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考验(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04日 14:55  新浪财经

  基础管理水平的升级,就是在机遇面前去除浮躁,冷静理性,老老实实苦练“马步”、“站桩”之类的基本功而不是花拳绣腿,在细节管理、规范运作、团队建设、过程控制等方面实现质的突破,在此基础上才能制订出精准的成长战略。

  

  考验中小企业的成长管理,首先要关注企业的规范与诚信。诚信是中小企业融资与持续融资的基础条件,是上市公司最宝贵的无形资产,也是实现中小企业与中小企业板块良性互动的重要前提。诚信能产生增值效应。“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兴”,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诚信与规范不仅关系自身的经营发展,还关系到整个中小企业群体的声誉,关系到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考”上市的中小企业只有在阳光下运作,尤其是在募集资金的使用、关联交易的运作等各个方面真正做到规范、公平和透明,才能直面监管机构、社会公众、大众媒体、保荐人、财经分析师诸多“考官”的监督和检验。

  考验中小企业的成长管理,就要注重夯实中小企业的基础管理。在摸索现代企业制度的道路上,我们仅走了二十来年蹒跚学步的路程,即受到时髦的管理新概念的冲击与困扰。西方发达国家发轫于一百多年前以标准化、规范化、数量化为特征的“泰罗制”式科学管理,千锤百炼而成为现代管理的发端与基石。发达国家的企业管理均历经传统管理、科学管理与现代管理三个阶段,而我们的绝大多数企业以及企业中的人普遍跳过了最能反映基本功的科学管理阶段的磨练,使中小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存在着一些先天不足:企业领导人靠白手创业起家固然难能可贵,但缺少系统和正规的企业管理训练和实践,风险控制机制、激励机制、团队整合难臻优化与健全。不在流程化、标准化上经过较长时间段与艰苦细致的锤炼,未建立起支撑现代工业大厦的基础流程与细节管理,往往会成为众多企业做大做强的羁绊,成为不断重蹈过去企业失败覆辙的前车之鉴。没有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夯实基本功,就谈不上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资本,谈不上企业乃至企业中的人的现代化。

  关注研究中小企业成长的特点和变迁现象,有助于准确把握好中小企业的成长规律与经营特性,对症下药。聚集在中小企业板块的中小企业,其优点与缺点会表现得同样的集中和鲜明。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的经营运作模式在摸索中调整变迁,综合起来构成其个性和特点,此即“特性”。德隆系、托普系等知名上市企业从顶峰跌入低谷,泡沫一样迅速膨胀而又遽然破灭,风光不再,个中饱含着苦涩的泪水和惨痛的教训,值得每一家后来的上市企业牢牢记取。

  中小企业板块的启动为中小企业的成长管理提供了机遇与平台,资本市场的规范约束、标杆示范、公众关注与监督、激励创业创新、资源高效配置与持续融资等功能为中小企业的成长提供了一整套新机制和新理念。用足用好这些机制和功能,中小企业方能进一步赢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绘出更新更美的图画。

  (注:本文成稿于2004年中小企业板启动之初)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专题:

    陈鸿桥:《16节科学管理课》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