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王志纲:城市升级与产业商机(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7日 14:25 新浪财经

  哎呀,我当时感慨很深,光这一点就值5000块钱了。这就是体验旅游。旅游业它所带来的投资和消费能量之大,真是前所未有。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面,最近有很多国内、国外的发展商都开始纷纷进入旅游业,基本上是对传统的旅游业进行升级。比如说进黄山,比如说进昆明,比如说进九寨沟都是用这种方式来升级。这就是今天中国三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而这些现象在骨子里面,在深层次里面就反映了一个问题。伴随整个中国的全面小康,伴随中国一线城市的全面富裕,中国的城市化已经开始从量变向质变跨越,伴随质变的跨越很多商业行为、很多商机、很多商业手段都会发生新的变迁,所以这个非常值得我们的政府官员和企业家们高度重视。好了讲完这个以后,再回到第二个问题。我想谈一谈就是既然我们是讲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那么在今天的中国就面临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任何一个城市如果自己孤立地去看待自己的发展是走不远的,经济蓬起要全球化何况是中国更要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要善于反弹琵琶,跳出自己的本土来看待自己。只有在这种背景下面,我们才能够在差异竞争,错位经营当中,把握好自己的主导权。

  那么基于这一点考虑,我想跟大家提供三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社会现象。这三个现象如果我们把握好的话,春江水暖鸭先知,对我们武汉,对我们湖北,对我们中部的发展都是有借鉴意义的。第一个事情就是从广东开始的,最近广东省的省长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首次对外披露了一个很重大的信息。就是估计一两年之内,广东省的经济总量将会赶上和超过台湾。这是在全球引起很大震撼的一个东西。因为当初,我记得1991年小平同志南巡的时候。我当时在新华社,当时小平同志走的时候,给广东一个要求叫追龙计划。我如果没记错的话,好像是让广东20年来赶亚洲四小龙,可能要不了20年。广东就经济总量就基本赶龙了,但是在这个令人喜悦的信息传来的同时,另外一个负面的东西又出现了,这个东西是啥呢?就是以深圳的市委书记最近的一个测算为例,按照深圳书记测算的结果,深圳现在人均GDP刚刚接近1万美金,如果说要赶上现在香港2万美金的话,深圳根本无土地可用,无水资源可用,而且生态和环保将会摧残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最后的结论,按照这种发展模式深圳不要说赶四小龙就是自己能够继续保持10%的增长速度都难以为继。

  后来得出最后的结论,珠江三角洲要想真正地赶上亚洲四小龙,只有一个选择土话叫做“腾笼换鸟”。就是产业转化,也就是说就这么个空间,那么经济要继续增长怎么办呢?就必须把塞满这个空间的麻雀们全部转走,腾出这个笼子来,最后把孔雀和凤凰请进来。可以说全球经济发达国家,这些年都是这么走过来的。不断地产业升级换代,不断地“腾笼换鸟”,如果没有这个过程,谈不上全球级的中心城市,谈不上国际型城市,谈不上区域城市,谈不上附属区域,香港也是这么过来的。25年前中国刚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香港也正好处于这么一个瓶颈,工业化的过程把这个弹丸之地总共塞得满满的。这个时候不升级就完蛋了。正好遇到中国的改革开放,所以香港用了15年时间把它将近两万家企业全部转移到了大陆,由此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关系。伴随大陆两三万家形成,大陆的广州珠三角就成了全球闻名的世界工厂,而香港腾出手来就成了东方之珠,世界金融中心、会展中心、物流中心、现代服务业中心,才使香港能够真正达到人均GOP2万美金。而今天这个故事又开始降临广东的头上了。所以“腾笼换鸟”产业转换,不是想不想做的问题,而是必须做。那么这是关于广东,所出现的一个很大的现象,而这个现象可以说意味着大家想一想20多年前一个小小的香港,一个产业转换就几乎启动了中国的对外开放,改变了一个南中国的整个经济生态。以至于小平都要通过两次南巡,最后通过站在广东的土地上回过头来教导北方才能推动中国的继续开放。一个小小的香港,现在一个广东的经济实力早就超过了香港。在这种时候,当它要进行转移的时候,这个能量和这个能力,我相信占地理之优的就是咱们中部地区如果能把握好意义是非同一般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