量发挥不出来,还是没有用,所以我觉得环环相扣,我也不知道症结在哪儿,但是总的感觉是,不容易,我们自己《精品购物指南》做报纸的同时还做了很多尝试,我们做网站、做手机报、做电子商务等等做了很多,但是都不成功,不等于模式不清楚,我们还要做,跟原来的做法不一样了,希望有一些突破,比如做手机,过去自己做,现在我们找了一个美国的公司过来,他们大股东,我们小股东,跟人家学,全是他们投资,我们参与点,重新做手机报,看能不能行,行了当然好,不行的话,也不花我们钱。

  于绍文:当前情况下,传统媒体的生存之路,商业模式仅仅是其一,还包括组织变革、人才战略、资本运作、整合营销等等,在这些话题当中,各位简短地给大家再做一个概要,给出你的最精彩的意见。

  胡荣强:我觉得媒体的创新经营最重要的一环是如何国际化,我们光靠一个奥运会不能带出一个非常强大的媒体优势,为什么在美国新闻集团也好,哥伦比亚集团也好,能够占领全球90%的市场,我们觉得得总结很多国际经验和一些成功的案例和秘诀,不光让我们的传媒业走出去,也要引进来,趁着金融危机,我们会合并一些国际上非常有经验、非常成功的国际传媒组织,对中国的传媒业的生存和发展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尹鸿:我要说的就是纸枷锁也在创新,在这种情况下,创新越来越难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找一些跨界的手段和策略来完成我们的创新,功夫加上熊猫就是创新,跨界当中找到一些创新的资源和出路,可能是一种选择。

  喻国明:传媒产业是创意产业,创新是传媒产业的生命之所在,但是创新本身并不仅仅意味着另类、并不仅仅意味着与众不同,必须有两个要点,一个要点是必须要有一种妥协精神,对于现实的妥协、对于制度的妥协、对于人们接受心理和习惯的妥协,包括对合作者某种利益的妥协,这样才有可能引入资源,完成创新,因为今天创新并不是单兵独斗的时代了。第二,这种创新并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为了解决现实的问题,所以对于我们发展当中问题的把握,是创新是否有成效的关键所在。

  张书新:很多人以为做媒体很风光,很容易,其实做媒体非常非常辛苦,没有办法,一个字,干,我刚才讲了执行,其实就是干,没有其他办法,正是因为《新京报》的戴社长很辛苦,努力干,所以《新京报》很优秀,《精品购物指南》也一样,我们的团队不停地努力,所以我们也还生存得不错。

  戴自更:因为我是搞时政类媒体的,搞我这一行,第一有理想,第二要坚持,第三就是创新,谢谢大家!

  于绍文:谢谢各位,谢谢你们的精彩见解,圆桌论坛到此结束。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