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财经 > 会议讲座 > 第二届中国私募基金高峰会 > 正文
2008年3月30日由深圳市金融顾问协会举办的“第二届中国私募基金高峰会”在深圳召开。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此次大会。以下为议题:中国的PE是否过热实录。参与此次讨论的嘉宾为:红杉资本董事总经理张思坚、东方富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程厚博、达晨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昼、联想投资董事总经理王能光、GOOGLE大中华区并购总裁宓群。
李万寿:今天的话题接着上半场的,在国外PE纷纷进入中国,而本土PE径向发展的情况下,有请各位嘉宾讨论一下,到底PE是处在发展中还是过热?PE发展跟风险投资一样,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一样,有风险,有机遇,这个风险在哪里?现在PE的发展是不是过热?过热的原因在哪里?是总体上的过热,还是结构性的过热?我们的PE市场对整个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整个经济的发展,带来哪些影响?由于时间有限,每人发言控制在3分钟。
程厚博:我个人的判断,中国PE的数量还是很小的,不能说供大于求。但是我同意说PE目前的运行状况有一些过热,就像靳总刚才发言时所说,体现在实战操作中,实际我们能碰到这样的情况。我们现在经常在投资的时候,有些企业不让投资者进行比较充分的调查,我遇到若干个企业,只能去看材料,不能给复印件,甚至有的企业只让看复印件,不让看原件,但有的同行给对这样的企业投资了。有没有风险?有没有过热?这个案例已经使我们在投资的过程中有一些非理性的因素存在。当然,可能存在的方式因为有各种各样的,刚才但斌先生说一个优秀的基金管理人需要5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而我们现在做投资的管理人员是参差不齐的,有些人可能刚入行,甚至有些是从其他的市场赚到钱,然后进入这个行业,所以说没有经过长时间的考验和锻炼。我觉得中国的PE市场到良性循环或者冷静的方式,肯定要经过几次反复,让投资者受到各种教育之后,可能会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这是我的简单看法,谢谢!
李万寿:程厚博先生的看法,PE的过热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市场,另外一个是创投企业为了抢到项目。我想请业界比较资深的红杉资本,怎么对待这个评价?
张思坚:我想这个东西确实要一分为二来看,按照中国过去10年PE的发展,过去两年甚至过去一年确实是很过热的,但如果按照中国现在的定价和竞争的程度,跟印度、以色列、美国、伦敦亲身经历过的市场相比,我感觉还远远不如。怎么讲?比如说过去一年,看中国地产项目上市企业的投资,年初的时候很多定价是净资产打折扣的,到年底,基本是PE或者加上期权来定价。过去三个月的资本市场使得定价又回到我们比较喜欢的理性市场。最近一段时间,这个价格确实有很多理性的回落。但中国的价格,因为现在每个礼拜可以看到全球各个地方的同事做的再融资价格,可以看到印度和美国的价格,如果考虑到当地公众市场的价格,那边的价格还是比我们高一倍左右。我认为,从中国长期角度来讲,我们现在还在上升和成熟的阶段。谢谢!
李万寿:在做PE的时候谈到PE实际是两个概念。讲到PE风险的时候这两个概念很容易混淆。张总对PE的判断,与企业的成长性和所处于的行业有关系。讲到PE的冷热,又是另外一个概念,联想处于京城,怎么评价PE热?
王能光:PE这几年发展很迅速,这和中国经济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另外,从我们引进国外VC、PE的运作模式。从两方都看到好处,一个是投资者在这个过程当中获得非常大的回报,我们的创业企业或者上市企业也在PE或VC的支持下茁壮成长,发展非常好。现在过热,我觉得在发展的过程中,会伴随两个情形:一是在创业企业这一方,当然谁都愿意把自己的公司卖一个很好的价钱,以最少的股份获得最多的资金,但是如果作为负责任的创业企业而言,价钱卖高了,后面的业绩跟不上,对你的投资人是不负责任的,下面再融资,也是非常困难的,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但是在发展不成熟的阶段,这种现象是会存在的。二是投资人或者PE、VC,PE和VC也有专业程度和眼光,当他的专业程度和眼光还不够高的时候,要急于投项目,他看到有人投项目,扑上去给一个较高的价格拿下来,这点是在发展过程中不成熟的表现。这两者一碰,创业者有这样的需求,他还不知道要对投资人负责任,也对自己负责任,这边是急于完成任务,这是正常发展中伴随的现象。我想,随着发展的成熟,交学费的过程会慢慢改进。