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研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隆国强演讲(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5日 19:25  新浪财经

  所以05年7月21号重新调整了人民币汇率机制,持续的升值,升值到今天累计下来接近20%。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增长和以人民币计价的出口增长差别越来越大,因为在这个阶段,美元一直在持续的大幅度贬值。大家可以回忆一下,从2001年新世纪开始,欧元出市,美国打了科索沃战争,实际上很重要的原因是不希望新诞生的欧元和他抢国际货币积累,而且他也确实如愿了,原来欧元和美元1:1,但那一年多贬到了1欧元兑0.73美元。从美国IT泡沫破灭之后,实行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美元汇率持续下跌,到今年7月份的时候,一个欧元币对1.48美元,美元在这里已经贬了100%。在美元持续贬值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以美元计价来算出口增长率,其实里面有很大水分。

  大家知道GDP增长率11.9%、9%、9.9%,说的是实际增长率,你考察经济现象要把价格因素剔除。到现在19.3%的增长率,我估算,应该我们的以人民币计价的出口增长率不到10%,那么我们还知道这个过程中人民币本身的贬值,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通货膨胀,如果再扣掉通货膨胀,扣掉7%的通货膨胀,只有3%可能还不到。所以今年4月5月初的时候我们给国务院写了报告,告诉决策者,出口增长已经发生逆转,不是像海关统计的数那么乐观,否则我们的出口企业不会有那么多困难,不会有那么多出口企业陷入困境。这样宏观数据才和微观层面我们所观察的现象统一起来。

  我们到了7月份国务院召开三个座谈会,其中一个经济座谈会我还去了,当了总理的面我又讲了这个观点,非常好,我们看到8月1号开始,我们的外贸政策方向发生了转变。去年下半年一直到今年上半年一直是打压出口,在06年年底确定的07年宏观调控的方向其中有一个压顺差。当时中国经济最突出的矛盾是内外失衡,所以压顺差的目标是对的。但形势变了,所以到了去年年底我们说两防,到今年年终,宏观调控政策从两防变成了一保一控,保增长,控物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看到出口领域里,从原来的大幅度下调出口退税率变成上调出口退税率,决策者比较早的意识到出口形势发生逆转的现实。到了每个月的增长速度,我们看到出口增长速度在逐月回落,大家看到到了3月份的时候,人民币增长率是30%,以人民币计价是18.5%,到了上个月11月份的时候,刚刚出来的海关统计的数据,11月份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增长率已经变成负增长,是今年以来第一次是负增长,如果以人民币计价,是-9.9%。这个形势和我在广东看到的、听到的完全吻合。

  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进口跌的也更快,进口跌幅也在大幅度下滑,进口曾经5月份达到高点,接近40%的增长,当月进口增长。那么随着国内形势的走软,随着国际形势的走软,进口增长速度下滑更快。到了11月份当月名义进口增长率已经出现-17.9%,在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上我们没有看到这么大幅度的负增长。结成人民币应该是接近25%的负增长。进口大幅度回落很重要的原因是国内的需求因素,国内经济周期从8月份开始急转直下。还有另外一块接近整个进口占40%、出口占50%的加工贸易,由于外需的问题你要想出口,就先得进口,那进口回落意味着没有外需,影响进口既是内需又是外需。一般贸易的进口下滑,反映的是国内需求的不足,而家工贸易进口下滑反映的是出口需求的不足。

  这两个因素叠加在一起,大家已经感觉全球经济包括中国经济都已经进入冬天。所以进口反应比出口反映更强烈。出口大幅度下滑的时候对中国经济增长到底有什么影响?首先是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应该说在过去几年里我们顺差是持续的增加,这是从78年开始一直到07年,30年我们的贸易顺差情况。大家看到93年以前中国的贸易是有顺差、有逆差,而且都不大,占GDP比重都很小,绝对金额也不大。到93年出现贸易逆差,后来94年1月1日搞了汇率并轨,当时叫外汇调节市场,大大刺激了出口,94年开始一直是顺差。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顺差反而增加了,为什么呢?大家肯定觉得很奇怪,97、98年不是外需不足吗?大家看到中国内需不足,是属于通货紧缩,所以这种情况下出口确实在下滑。98年增长是0.5%,但进口下跌的更快,所以顺差反而在扩大。到了过去3年,我们的贸易顺差迅速的增加,到07年增加到2500亿美元了,占GDP比重迅速增加,07年贸易顺差占GDP比重超过8%,这在全世界大国里是没有的。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