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优秀论文一等奖代表傅连学介绍论文(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4日 11:28  新浪财经

优秀论文一等奖代表傅连学介绍论文(3)
  2008年11月3日,由中国商务部和上海市政府主办的“第五届中国产业竞争力国际论坛”在上海召开。新浪财经独家直播此次论坛。图为优秀论文一等奖代表傅连学。(来源:新浪财经 白鹏辉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我想简单的介绍一下,中日韩三国在成长期和出生期发展的国际竞争力的对比,在同等的时间段上,在日本基本上是从55年到79年,在韩国是从67年到91年,中国从83年到07年,这样一个阶段,相当于和日本韩国是同一个阶段,从整个指标上来看,刚才是几个时间段,在这几个时间段上来看,中国汽车的产销量包括出口量,包括劳动生产率上来看,都与日本有比较大的差距,通过前后各个国家都是20年左右的发展,这个图上给出了中国汽车的产量、出口量、人均生产率和出口比率变化的情况,通过这几年的发展,中国的汽车产量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现在中国整个的汽车产量已经达到了世界的第三,而且出口量也有了一定的增长,这里更多的体现在人均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上,通过20年的发展,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已经达到了当时日本经过了增长期之后的劳动生产率,所以这一部分充分体现了,前面提到的,中国的整体汽车的制造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至少已经相当于日本和韩国在同等的发展阶段所能达到的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从国际竞争的角度来看,中国和日本还是有着比较大的差距,中国到2007年出口的产品还只占到整个汽车产品的6.9%左右,不到7%,而当时日本达到了47%,而韩国也达到了25%,所以从这个阶段来看,中国从发展到目前为止,中国整个汽车产业的竞争力已经体现在制造能力强,而产品的研发能力和产品的更新能力比较弱,导致了整体汽车产品的出口有比较大的差距。

  总结一下有两点,中国在两个阶段,从限制竞争到促进竞争这样一个发展来看,我们最终分析一下,创新和竞争力的关系,通过刚才的分析大家可以看到,过去的保护手段,提升了整个汽车产业的制造能力,但是反过来讲,并没有改变整个汽车产业的整体国际竞争力差的根本性的局面,特别是体现在研发上,现在在前一阶段,中国更多的考虑是通过合资引进来促进发展,合资企业对研发的积极性不高,而内资企业也缺乏一些研发的动力,所以它是导致了一些汽车产业整体竞争力不高的原因。而开放以后随着市场加剧,从这几年实际发展来看,包括合资企业纷纷在国内建立了研发中心,而内资企业对于研发的重视也得到大幅度提高,从研发的投入上体现了这一点。

  总结一下,我们研究最终的结论,完全通过保护是难以形成竞争能力的,所以作为整体来讲,应该说开放竞争才是促进整个产业发展的最为核心的手段,而且开放竞争的政策的实施,并不是抑制自主创新的发展,相反是刺激的企业自主研发的投入,实际上对整个汽车产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是一个最为有效的手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