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产业集群与企业发展(4)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8日 11:53 新浪财经

  卞华舵:最近重庆好像就提出要成为中国的底特律,上海也要发展汽车制造业基地,我们武汉还有东北现在也提出制造业基地,重庆也提出,所以这个里面产业选择究竟选择什么样的产业集群这确实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很深奥的问题。俞总好像有什么要表达的。

  俞尧昌:我感觉叫“有所为有所不为”,我经常听钟老师也说,就是做多与做专的问题,我理解为做城市产业集群的时候,也应该是先专后多,不要什么东西就是一窝蜂地上。家电行业跟汽车行业现在是跟过去面临同样的问题,过去把家电行业作为各个省的支柱产业,现在都把汽车作为各个省的支柱产业,有些是根本没有基础的,武汉它还有一个二汽,原来的基础很好,有些地方是根本没基础的,也把它列为是支柱产业,所以这个问题是在中国这种重复低水平的建设至今还解决不了。那么,不要靠上帝,只有靠自己。我的个人看法就是说,在自己定位以后,就是要一竿子做下去。

  钟朋荣:刚才水皮总编还有俞总两个观点我很赞成,水皮总编谈到要从大企业抓起,俞总讲到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一个专业化的问题,区域经济一个地方你搞很多很多,就不可能形成产业集群,这里面关键我们要探讨,辜省长在这儿,我们要探讨政府在湖北省和武汉市的产业集群里面干什么事。在这里面我就想,有没有可能选择二、三个大家公认的在湖北省和武汉市现在和未来可能有优势的产业,有潜力的产业,从这做起,从这些产业做起,从大企业做起。怎么做呢?通过大企业的产业零部件不断地外包,围绕这些零部件的外包我来招商引资,我来鼓励当地的民营企业的发展。你们就不要老搞餐馆,不要老去搞皮鞋,你跟二汽搞零部件,你只要搞这个零部件,我给你优惠政策,这样今后怎么样呢?这样今后就把二汽的,把武钢的,把其它哪些企业的众多的300个车间就包出去了,把一个车间变成了三个公司,这样就把一个车间主任经济变成了一个老板经济,这一点很重要。

  卞华舵:钟老师,就这个问题我想提一点不同的意见,你的意思是把一个大的公司分拆,我把每个车间都变成每个企业,然后每个班组再变成每个企业,这个是不是又是一个计划经济的思维呢?产业集群它要靠市场自发形成,另外我们说,刚才你提出内部化,我们说企业做大它可以把很多资源聚集,通过内部行政命令的方式使它综合地利用资源,那么你现在把它分拆以后,是通过外部交易的方式来使资源得到整合,那么我觉得这可能不是千篇一律的问题,这要进行比较成本分析。如果我们在一个地区,武汉形成产业集群应该很好,但是如果出现三、五个大的企业,很大的企业,上百亿,上千亿的企业,这也不失为一种模式。就是我们究竟是要把大企业拆小?

  钟朋荣: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这涉及到很大的问题,很多的问题,这里面我们做企业,做经济三种方式,第一种方式,就是我刚才讲的福特模式,汽车所有的零部件,造这些零部件的钢材、轮胎,造轮胎的橡胶都是我自己做,这是一种企业内部的行政协调。第二种模式,所有的东西都是很大范围的交易,我做服装,你做扣子,你在哪儿?你在新疆。你做拉链,你在哪儿?你在海南。这样交易成本很高,特别在中国目前信用水平不好的情况下,我把钱给你,你不给货,我天天去讨钱,货又来不了。交易成本很高,那还不如我自己养一个扣子厂,养一个拉链厂。因此我有一个观点:中国现有的信用水平,现有的管理水平难以养活大企业。那么产业集群为什么在中国更有优势呢?特别是像我们武汉这样的企业,它还有一个背景是国有企业,我这个机器300个零部件是300个国有企业的车间主任生产出来的,那我把这个零部件给俞总做,给他做,这样我这个企业是国有企业,我这个零部件变成私人的,我那个零部件变成私人的,变成私人老板做的,这样就是一个局部性的改制,改制是量变到质变。我300个零部件最后有290个是私人做的,我这个企业,二汽还是国有企业,但是我国有企业的汽车90%是私人造的汽车零部件,这个汽车是公私合营的汽车,公私合营是90%是私人造的,是私人老板造的,老板一天干20个小时,老板是自负盈亏的,而且是货比三家的,那么只有10%是国有企业造的,我觉得二汽不改制的话,我就已经汽车是改制的。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