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第一财经•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榜媒体专访实录(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1日 14:44 新浪财经

  何力:其实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个有相对比较特定含义的名词,诞生的时间并不是很长,据我了解,他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他有两个背景,第一个是产业转型,他首先是针对员工的,包括财富500强的企业,他们率先提出来在产业转型当中如何避免用童工生产鞋子等等,包括一些化工企业。第二,全球化的过程当中,财富出现了新的分配和发展,这就出现了另外一种不平衡。实际上对企业追求利润和履行社会责任从来都是两种看法的,一个是可以兼容的,一个是对立的。像聂耳顿就认为所谓的企业社会责任都是CEO们的冠冕堂皇之辞,他认为根本就是对立的,不兼容的。但是有更多的企业家和学者认为是可以兼容的。我站在企业的角度,我冒昧的讲一下你刚刚讲的原因,比如说有没有政府的要求,法规,比如说环保。这是法规的要求。第二个原因就是公众的期望,公众对企业行使社会责任的期望在提高。第三是企业家自身的觉醒。第四是同行的压力。第五,通过创新和新技术的研究,其实是可以为企业带来一些成本和利润上的好处的,甚至可以降低成本。第六,企业的社会责任应用应该说也是企业的形象和整体营销的有机组成部分。一个形象好的,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他的产品可能更好卖,最后一点企业社会责任,其实一个善于把握住这样一个时代契机的公司,甚至有可能获得更大的商业上的成功。比如说丰田的混合动力车技术,我个人认为他确实是可融合的,或者说利润的追求和实现自己的企业社会责任是可以追求的。

  袁岳:现在要求你更加负社会责任,意思是说,今天你所有的经营行为都应该用负社会责任的方法来进行这是我觉得他的革命性意义在于,他是对于所有企业说的,而不是一部分企业。而且这渗透在每一个经营管理者里面。今天他不是法律,他仍然是一个道德的倡议。但是我觉得他的意思来说是指每一个企业都应该把他的行为更加的负责任化。

  提问: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何总编,关于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问题。我感觉确实是很全面的,我自己能想到的,不能信到的都包括了,我也由此产生一个疑问,这么庞杂的一个体系,会不会宣出来的优等生,往往是那些做的面面俱到的,没有偏科的可以金榜题名,而专注于某一个方面的,会名落孙山。简单来说这个评选会不会使那些走中庸之道的企业更加的突出。

  何力:我觉得其实就像你刚刚对评价体系提出的那个表扬能力一样,当他这个方面做的比较好的时候,另一方面的缺点就显现出来,所有的评价都是这样的,他更注重的是全面和均衡。比如说他有三个系列的标准,把各个指标分配的很合理,但是他自然而然就会产生这样的问题,我觉得也很正常。

  袁岳:专业上来说你这个问题很深,坦率的说,这个指标是一个全面的指标,但是不是一个好的指标。他的规模贡献比,比如说这个公司一共才5000万营业额。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词,有一些东西本来是不可衡量的,一个企业当中,比如说这个企业从多大程度来说,他提高了员工的快乐度,现在我们说为企业做劳动保障是最低限度的,让员工在工作面上改善这是次一级,让员工快乐是高一级的。我觉得这个综合度够了,但是精明度不够。

  蒋惟明:万事起头难,我觉得这是第一步。我觉得专家很重要,有一点首先企业应该主动的向委员会汇报,如果这个企业不汇报,仅仅靠我们调查是做不好的。我们现在说可持续发展指数都是企业主动完成三份报告得到的,首先是财政,还要汇报环保,你出没出事,第三对于人文,这不仅是做善事,还有为员工做了什么等等。我觉得我鼓励第一脚应该踢出去,我觉得中国凡是上市的,他们都应该积极向委员会汇报,我希望第一财经的指数,也可以成为中国的道琼斯指数,这我就太高兴了。因为这是大家主动来的,而不是去调研的。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