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Giovanni:亚洲与欧洲的一体化进程之比较(图)(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6日 11:03 新浪财经

  

Giovanni:亚洲与欧洲的一体化进程之比较(图)(2)

  2008年5月25-27日,由复旦大学举办的上海论坛在上海召开。新浪财经独家直播此次大会。图为亚洲开发银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办公室高级经济师Giovanni-Capannelli。(来源:新浪财经 白鹏辉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东亚应该说政治推动力相对来说是比较弱的。尽管东南亚讲要推动这方面的合作。中国也在推进,但因为中国和日本之间有竞争,所以使得任何一方都不希望看到另外一方来主导。这对于东亚的一体化,有阻碍作用。在东亚,也缺少有关广泛的政治的争论、讨论。从这个角度说,就使得区域的制度、架构得不到很大的发展。东亚非常依赖于市场的逻辑,市场有政府追随着。这个区域主义是强调开放的区域主义,有一张表充分表明了亚洲对于世界其他国家是开放的。这个区域主义的发展实际跟开放性是同时增长的。亚洲国家非常灵活,而且可以灵活自主的改变排序,这也是亚洲模式的一个特点。

  从排序来看,双方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理论都是依赖于巴罗佐提出的理论,比如自由贸易区到灌水区,共同市场,统一欧盟,这个完全是欧洲的做法。当然,我不是说这种模式一定是其他国家要遵循的。但欧洲其他国家确实是这样做的,最后实现政治和经济的统一体。在亚洲,面临着完全不同的状况,环境是完全不一样的。亚洲区域的一体化,不仅仅在贸易和投资方面,在金融危机之后,金融方面也在迅速的发展。但总的来,跟欧洲是没法比较的。欧洲先是其他方面,再是金融。但在亚洲,贸易投资和金融在一定程度上是齐头并进的。这张表中,我们可以看一下整个进程的趋势。通过这张表,我们可以看出亚洲模式和欧洲模式的差异。

  下面我简要的介绍一下主要的结果。去年8月份我们做了一个调查,专门调查了600位区域舆论界的领袖,包括东亚的和南亚的、东南亚的地区的舆论界领袖。我们问了12个问题。包括“理解有关相互依赖的感觉”,区域主义是很强还是很弱,在哪些方面你觉得是强,哪些方面你觉得是弱,货币、金融方面觉得怎么样,跨领域的基础设施方面等等。这些舆论领袖们还是认为,加强经济关系确实毫无疑问会带来更多的好处,而且它的好处远远超出了成本。比如使经济增长更强、更有活力,在国际组织中能发出更大的声音,更好的融入国际体系中,同时在IMF、WTO组织中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大家关注贫富之间的差异、好处分配,并不是很平衡,还有就是成本。亚洲的一体化,是比较软性的,主要是依靠市场的。我们又问,在亚洲地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模式更好,大家都认为应该采用新的区域主义的架构,比如对话和共同市场,还有发展共同的环境和安全的政策,等等。金融方面,也可以采取更好的措施。潘文星先生也讲到了亚洲是不是可以创造一个共同的货币,这个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我们的研究中,建议这样一个可能,就是政府应该考虑一下能够创造某种新的机制。比如说,亚洲经济合作以及亚洲金融稳定对话这样的架构。亚洲经济合作也许可以促进更好的监测,能够通过共同的市场为各自提供金融和其他方面的服务。另外,我们还问了亚洲自由贸易和投资区、建立亚洲经济共同体,两个结果都是类似的。有关经济方面,83%的人认为他们希望能够建立一个亚洲经济共同体,一定会带来更大的好处。只有13%的人认为这个成本更高。我们又问了第二个问题,“你认为是不是应该建立这样的共同体,应该包括哪些国家”。大家认为,东南亚+3是最好的方式,但如果东南亚+3不能做的话,应该主要是其他国家的原因。他们认为这些国家可能有不同的指标。而对于推动自由贸易和投资,也是同样的回答。对于建立亚洲统一货币,只有30%的受访者说是一个好主意,说亚洲目前有必要有一个统一的货币,而57%的人说目前国家经济之间的差异太大,时机还没有到。我们还问了另外一个问题,对于认为时机还没有成熟还不能推出一个统一货币的人,60%的人认为2020年之前可以实现,35%的人认为2020年之后才能实现。这些都是相信能够创造出一个统一货币的人所做出的回答。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