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杉杉: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6日 16:43  新浪财经

  这是“杉杉”品牌的来源。

  今天,三棵杉树早已在拆迁中被移走,而杉杉集团,已经从一个服装企业成长为多元化、混合型大型企业集群,从2002年起一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上世纪90年代初,郑永刚亲自跑到上海,用借来的6万元钱,做了“不要太潇洒”的广告。1995年,企业本部专门组建企业形象策划部,拿出大把的钱来执行品牌宣传。在国内服装行业建设品牌,杉杉是第一家。

  郑永刚心目中的品牌内涵是:“正直、阳光、不断创新、负责任”。一开始想到的,就是通过公众媒体来传达。

  一时间,中国各大城市的标志性街道上,杉杉的霓虹灯、灯箱广告排成长龙,北京长安街上的百米霓虹灯和上海南京路的长排灯箱广告让行走其间的宁波人自豪不已。据说当年安徽省长看到合肥市长江路上满街的杉杉灯箱广告,说长江路要变成杉杉街了。

  当年之内,杉杉西服的销售份额占到全国同类服装的37%,这个数字至今无人打破。

  也正是这一轮迅猛增长,奠定了杉杉的“第一桶金”。从此,杉杉有了更大的行动空间。

  多年后,杉杉自己的总结是:“通过CI导入及深化推广行动,促进了企业发展战略的完善,使杉杉逐步建立起富于特质的企业经营文化系统,并以此为依托走上了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相结合的‘两手抓、两手硬’的企业发展新路。据中企资产事务中心的审慎评估,导入CI后,杉杉品牌的无形资产价值迅速升值,到1995年末已达2.65亿元人民币,时至2006年,杉杉品牌无形资产的价值,已至48亿元人民币。”

  事实上,杉杉品牌战略的成功,对宁波地方经济和中国服装产业的推动是巨大的。1998年,时任大连市长的薄熙来在宁波考察学习时感慨道:“宁波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品牌,不就因为有个郑永刚嘛!”2005年,中国服装行业的第一个品牌成就大奖颁给郑永刚,“谈中国服装,绕不过郑永刚,绕不过杉杉。”这一点,郑永刚也颇感自豪,“如果说我做过什么,那就是为中国服装行业的进步做过一些贡献。”

  这十年间近20倍的无形资产增值中,便有着企业社会责任的巨大贡献。郑永刚逐渐意识到:比起媒体上的声音画面,“正直、阳光、不断创新、负责任”的形象,在企业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一举一动中,体现得更为实质。

  “从种树做起”

  1995年,以杉杉、雅戈尔等企业为代表的品牌带动着宁波企业的品牌之路,各行各业的大小品牌如雨后春竹破土而出。当年的宁波,各类广告公司有数百家之多。但广告专业人才奇缺,持有广告从业资格证件的人空前抢手,广告公司相互争人,甚至想方设法借来从业资格证书,用于公司注册和工商行政部门的审查。

  这样的情势下,杉杉的企业形象策划部在宁波找不到充足的人才,只能在全国范围寻找。郑永刚意识到:“不能只摘桃,而要从种树做起”。

  公司发展渴求人才,而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教育。同时,宁波大学也正有创办广告传播系的设想,双方一拍即合,决定由杉杉出资组建广告传播系。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