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杉杉: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6日 16:43  新浪财经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 王 科

  “杉杉西服,不要太潇洒哦!”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

  它的背后,是一个伴随中国人16年的民族品牌,一个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民营资本集团。在市场风浪中闪转腾挪,上下机变,进退取舍,一路向前。

  无论对品牌还是对企业社会责任,杉杉都经历了一个摸索尝试,从朦胧到有意识,从朴素的长远发展理念到现代企业精神法则的过程。与中国的改革进程相似,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历程中,完成行为方式和精神气质的全面演进。杉杉的心得与历程,便是对现代企业品牌逻辑、责任逻辑的印证。

  作为民营企业集团,另一个显著特点是:企业的格局与风范,直接来源于掌门人的思路和气象。而对社会责任的每一步思考和行动,都与企业的发展使命密不可分。

  杉杉的创始人、掌门人郑永刚,几天前刚从华尔街回来,与那里的气氛不同,他显得成竹在胸。

  这是以杉杉的安全处境为条件的。

  今天,服装业务在杉杉的全部身家中,只占30%。多年来,郑永刚投资矿产、银行、证券公司以及网络,服装、科技、投资三大板块多元发展的格局,已然形成。到2007年,杉杉控股旗下有102家法人实体,资产80亿,两家上市公司达200亿元人民币。

  三年前,郑永刚预言:奥运会后,中国经济将面临大挑战,靠出口、投资拉动的增长模式,总要有个句号。问题在于:什么时候是节点?

  五年前,杉杉开始调整出口结构,旗下服装外贸加工的生产被打包转移到没有配额限制的东南亚。三年前,杉杉开始出手持有的高价资产,郑永刚回笼了资金。所以今天,他能沉稳地说:杉杉目前的外贸没有涉及雷区,没有受困于大的投资失误,没有被高价房地产套牢。资产负债率仅为48%。

  于是,在这个全球经济的“冬天”,郑永刚的身上,没有笼罩太多的寒意。他继续打他的高尔夫球,暂时窝下身子,攥紧手中的资本,却目光敏锐、心神充沛,瞄准着正在兴起的能源、环境和优势消费产业,随时准备出手。

  “杉杉”的前生今世

  20年前的宁波,有很多以“甬港”冠名的企业。“甬”是宁波的简称,“港”是香港的指代。在那个开启历史的年代里,大批宁波商人在邓小平的号召下从香港返回故乡,带动市场经济。人们怀着对新时代的渴望,期待着终有一天,能够比肩香港。

  运转了五年的鄞县纺织服装厂,亏损一千多万元,眼看资不抵债,几入绝境。1985年,它改名“甬港服装总厂”。而真正的好运,是郑永刚带来的。

  很多年以后,厂里的老工人还能想起那一天的情景:一个壮实的年轻人从他们面前疾步走过,面如重枣,默不作声,脚步如风。而无活可干的工人们,男的在打牌,女的在织毛衣。

  那一年,郑永刚31岁。他的名字,恰好与“振甬港”谐音。

  那时,工厂的产品没有品牌。郑永刚指着工厂门前的三棵杉树说:“就叫杉杉吧。”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