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卫弘:新环境下的组织绩效与招聘管理(图)(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7日 16:57 新浪财经

  

卫弘:新环境下的组织绩效与招聘管理(图)(2)

  2008年5月24日-25日,由《中外管理》杂志举办的“2008中外管理人力资源发展论坛”在北京亮马河饭店隆重召开。新浪财经全程网络直播本次论坛。图为万科人力资源总监卫弘演讲。(来源:资料照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而我们这样一个机制和基础,可能和西方几十年上百年的企业比起来,这方面是弱的。所以一个企业要经营好,很多方面在机制、基础方面下很大工夫。而上面两个找职业经理人也好,往往是可以做到的。第一个概念就是屋顶图,对管理的理解。

  第二就是三要素,就是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如何把企业做好?都是这个做法。随着这个阶段不一样,有些局部会有一些创新和改进,但是整个基础就是这三要素。一个企业的成败,往往是核心团队,这就是班子,这个班子组建得好不好?往往决定这个企业的成败。而这个企业的一把手和二把手对组织的发展方向、对组织的业务模式、对组织的人员管理是不是有一个清晰的理解一致,往往决定这个企业的一致。

  我记得柳总说过,如果联想和IBM合并以后还要出问题的话,那么肯定要出现在班子问题上。这个班子搭建以后,你如何带队伍?现在还是基于这么一个理念去做。

  在这个里面,实际上最核心是要建班子,这个管理团队如果大家回顾一下自己所带的公司,我们公司的高层,高层的一把手,和围绕一把手工作几个关键人员,他们是不是强有力班子。如果是,那么这个组织就是很有战斗力,绩效也是好的。除非选择行业不对,经常碰到一些天灾人祸。这五个方面也不再展开了。

  所谓讲组织绩效,希望在六个层面实现有效。战略类活动、业务类活动、支持类活动,要真让一个企业有效,一定要实现战略有效。老板很重要,发动机很重要,要做到第一个层面有效。第二个业务模式有效,有力地支持你的战略。很多公司失败,不是因为发展太小,而是由小到中,由中到大之间,业务和组织之间没有平衡好,所以发展快了,既是好事也是挑战,一不小心也会变成坏事。

  第三就是运营有效。

  第四个就是流程有效。

  第五个是活动有效。

  第六个是员工有效。

  如果第六个层面不和前面几个层面挂在一起,可能员工有效,这是很难做到的。所以我重点会讲如何叫战略和运营有效?

  这也是我们希望和大家分享的一个内容,应该一个企业的发展需要两个循环驱动:一个是战略循环;一个是运营循环。通过一系列的工作让他们做,使目的落地,这就是战略循环和运营循环的含义。围绕一个企业的核心战略,就像一个地球,以年为周期,我可能看三年明确一年的工作,这就是战略循环解决的问题。运营围绕太阳转,可能会分解到每个月、每双周,对你战略落实情况进行一些理解。这样一圈让你运营的工作和战略工作挂起来,这是两个循环之间的关系。

  战略循环的周期,我刚才介绍到是把未来一年的目标和要做的事情勾勒很清楚,会看五年,这是周期。而运营循环是以双周或者一个月为周期看的。解决的问题也不一样,战略循环实际要回答的问题就是使命和愿望、目标、战略路线、业务选择与组合、价值链建设、管理模式语组织、财务预算。把你的核心竞争力建在哪里?建在研发还是哪里?还是售后服务?还是在所有价值链上都要这样。用的方式也不一样,有的通过项目管理的方式,从而保证战略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是有效的。而运行循环我们常常谈到是目标、考核。中间出现突发情况怎么处理?这是用运营流程保障的。

  人力资源怎么和他们配合?我可以举一个案例:

  第一、我们怎么保证战略高效?战略依靠流程来保证,到了一定的时间就会考虑,你的战略问题。还有就是事件突发方式,突发了一个很重大的环境变化的事情,你会重新定位公司的战略。所以第一是一个战略流程。

  战略流程和你公司的经营相结合的,比如说举联想为例,每年4月1号到第二年3月31号是他的财政年度,那么每年10月份就要制定战略工作,如果中间做人力工作,你人力干部评估,你后备领导力的计划,基本上都在10月份以前完成,集中在第二个季度盘点人。第三季度盘点业务,有些集中在第三季度完成。同时又一定人员的微调,对组织的影响是最小的。

  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这是我做的一个研究,就是通用电器,他把每年分为四个季度,每个季度他会有实施战略。他的财政年度是每年1月份到12月份,第一个季度是对战略本身的质疑,确定新的战略以后每年开始实施,制定本身是不是做得很好?

  第二个季度就是CEC会议,杰克·韦尔奇经常会讲的。

  第三个季度通过经验、总结和学习去做的。

  第四个季度会确定营运计划及关键措施。

  刚才讲的是依据时间来制定流程的过程,依据时间这个班子共同讨论政策。

  那么制定出来的结果是什么样的呢?这个可以跟大家示意一下,战略流程出来的结果是什么?战略流程出来的结果,可能指导公司整个战略规划,这个规划上上下下所有的人都知道,所有规划都依据这个计划执行。所以基本上每一年这个计划,十几年都是这么一个版本,包括模式都不会变。

  第一个是指导思想。

  第二就是内部环境分析。

  第三就是目标。

  第四就是战略路线。

  第五就是业务组合及战略意图。

  第六就是分解为一些专题项目。

  第七就是管理模式与组织及重点资源保障。

  这是2005年跟IBM整合之后确定的战略思想,公司上上下下两万多人都是很清楚的。分为四条:

  第一、根据既定战略,积极稳定发展中国业务。比如重点关注什么?

  1、长期关注满意度。

  2、近期保障利润的稳定增长。

  3、关注公司的现金流改善。

  4、实现净收入的良好增长。

  第二、深化业务模式变革,为新公司探索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致胜战略。

  卖电脑通过专卖店、通过网络,大家零散销售;另外一类就是投标,大客户来打单。这两类完全不一样,所以公司怎么围绕这两类客户去做,是有不一定的价值链。包括对每个价值模块工作该如何去做?做了一个明确。

  目标大家可以看,是基于平衡记分卡,会同财务的目标、会同客户的目标,所谓客户的目标包括市场份额,包括忠诚度去界定目标。这些目标在集团最高层,在制定的时候确定下来的,下面是执行的过程。

  第三部分是竞争力的目标。大家可以看从上往下,产品开发、营销、销售、运作和服务这就是公司的价值链。从左往右就是产品营销模式和客户营销模式。基于这个要确定未来一年你要制定的目标,往往是通过一些很量化的几个数据表现的。这个是在执行战略的时候,要把关键的目的界定清楚。

  持续增长,会通过员工的发展,文化融合,这是新出现的情况,会定义这方面的目标。如果每一层分解都是基于这四个维度实施的。

  战略路线最后变成一、二、三。大家都知道一个品牌、两个模式、三个市场。大家机制一二三之后,公司所有的资源都会往一二三去配合。

  所以针对每一个业务的时候,在战略规划的时候,制定出每一个业务你重点要做什么?给出一二三的意图,要求你明年一年这个业务如何去做?这个在战略规划的环节要做的,每个业务都会给出这样的战略意图,这是实际的概念。所以这个是管理层规划很多时间来讨论,所谓战略就是做取舍的过程,最后把所有集团战略工作分解成一系列的项目。分解为五个项目,每个项目有专人负责和立项。运营管理的时候会追踪这几个项目进行。同时又一些组织架构,下面有一些资源保障。人力资源很头疼,往往也是基于战略来的。

  第一、总体人数编制不增长。

  第二个手段就是绩效、分配方案,核心业务正在工资水平往上调,发展业务重在激励。你的工资不会调很多,但是奖励比例很高,这也是在集团内容讨论战略规划的时候,要规定的。同时不一样的业务模式有不一样的考核。

  做完这件事之后怎么办呢?所有的价值链、所有的业务环境,包括人力资源都基于这么一个思想,基于这么一个业务模式。之后这些人会大家快一个会,叫做战略规划制定之后的审定阶段,这就不再展开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